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彩波尔卡(陈秋华)
执教内容:
2003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都市变奏”《剪彩波尔卡》
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突出“变”这一特征,在丰富多彩的节奏和旋律中,让孩子们通过音乐去感受时代的脉搏,喜爱音乐,喜爱唱歌,从多种媒介中享受他们喜爱的音乐形式、音乐作品。
《剪彩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为一条铁路通车而创作的,又名《火车来了》。乐曲欢快流畅,表现了通车后人们喜悦的心情。全曲由三个主题组成。
乐曲一开始用短笛与长笛吹奏出短促的倚音和休止符模仿汽笛声,由轻渐强,由松渐紧,引出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暗示火车启动后有规律地运行;在一段模仿火车汽笛声后,出现了第一主题。
第一主题为复乐段结构,由4个乐句组成,段落末,由降B 大调转入F大调,轻快的速度配上小提琴的演奏,使乐曲富有生气。在第一主题反复两遍后出现了第二主题。
这一主题也是复乐段结构,由于第二部分的扩充,变成了5个乐句,前3乐句的节奏完全一样。仿佛便捷的小火车在疾驰前进,又仿佛坐在火车上的人们愉快地哼唱着波尔卡。
在诙谐富有情趣的鼓点声中,乐曲进入到第三主题。
这一主题由八个乐句组成,前四个乐句的第一小节完全一样,后四乐句的第一小节也完全一样,形成了乐曲的规整性。接着乐曲又在隐隐你的汽笛声中回到第一主题。在反复两遍第一主题后进入第二主题,最后乐曲在简单明快、管弦乐常有的“X X”节奏中结束。
全曲轻松活泼,流畅欢快,是首富有趣味的短小波尔卡。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已对音乐要素(节奏、速度、力度)有了一定感知,并且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活泼,思维活跃,而且对音乐有一定的感悟能力。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欣赏中已出现《微笑波尔卡》音频的欣赏,因而学生对波尔卡的二拍子和情绪,已有了初步的印象。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音乐的热烈欢快情绪,享受开火车的乐趣。
2.能听辨音乐的节奏和力度变化,进行哼唱和体态律动,感知乐曲的结构。
3.能听音乐跟着老师画图谱,并能用学过的力度记号为乐曲标注,通过合作,用多种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重点:
听辨乐曲段落,能用多种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方式较准确地表现乐曲段落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彩色粉笔、音乐符号、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车之声——激趣导入(2’)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客人老师好!
师:大家还记得我吗?我就是昨天跟大家见面的陈老师。为了到堰桥实验小学来,老师,想乘坐这个交通工具来。你能从音乐当中听出老师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吗?
点击课件
2.听辨声音
第1遍听主题一1段,师同时做动作提示。叫3生回答,
生:火车 点击课件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听到火车汽笛声,轮子转动的声音卡擦
师:你能用动作来模仿火车轮子转动吗?
生:卡擦卡擦
3.听辨节奏松紧
2听老师清唱引子旋律。
师:你听,陈老师的这辆小火车哼着旋律启动了,仔细听,它的节奏是从宽松到紧密,还是从紧密到宽松的?
师清唱引子(加动作)
呜 O 呜 O 呜 呜 呜 呜 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
生:宽松到紧密 点击课件
师:现在火车在远处启动啦,看着老师指挥,加上动作一起来哼!点击课件
二、车之音——主题一(4’)
1.听辨节奏异同
师:乘上这么快的火车,你的心情如何?
生:激动、刺激、兴奋
师:陈老师的小火车心情也很激动,都唱起来欢乐的歌呢。
3听主题一2段。老师示范唱词,加动作。
安静听:这段旋律有几个乐句?哪一句节奏与其余3句不同?点击课件
生:4个乐句。第4句节奏不同,请你跟老师按节奏读第4句歌词。
2.歌唱主题一
(1)跟琴唱
一唱:师:这么欢快的旋律,让我们跟着小火车一起唱起来吧!
生分句填唱歌词。
师:小火车开始加速啦,让我们用跳跃的声音演唱吧!
二唱:加速唱,钢伴。
(2)跟音乐唱
师:这么欢快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小火车上在干什么?
