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资源共享

读书思考与生活观察

发布日期:2018-09-26 18:14:06     来源:chenyoubao

                                                                    读书思考与生活观察

                                                                 江阴市第一中学   陈友宝

一、理解“观察与生活”:解决写什么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过程,也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产生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观察与生活,主要解决写作来源“写什么”的问题,即内容的问题。

而写作,是表达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想。观察与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泉,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掌握有关的观察知识,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从记叙文写作看如何对待“观察生活”

(一)让观察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不是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权选择我们的出身,当然也无权选择我们的死亡。上帝把这个权利留给了他自己,我们能做的就是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如果从写作表达需要看,让观察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也许是最好的决定。正想有人说人生就象一场旅行,不在乎出发地,也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这话的妙处在于揭示了让观察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带给人的无限幸福。

如,梭罗(18171862)是以《瓦尔登湖》(高一课文《神的一滴》选自该书)名世的、杰出的美国自然文学作家。棱罗一生追随自然,崇尚自然,提倡简单生活,他的重要著作,都源于对大自然的心灵感应。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虽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但他没有选择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玉米和马铃薯,然后拿这些到村子里去换大米。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

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请看《神的一滴》的里的描写片段:

“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游弋的时候,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湖岸边的山太峻峭,山上的树木又太高,所以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我年纪轻一点的时候,就在那儿消磨了好些光阴,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一个夏天的上午,我先把船划到湖心,而后背靠在座位上,似梦非梦地漂流着,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惊醒的我才欠起身来,看看命运已把我推送到哪一个岸边来了。在那种日子里,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地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洒满古典生态阳光的湖岸之后,伐木人竞大砍大伐起来了。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徜佯了,不可能在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

 

(二)让观察变成一种思考方式。

写作是整理和表达思想的过程。写作教学既是为了让学生“有思想”,也是教学生“如何思想”的过程。有效地进行观察不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而是有意识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行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观察者,最佳的方式就是每时每刻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的世界。

有意识的思考如下面示例中①-③节和⑦-⑧节的文字;当然,离不开观察(④-⑥节文字),但如果没有思考,观察部分的意境就写不出来。

示例:

①他们是浩瀚天地间渺小的存在,他们是苍茫大地上平凡的存在。他们勤劳,朴实,善良,知足,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支起自己的那片天,用滚淌不息的汗水滋润脚下的那块土地。                       

    ②他们是不起眼的农民。

    ③我生于乡村,虽不是个地地道道的野娃子,却也见证了他们——一群平凡却重要的人。

    ④也许你从未见过插秧,甚至连秧苗和韭菜也分不清,而这事对于他们来说,却再平常不过,挽起裤脚,脱去鞋袜,挌起袖管,抓一把秧苗,娴熟地躬着背,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插着,一边插一边很后退,不一会一列就插完了,别说,还挺齐的,而且间距几乎相等。也许你会说,现在不是可以机插秧么,虽然机器效率高,但他们不舍得花钱,最重要的是机器插的秧太稀,将来长势不好。

……

⑤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他们一个个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拖着麻袋,来到自家田中,收获劳作一年的果实。望着一只只装满稻子的麻袋,他们笑得合不拢嘴,不辞辛劳地一袋一袋往家运。

    ⑥带到开阔的水泥地,把麻袋一推,金黄的稻谷汹涌而出,一颗颗饱满而又暖和。于是,在村子的空地上,马路边,大片大片的金黄,似满地金子,是啊,在他们的眼中,地上这些,是比金子还珍贵的宝藏。

⑦如今的社会,城市化范围越来越广,他们的日子也越来越艰苦,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正慢慢地减少,甚至很快便会消失。

⑧他们是田野中最亮丽的风景,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该怎么办?一技之长无处安放,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三、观察力与对生活画面的捕捉

先看一段评论:

“鲁迅的人物,是一色的白描。阿Q、孔乙己不用说了,就是那些很不重要的配角,只要在鲁迅的笔下出现一次,谈吐几声,也便立刻被我们认识,成为永久不磨灭的形象了。对于乡下的一次社戏,儿童们的一次行船,瓜园的一个夜晚,禾场的一个黄昏,一经鲁迅描写,也就成了既有文学价值又有民俗学价值的风物断片。

