阅读批注法的运用
阅读批注法的运用
江阴市第一中学 陈友宝
【学习要求】
1.理解批注式阅读。在阅读时,对阅读内容的部分章节或词句抒发欣赏、疑问、批评等感受,并将这种感受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早在唐代就有了诗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评点。(梳理归纳)
2. 实践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是一种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根据阅读的主题,结合自身的特点,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方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文章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实现感情,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见情景体验)
3. 体会批注式阅读的意义。简而言之,批注式阅读可以使你的阅读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这是一种有思考的阅读,是有深度的阅读,是有个性的阅读,更是一种快乐的阅读!(总结反思)
【学习重点、难点】批注式阅读:
1.感受式批注;2.赏析式批注;3.联想式批注;4.疑问式批注
【情景体验】
一、批注式阅读的几个主要维度:
要点摘录法。即摘录材料中概括性的句子进行要点归纳的方法。在文本材料中,所出现的概括性语句与具体的叙写、阐述或说明是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可由此归纳内容要点。
层次分析法。即在缺少概括性语句的情况下,通过对材料中段落与层次的分析,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各段各层的含意,确立其中的重点,从而归纳出内容要点。
标志甄别法。即在阅读文本材料的过程中,抓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起初”“第一”“再”“不仅如此”;或抓住标点符号,如连续出现的分号,依次划分文本的层次,进而归纳内容要点。
文本挂靠法。即根据文本材料的文体特点,来确定要点归纳的方式。因为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方式,如记叙类材料一般遵循时空顺序,归纳时即可从情节入手。
二、批注的方法:
“符号批注”、“文字批注”“简笔画、漫画批注”等,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批注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批注方法,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特色批注。如:
1.“符号批注”:一般用到的符号有“﹏”、“—”、“▲▲▲”、“!”、“?”、“∥”等。如,○(圈)标在课文生字中。( )标在课文新词中。①②③(序号)标在每一自然段前。‖、/(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曲线)划在文章优美语句下面。△△(着重号)标在句子关键词下面。===(双横线)划在文章关键句子(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下面。—?(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词句末尾。
2.“文字批注”:位置包括眉批、旁批、夹批、总批和脚批等。批注内容方向:作注释、写提要、写批语、画警语等。
3.“简笔画、漫画批注”:很多名家作品往往配有插图,或漫画,或简笔画;或写意,或再现,……其实,这也是一种特色批注,传递画者对文章阅读理解及对作者的了解与共鸣。
三、批注式阅读示例
(一)文字批注:
《繁星》(110)
青年人啊!
你要和老年人比起来,
就知道你的烦闷,
是温柔的。
[赏析式批注参考]
这是劝勉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处世观的哲理诗。(总评)青年人要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也就是要正确地去对待生活中的“烦闷”。(抓住“烦闷”,确定批注方向)人生在世,要生活,要学习,要工作,就必定要与人相处。在与人相处中,就一定会遭遇困难和挫折,因此,就一定会产生“烦闷”。(阐释)我们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只有从容豁达地去面对,勇敢乐观地去迎接。古人就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只有在困难和挫折中你才能增长智慧,增长才干。(联想)有圣人说:“困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真是精辟精彩。(思辩)
青年人不像老年人那样饱经沧桑,饱经忧患,有时一回想往事,就难免心有余悸,痛苦不堪。青年人面对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青年人没有生活负担,没有家庭拖累,没有太多的杂事羁绊,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生存危机。因此,即使有一点“烦闷”,比起老年人来,也是“温柔的”。(再抓住“温柔”,确定思辩方向)
(二)符号批注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看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 “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答案:
(1)以生活中菜谱为例说明“谱”给人一个机械性的规范指标,以菜谱对家庭主妇的作用,说明火候做为综合性分寸,是实践性的、艺术性的。
(2)引出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恰当的火候可以把“谱”活生生的“兑现”出来
(二)简笔画、漫画批注
课文《祝福》插图
课文《边城》插图
四、几种主要批注方法、重点例析(见暑期课堂课件)
1、重点字词的理解;2、优美语段的赏析;3、给文章划分段落;4、提出自己的疑问;5、写出读后的感受;6、由文本产生的联想;7、思想内容、人物的评价;8、语境的含义;9、对文本的补充;10、归纳内容和写作的特点。