生:奔跑。。。。。。。
师:对啊,我们仿佛看到了小火车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时而左转,时而右转,你能边唱边用动作表示火车的行驶吗?
(3)加动作唱
三唱:师生一起加动作表演唱主题一2段词。
三、车之越——主题二(6’)
1.一听主题二,感知起伏。
师:小火车继续前行,你听,第2段音乐的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节奏、速度、力度)
生:力度变化最大。
点击课件
师:你仿佛看到了火车在怎样行驶?
生:爬山坡,爬斜坡。。。。。。
师:音乐好像告诉我们在爬坡,音乐力度加强,我们的动作幅度也变大了。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用动作表现火车用力爬坡的力度呢?身体可以坐着还是站着?加足马力,这时候身体可以站起来?
我们一起来试试。
2.二听主题二,感知次数。
师:火车到底爬了几次坡,让我们安静听,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数在心里。
生:五次。
师:老师这辆小火车刚好五节车厢,我们班也有5个小组,现在我们要依次爬山坡。分别是第1组起立,第2组起立,第3组,第4组,第5组。你能不能跟着音乐依次用动作爬坡呢?考考同学们的听觉,听到旋律大跳时,起立爬坡,动作要和音乐合拍,不能提前,也不能延后,每次爬坡时要站起来。
3.三听主题二,合作表现五次起伏。
师带领小火车依次翻越5次山坡。
师:同学们,安静听音乐哦,听出音乐力度变化,听到强音,手臂动作变大。
四、车之趣——主题三(8’)
师:刚才,我们听了几段音乐?生:2段。
师:小火车,哼着欢快的旋律,继续向前奔驰。专注听,第三段音乐中出现了什么特别的音效?音乐想告诉你什么呢?师轻轻律动。
点击课件
1.一听主题三,感知音效
生:有登的声音,好像遇到了紧急的事情。
师:究竟路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看到了什么?
生:遇到拐弯,
师:同学们乘坐火车的经验很丰富,你们真棒!这个变化挺能考验我们听力和判断力。你能用你的方法来表现音乐的力度变化吗?
生:手势、动作。。。。。。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到这么多办法。表扬一下自己!听到这么热烈跳跃的音乐,你想站着,还是跳起来?
2.二听主题三,听辨强弱起伏次数
师:边做边数,第3段音乐中听到小鼓的声音后,安静听音乐,你能听出小火车转弯了几次?爬大坡几次?
师:你会怎么样提醒火车司机拐弯?爬坡?
生:甩头,上举。
3.三听主题三,感知情绪、力度变化
点击课件
师表演波尔卡舞步,转方向,表现力度变化。
师:陈老师的方法灵吗?
生:灵,拍手,鼓掌。
师:老师听到哪个声音转弯的?
生:“噔”的声音。
4.四听主题三,用舞步动作表现。
师:让我们一起听着第3段音乐,用我们跟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吧!
师生一起坐着表现音乐。
五、车之乐——完整欣赏(18’)
师:在大家的努力下,陈老师的小火车终于到站啦!刚才我们一共听了几段音乐?
生:3段。
师:刚才的3段音乐哪一段让你感觉最热烈?最激动?
生:第3段。
这3段活跃的音乐,它们都来自奥地利著名的管弦乐曲《剪彩波尔卡》。这是专门为庆祝一家铁路公司通车典礼创作的。因此《剪彩波尔卡》又名《火车波尔卡》,也有人叫他《快速波尔卡》。 剪彩是指在仪式上剪断彩带,人们一般在建筑物落成、新造的车船出厂时进行剪彩仪式。所以刚才有同学听到火车声,和感到心情特别激动还是很贴切的。现在就让我们完整聆听音乐,注意安静聆听,这3段音乐先后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你能用手指表示这3段音乐反复出现的次序吗?
1.一听全曲,用手指表示段落。
123124,贴板书。
2.用多种方式记录乐曲顺序。
师:你还能不同的方式来记录吗?
生:ABCABD,do re mi do re fa ,one two three one two fou ,
根据力度变化还可以用颜色来表示。
绿黄红绿黄蓝
逐一贴板书。
师:最后的音乐给力吗?你们听过吗?