鲁迅写这些小说的时候,身在北京。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故乡的印象是非常鲜明,非常强烈的。所以写出来,就能够真实,能够洽如其分。可以想象,鲁迅平日是如何关心这些农村现象,关心这些人物的命运;对于被剥削迫害的农民,寄予了多么大的真诚的同情;他倾听着农民说话,能立刻理解他们的心情。

所以,白描的功夫,是从对生活,对人民的关心的基础上,再加上对艺术的严谨,才能养成的。”(孙犁《白描》)

可见,素描等绘画领域的技法,对于文学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如,我的学生以《匆忙》为题,其中写到高考前来看自己的父亲(与母亲离婚了):

推开门的瞬间,看到那张本应熟悉的脸,我愣住了。多久了,老天,我都快忘了这张脸,这个名词了。

……所以当父亲拎着一篮蟹摁下我家门铃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我们新家地址的。

他站在门口,眼里似乎满是喜悦与期待。我不敢多与他对视,赶忙蹲下给他找换的拖鞋。但家里没有男士的鞋子,只能找出一双稍大的女士拖鞋。他进来了,但门没关,我想他没想在这里久呆。他讲着这蟹是怎么来的,这蟹是怎么好吃,这蟹是自然的,不是人工养的,这蟹煮一下就能吃……都是蟹,讲完蟹好像他就走了,挥一挥手,留下一篮蟹。

我站在门口,一阵穿堂风把门吹上,“砰”,我惊醒,回过神来,那才发生的事一点点倒回我脑中,他只顾着讲蟹了,似乎都没讲到我,我好像有点呆住了,都没讲什么话,我甚至忘了叫他爸爸。他走了,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水从竹篮中流出,像是一滩湿漉漉的茫然。

不记得后来的我有没有去吃那篮蟹,不记得那晚我是如何入睡的,只记得父亲,是那么忙。

……

作者用的是最为简介的笔法,几乎实录了父女相逢的一刻:没有男士的鞋,是意味深长的一笔;父亲讲解吃蟹,真的是挥一挥衣袖的感觉;穿堂风带走了对父亲的招呼甚至告别;一滩湿漉漉的茫然,俨然在画中。可见,生活本身不在于你去描绘,只要素描,就有画面和内涵。

练习观察的方法推荐:通过观察力游戏来提高观察技能(或保持高水平的观察力)。

观察技能的提高和高水平的保持都有赖于持续的练习,那么最好的练习方法之一就是记忆力游戏。如观察你的日常行为——走进一个房间——然后闭上你的眼睛试着回忆你看到的东西,并尽可能地记起细枝末节。一开始,你会发现很难记住这些东西。但是当你继续投入这样的游戏,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是如此善于重构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并在脑海里准确地勾勒出来。你将不仅记起现实中很多的事物,而且也会回忆起更小的细节。

由观察养成观察力。观察力——无论是指在牌桌上识破对手非语言行为的能力,还是指走在大街上观察身边发生着什么的能力,都必须业精于勤,不然就容易荒废。如果你停止观察,那么观察力就会降低、减弱甚至衰退。观察颇像说外语或做运动:如果不是持续操练,那么你将变得迟钝,相应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四、走进生活:知道下面的文字是谁写的吗?看过她的画作吗?读过她的文章,发现这样的经历留下的痕迹吗?发现她成功的秘诀了吗?

画出心中的彩虹

对整个城市的色彩,我们目前还无能为力,但是,对我们自己的家,我们可以想办法给它加一些色彩。

在孩子幼年时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提供他一些丰富的色彩经验,第一个环境就是他自己的卧室,最好能用调和的色彩,就是看起来比较安静、比较温柔的那一种,因为幼儿休息时需要安静的气氛,调和的色彩可以增加这种气氛。

假如家里太小,孩子不可能自己有一间卧室,那么,就在地的小床上下功夫吧,给他一张干净的小床,常常给他换一些颜色很温柔的床单和扰套,小床假如靠墙,那么妈妈试着给他在墙上画一条弯弯彩虹,浅浅的彩虹,所有的孩子都爱彩虹,无论是画在天上的还是画在墙上的。假如妈妈不会画,那么拜托爸爸画,假如爸爸不会画,就让孩子自己来试着画.假如孩子太小太小,那么就去请邻居的小朋友来试试看,你若怕他画坏,可以先请他在纸上试一试,你一定会吃惊的。