【梳理、归纳】(案例与其它批注形式推荐,收入暑期课堂课件)
文字批注式阅读(专题)
(一)示例: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甲戌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 式 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 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甲戌双行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按那石上书云:【甲戌侧批:以下系石上所记之文。】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甲戌侧批:是金陵。】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甲戌侧批: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这阊门外有个十里【甲戌侧批:开口先云势利,是伏甄、封二姓之事。】街,街内有个仁清【甲戌侧批:又言人情,总为士隐火后伏笔。】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甲戌侧批:世路宽平者甚少。亦凿。】人皆呼作葫芦【甲戌侧批:糊涂也,故假语从此具焉。】庙。【蒙侧批:画的虽不依样,却是葫芦。】庙旁住着一家乡宦,【甲戌侧批:不出荣国大族,先写乡宦小家,从小至大,是此书章法。】姓甄,【甲戌眉批:真。后之甄宝玉亦借此音,后不注。】
(二)梳理:
1.基础性批注:即对于文章中基础性知识的圈点勾画,比如划出需要注意的注音、生字词;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以及读后的内容概括。达到预习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目的。
知道怎样评词析句:边批注,边思考,记下自己的读书体会,哪怕是一个词,久而久之能够提高思考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批注中获得思考与阅读的乐趣,与作者心灵的碰撞与交锋,提高鉴赏与思考力。
2.感受式批注:即记下读文章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关资料得来的收获。这种感受式的批注能帮助阅读者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
3.点评式批注:即对文章内容或语言等各个角度写出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是个性化阅读的独特之处。
一段时间后,往往会陷入单一重复性批注,当批注已成为一种任务时,便不能达到效果了。点评式批注是将字里行间蕴含的东西点评出来,或者直接点出那些触发自己经历与情感的某一点,不吐不快;这是批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如读金圣叹评点水浒转时他对宋江的犀利言辞仍历历在目。
4.联想式批注:即写下由文章而联想到的文外知识。一首诗、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让阅读者能够由此及彼的将知识迁移、拓展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5.方法式批注: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批注方法,在对知识的规范性解答方面有很好的训练效果。可以很敏感的发现文本中存在的语文方法,准确判断后赏析这一方法运用的效果。
6.赏析式批注:选取自己喜欢的文段、句子或词语写出赏析类文字。主要用于批注文学作品。
7.疑问式批注:即写下自己在阅读时的疑问。
如对于阅读,不仅要停留在读懂写什么,怎么写,更要推敲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和言语的艺术。读前人的言语,发展自己的语言。这就是批注的价值!批注只是表象,读写结合是方法,实质是思维品质的提升(质疑力、思辨力、鉴赏力)。
8.补充式批注:对于文章中有遗漏的地方进行补充。
9.仿写式批注:在一些好句旁边仿写一句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
【实时演练】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吃完了,提着哨棒就走。店家赶出来叫道∶“客官哪里去?”武松站住了问道∶“叫我做什么,我又不少你酒钱!”店家叫道∶“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武松道∶“什么榜文?”店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天晚了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府限期叫猎户去捉。冈下路口都有榜文,教往来客人结伙成对趁午间过冈,其余时候不许过冈。单身客人一定要结伴才能过冈。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在我家歇了,等明日凑了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武松听了,笑道……
批注示例:店主要武松不上冈,说这里有抄下的榜文,对▲▲▲“抄下来的”作批注:“既然是抄下来的,如何让人信服。武松不信,自有他的道理。”(批注式阅读,是通过批注学会读懂课文,理解文章表达技巧的教学方法。把自己的理解、不理解、联想到的东西写在边上。这就是批注。)
实时演练:
武松乘着酒性,走上冈来,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转身再回酒店……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力气,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打折两截,只拿到一半在手里……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
批注提示1:作者塑造武松“打虎英雄”的形象,却为何写武松胆怯,想转身回去?
批注(在文段中标上批注符号):
批注提示2:武松从柴进庄上出来,就一直将哨棒带在身边,作者也时时提起它,读者满以为定当靠它打虎,结果却没有用上。这样写有何作用?
