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程明
一、教材分析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1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以及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教学难点是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学习本节内容为后面第4章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进入高中一周,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还没有学习,同时对初中学所学的细胞相关基础知识已经遗忘,这些都是学习本节知识的造成抑制作用。但高中生非常喜欢动手做实验,可以通过实验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为了满足高中生的表现欲望和维持学习热情,本节课运用小组评价激励机制来激活本节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举例说明细胞膜的功能。
(2)能力目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通过设计和分析实验,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实验设计,培养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目的 |
课前 准备 |
请同学们清点桌面物品 |
仔细清点桌面物品 |
为高效开展本节课实验做好准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
引
入 |
开门见山:同学们,老师PPT上这张图片的虚线部分代表什么? 呈现动物细胞模式图,追问:1、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什么? 2、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什么? 引出新课: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
学生思考:是青阳中学学校的边界。
学生思考:细胞
学生思考:细胞膜 |
迅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开门见山的引出新课。 |
新授一: 细胞膜的功能 |
(一)体验卵细胞的获得: 我们知道,细胞是非常小的,不容易观察。那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选择一种比较大的细胞来观察细胞膜——未受精鸡蛋的卵黄部分可以看作是一个卵细胞。 追问1:卵白和卵黄分离后,卵黄(卵细胞)能保持其完整性,这能说明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 追问2:用吸管和吸水纸吸干A、B培养皿中卵黄外的液体,然后用牙签刺破A和B的卵黄膜,比较卵黄的颜色变化,这能说明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 联系生活:用凉水洗红苋菜,水不变红;煮苋菜汤,汤却是红色的。这与细胞膜的功能有何关系?
资料分析海绵。
将细胞膜的三种功能进行类比。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六人一大组,两人一小组使用蛋清分离器获取卵黄。将三只鸡蛋敲开,用蛋清分离器将卵白和卵黄分开。将分离开的卵黄分别移入3只洁净的培养皿中,标号A、B、C;用玻璃棒轻轻触碰卵黄表面并观察现象;再向培养皿A中加入中性红染液,B、C中分别加入红墨水;生物课代表再向每组的培养皿C中加入“神秘物质”,等待3分钟。
学生思考: 细胞膜功能一:细胞膜可以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细胞膜功能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自主阅读教材,总结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特点。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是针对 活细胞来说的。
细胞膜的功能三: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加深学生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 |
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认真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验能力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
新授二: 细胞膜的成分 |
观察并描述培养皿C中细胞的形态变化的情况。这说明细胞膜中含有什么成分? 资料分析:19世纪末,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这说明细胞膜中含有什么成分? 资料分析:人体不同细胞膜的成分。 生命观念的渗透:结构与功能观 |
学生思考: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蛋白质。
学生思考: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脂质。
分析表格,提炼信息。 |
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 |
新授三: 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 |
资料分析: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消失,无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细胞壁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其功能是什么? |
学生思考 |
培养学生资料分析的能力。 |
课堂 小结 |
|
学生总结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信息的能力。 |
巩固 新知 |
|
学生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
查漏补缺学生知识 |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青阳中学学生熟悉的学校围墙切入,从感受细胞膜存在的小实验出发,运用实验探究、资料分析、类比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观地体会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即社会责任,切实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进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