生:没听过!
点击课件,师:这个乐曲的结束部分短小,构不成一个乐段,我们一般称它为尾声。
3.听音乐发挥想象
第2次完整听全曲,听出波尔卡的特点,热烈、跳跃,说不同画面,
同学们,音乐能给人启迪和想象的空间,相同的音乐还能听出不同的画面,现在让我们放松坐姿,选择最舒适的方式,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这首《剪彩波尔卡》除了听出火车行驶的各种形象,你还听出了什么音乐画面呢?
生:载歌载舞。跳舞?人群、情绪热烈。。。。。。
4.感受波尔卡
师小结:对,这就是波尔卡的魅力。
播放视频。
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
生: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欣赏过《微笑波尔卡》。其实波尔卡是流行于欧洲一带的民间舞蹈,一般是男女对舞的形式。音乐旋律轻快活泼,二拍子,三部曲式。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波尔卡舞蹈”,仔细观察这段舞蹈的特点在手上,还是脚上?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生观看《波尔卡》视频。
生:脚步飞快地交替,跳步、旋转。
5.学跳波尔卡
师:太棒了!脚步快,速度快,活泼,这就是波尔卡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模仿一下最简单的舞步,体验波尔卡活泼跳跃的情绪。用脚步和头部动作来表现波尔卡舞蹈的气质,挺胸收腹。小绅士,小公主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带着学生体验横跳步和猫步。
师:这个舞步表现哪一段音乐最适合?
生:第3段。
师:其实,欢快的舞步都可以表现这3段音乐,但是第3段最热烈,让我们来试试看。
听第3段音乐加头部动作和舞步。
6.听音乐画图谱
师:刚才同学们用歌唱、手势、舞步等丰富表现了《剪彩波尔卡》,陈老师也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请你安静聆听,并观察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三听全曲
师听音乐,现场画图谱。
生:鼓掌。
师:刚才老师用什么方法来记录音乐的?
生:图谱。
师:其实记录音乐的方式有很多,有数字、字母、色块,记图谱也是最最有效的方法,希望每位同学在以后得音乐欣赏中都能用到这个方法。
师:音乐具有想象力,每人听的感觉都不一样。但我们感受音乐的要素节奏、力度的感受大致相同。同学们这学期第六单元刚学过力度记号。你能为每段图谱加上适当的力度记号吗?
主题一:mp mf
主题二:mf
主题三:mf ff
尾 声:mf 渐强
7.表现力度变化
师:你能用哪些方式来表示乐曲呢?
生:唱词、手势、舞步等等
师:同学们,让我们听着音乐,用这节课学到的本领来表现《剪彩波尔卡》注意,相同的乐段用相同方式来表现。
四听全曲,完整表现。
音乐1 |
音乐2 |
音乐3 |
音乐1 |
音乐2 |
尾 声 |
哼 唱坐 |
动 作站 |
跳波尔卡 |
哼 唱坐 |
动 作站 |
造型 |
mp |
mf |
mf f |
mp |
mf |
渐强 ff |
8.完整演绎全曲。
热烈的音乐总能带给人兴奋、激动的感受,小火车迫不及待地邀请我们参加音乐会啦!请相同的音乐用相同的方式表现,让我们用这节课学到的音乐本领来丰富表现!
点击课件,综合表演。
哼唱+动作+波尔卡舞步+哼唱+定型。
六、车之语(1’)
拓展:约翰斯特劳斯家族
师:这么热烈的管弦乐曲出自奥地利著名的音乐世家。
约翰·斯特劳斯家族是十九世纪奥地利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过了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以及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被人们称为奥地利“圆舞曲之父” ,小学四年级我们将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圆舞曲之王”,他们都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
师:开心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今天我们的火车之旅就要结束了。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听音乐的本领?
生:能用不同动作表现音乐,能图谱记录音乐,能哼唱主题,能用数字、字母、颜色、唱名等来记录乐曲结构,用力度记号来讲音乐故事,等等。
师:对!这些都是我们听赏音乐的本领,这些音乐本领将伴随你的整个学生时代,甚至一生!它将滋养你的心灵,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美好!今天的课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客人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