批注(在文段中标上批注符号):
批注1参考.一人搏虎,危险;真实。批注2参考.制造悬念、平添波澜或突出武松徒手打虎的本领。
【总结反思】
示例参考:
1.批注式阅读是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等与文本进行广泛、深入、全面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并直接在文本上圈点勾画,进行自主阅读、自我感悟的阅读实践活动。
2.自己在看书中做批注的好处很多,最明显的就是有利于后来的查阅。
3.批注式阅读是深度阅读的一种方式,这个“深度”阅读不仅仅包括词语、句子的阅读,也包括思想情感,还包括言语表达、布局谋篇,思想方法、个人感受等许许多多。读后感写到书上,零零散散的,那就是批注,单独写成文章就是读后感。
【迁移提高】阅读并批注
断 魂 枪
老舍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枣红色多穗的镖旗,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
只是在夜间,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
王三胜——沙子龙的大伙计——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摆好了家伙,向四围扫了一眼:“乡亲们,王三胜不是卖艺的。王三胜以武会友,有赏脸的,我陪着。神枪沙子龙是我的师傅!诸位,有愿下来的没有?”。
大刀靠了身,削砍劈拨。蹲越闪转,手起风生,忽忽直响。刀顺过来,猛的一个“踩泥”,身子直挺,比众人高着一头,黑塔似的,收了势:“诸位!”,稀稀的扔下几个铜钱,他咽了口气:“没人懂!”
“有功夫!”西北角上一个黄胡子老头儿答了话。
“下来玩玩,大叔!”王三胜说得很得体。
“神枪沙子龙的徒弟,好,让你使枪吧,我呢?”。
“三截棍进枪吧?”王三胜要看老头子一手,三截棍不是随便就拿得起来的家伙。
老头子又点点头,拾起家伙来。
老头子的黄胡子一动:“请!”王三胜一扣枪,向前躬步,枪尖奔了老头子的喉头去,枪缨打了一个红旋。老人的身子忽然活展了,将身微偏,让过枪尖,前把一挂,后把撩王三胜的手。拍,拍,两响,王三胜的枪撒了手。
“别走!”王三胜擦着汗:“姓王的服了!可有一样,你敢会会沙老师?”
“就是为会他才来的!”老头子的干巴脸上皱起点来,似乎是笑呢。
“你老贵姓?”他问。
“姓孙哪,”老头子的话与人一样,都那么干巴。“爱练,久想会会沙子龙。”
沙子龙不把你打扁了!王三胜心里说。他脚底下加了劲,可是没把孙老头落下。但是,沙子龙是没对手的。准知道孙老头要吃亏,他心中痛快了些,放慢了些脚步。
到了客栈,他心中直跳,惟恐沙老师不在家。
“三胜,”沙子龙正在床上看着本《封神榜》,“有事吗?”
“栽了跟头!”
王三胜心中不平,但是不敢发作;他得激动老师:“姓孙的一个老头儿,门外等着老师呢;把我的枪,枪,打掉了两次!”他知道“枪”字在老师心中有多大分量。
客人进来,沙子龙在外间屋等着呢。沙子龙很客气:“要是三胜得罪了你,不用理他,年纪还轻。”
“教徒弟不易!”孙老者说。
“我没收过徒弟。走吧,茶馆去喝,喝饿了就吃。”沙予龙从桌子上拿起缎子褡裢,一头装着鼻烟壶,一头装着点钱,挂在腰带上。
“我来为领教领教枪法。”
“五虎断魂枪?”沙子龙笑了:“早忘干净了!早忘干净了!告诉你,在我这儿住几天,咱们各处逛逛,临走,多少送点盘缠。”
“教给我那趟枪!”孙老者抱了抱拳。
沙子龙下了台阶,也抱着拳:“孙老者,说真的吧;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
孙老者的胡子嘴动了半天,没说出什么来。到屋里抄起蓝布大衫:“打搅了,再会!”
沙子龙把客人送到小门,然后回到屋中,对着墙角立着的大枪点了点头。
王三胜不敢再到土地庙去卖艺。“神枪沙子龙”慢慢似乎被人们忘了。
夜静人稀,沙子龙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有删改)
回顾:
1、重点字词的理解;2、优美语段的赏析;3、给文章划分段落;4、提出自己的疑问;5、写出读后的感受;6、由文本产生的联想;7、思想内容、人物的评价;8、语境的含义;9、对文本的补充;10、归纳内容和写作的特点。
批注提示1(归纳内容和写作的特点):王三胜比武失败后怀有怎样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批注提示2(语境的含义):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批注提示3(思想内容、人物的评价):文中精心塑造了孙老者这一人物形象,:简要分析其作用。
批注提示4(提出自己的疑问、写出读后的感受、对文本的补充):请探究小说的结尾沙子龙不传“断魂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