我就有这样的经验,搬了个新家,墙壁都是新刷的,看得我手好痒。于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就准备了一大堆水性的广告颜料,几支大号小号的水彩笔,在孩子房间的墙上画起来了。那年四岁的女儿看见了,也要来画,于是,我给了她墙壁右下角的一个小角落,让她尽情发挥。我用了整面墙来发表我自己的构想,我以为我是在用孩子的心在画,构图与题材尽量做得幼稚有趣一点。

我们两个人都画完了,可是两人作品的价值真有天渊之别。在墙壁正中有画得很象的大黄狗,有骑着脚踏车的胖娃娃、有花、有树、有房子,但是,都是呆滞的,概念化的,象极了孩子们用来做填色训练的那些笨画册。

而在墙壁的右下角,有一条弯弯的彩虹,彩虹下有一条水流得很急的瀑布,瀑布旁有好多块奇怪的大石头,瀑布前长着美丽的快乐的花朵。四岁的女孩子还不太会拿水彩笔,不太会调色,把衣服和地面搞得很脏,可是,她在墙上画了一张非常快乐的画,每个来参观的人,在看到她的那个角落时,都会不自觉地咧着嘴笑起来,说一声:

“好可爱哟!

是的,孩子们的心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东西。他们没有得失的负担,他们也用不着去竞争,更用不着揣摩别人的好恶,他是自然地把心中的彩虹画出来,那条他们最喜爱的彩虹。

当然,不见得我们一定要画彩虹,我只是说:假如能多给孩子们一些选择的机会,他就会多一些快乐的经验。每个人天生生理现象不同,例如有人怕热、有人怕冷,那么前者一定会较喜欢清凉的蓝绿色的调子,而后者就会比较倾向于红橙的暖色调去。而每个人因为生活经验的不同,性别之间的不同,甚至有时同一个人,也会因年龄的不同,遭遇的改变,而在选择色彩与对色彩的敏感性上产生了很大的不同,古诗有;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就已经是对色彩的移情作用了。

因此,在对幼儿色感的培养上,父母切忌渗入自身的个人因素,以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当然,这是极难做到的,只希望父母能稍微注意一点。

我自己就是无法控制的一个失败的例子:有一阵子,我画画时偏爱用棕色调,没有注意结果,一年下来,除了自己的穿着以外,丈夫所有的西装、衬衫、领带连手帕都是咖啡色的,女儿的大衣、皮鞋、裙子也都是咖啡色,只有小儿子因为还在襁褓,无法买到咖啡色的尿布而逃过一劫。有一天全家人一起上街,我忽然在商店大镜子里看到自己这一家,象极了自己在画面上塑造的流浪者的形象,灰头土脸的,沉闷极了。在看到镜子的那一刹那,先是一怔,觉得很面善,然后想通了不禁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所以,年轻的中国母亲啊!我们在家中实在是个最吃重的角色,一点也疏忽不得的啊!

孩子们还小、你怎么给,他们就怎么受。只要我们给得温柔、给得自然,他们一定受得愉快。

所以,我希望每位母亲都能帮助幼儿,让他们养成对色彩生活的兴趣,多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变化,提高对色彩的关心,同时大胆地利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在以后画画时才能以丰富的色彩来感动他自己和别人,在生活上也才能成为一个健全和聪敏的儿童。

让我们小心地保护他心中那条美丽的彩虹。

 

五、后记

新闻记者柴静的《看见》,在开篇介绍她第一次在央视做节目的时候,提到陈虻在会上公开批评柴静的一段话(对柴静影响之深也之刻骨):“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了几个层面?”

请到医院获得医生的帮助和被观察者的允许,观察“剖腹产”,并做一次调查,再阅读《看见》,看看柴静在后期节目的观察和分析中是如何寻找到她刚刚走进央视评论部看到的“求实、公正、平等、前卫”的影子的。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