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艺术——中国歌剧
发布日期:2017-12-08 13:14:30
来源:miaolijun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鉴赏
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二节 《歌剧艺术》
【教学目标】
1、 学生欣赏中国歌剧《小二黑结婚》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和歌剧《洪湖赤卫队》唱段《洪湖水,浪打浪》、《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并学唱《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片段,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了解这两个歌剧选曲在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
2、 学生初步了解歌剧的相关知识,从而认识中国新歌剧的发展概况,总结中国新歌剧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生欣赏中国新歌剧唱段,并学唱《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片段,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了解这两个歌剧选曲在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总结中国新歌剧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导入:
课间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扎红头绳》视频,为新课作铺垫。
课前老师给大家送上了一段视频,同学们熟悉吗?
歌曲选自歌剧《白毛女》
有人说歌剧是一部百科全书,也有人说歌剧是历史的镜子,那什么是歌剧呢?
这节课,我们将推开歌剧之门,去感受中国歌剧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故事和旋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歌剧的兴趣和热情,并且突出歌剧《白毛女》的地位和影响力,为整堂课设置一个悬念和起点。
(三) 新授:
1、请大家把书翻到221页,这部歌剧《小二黑结婚》是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改编,由马可、乔谷等人作曲而成。马可的代表作,大家肯定也听过,比如歌曲《南泥湾》(哼唱旋律)、《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歌剧《白毛女》也参与创作。
先请大家阅读书本223页第一段文字,了解这部歌剧的剧情。
故事讲述了,某抗日根据地的民兵队长小二黑和同村姑娘于小芹冲破重重阻挠,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剧中女主人公小芹演唱的《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大家可以结合乐谱聆听欣赏并思考:这一唱段刻画了小芹怎样的人物形象(歌曲速度分析)?歌曲属于哪个地方的音乐风格呢?从这一唱段中你觉得歌剧融入了哪些艺术要素呢?
学生回答,师总结:(范唱)歌曲开始小芹出场,速度是慢速,音乐情绪明朗、愉快、舒展的,刻画出了小芹纯朴可爱的形象,然后转为对二黑哥的思念,速度还是慢速,委婉、含蓄,把小芹的羞涩含情表现得栩栩如生。后来速度逐渐加快,旋律跳动起来,情感更加细腻,最后回到慢速结束全曲。
音乐的唱段以戏曲音乐中最常见的慢—中—快—慢等速度和板式变化的方法构成唱腔,以山西民歌和山西、河南、河北地方戏曲音乐作为素材,富有浓郁的民间气息和民族色彩。
2、这一唱段中,同学们你们说说看,歌剧融入了哪些艺术要素?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形式呢?请学生回答,然后师生共同得出答案:
歌剧是以歌唱为主,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的一种戏剧形式。
【设计意图】学生先欣赏中国新歌剧奠基阶段的作品《小二黑结婚》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通过刻画于小芹的人物形象,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并逐步体会出歌剧中融入了哪些艺术要素,从而总结歌剧的含义。
3、我国歌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最早要追溯到宋元时期的戏曲,歌舞、宾白并重,亦属“歌剧”的性质。
1920年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开始了中国歌剧的萌芽,到了30年代中期,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等歌剧,也是中国新歌剧的探索;
1942年,秧歌剧《兄妹开荒》等掀起了创作演出新秧歌剧的热潮;在此基础上吸取民族戏曲音乐及西洋歌剧艺术精华创作的《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新歌剧,奠定了中国歌剧发展的基础。特别是1945年问世的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成形的标志和里程碑作品,
从此,我国新歌剧进入了深入探索阶段的创作高峰期,代表作品如《红霞》、《洪湖赤卫队》、《江姐》、《党的女儿》等。
【设计意图】结合课件图片,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发展概况,知道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作品,为接下来欣赏歌剧唱段,从而在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作铺垫。
4、其中,歌剧《洪湖赤卫队》,就是湖北省歌剧团在国庆1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向共和国敬献的一份厚礼,这部歌剧在北京首演一举成功,从此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瑰宝享誉海内外。视频歌剧《洪湖赤卫队》简介。
剧中的主要唱段《小曲好唱口难开》《洪湖水,浪打浪》、《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等都成为民族歌剧的永恒之作。(把曲名填写在书本227页横线上)请大家自由选择欣赏。
好,那我们就先欣赏《洪湖水,浪打浪》,想一想这个唱段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学生选择回答 A.重唱 B.对唱 C.独唱 D.合唱
重唱:剧中2—8人的演唱,常出现于叙事或强烈的矛盾冲突中,唱词和音调会有所不同。师总结
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是主人公韩英与队员秋菊的一段二重唱。根据洪湖民歌《裹河谣》改编。表现韩英勇敢、沉着、机警的性格特征。
剧中还有一首歌曲《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是赤卫队员们所唱,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请思考:歌曲的音乐情绪如何?表现了赤卫队员们怎样的精神?视频欣赏
学生回答,《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是一首带有风趣、诙谐性质的男声小合唱曲,活泼、欢快而开朗的曲调,表现了赤卫队员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合唱:剧中群众角色所唱的声乐曲,在歌剧中起强调气氛、刻画环境、表现群众思想感情的作用。
《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由四段组成。第一段表现赤卫队员与白匪战斗的场景;第二段歌颂韩英的英明领导;第三段歌唱刘闯的胆量;第四段再次表现赤卫队员们机智勇敢的乐观主义精神。
每段唱腔开始的主题音调都是基本相同的,每段结束都是合唱队的合唱“哈哈哈哈哈……”,结尾的拖腔均为 ,形成全曲统一完整的风格。
同学们,我们也来唱一唱《这一仗打得真漂亮》,从歌声中,一起体会赤卫队员们战斗胜利后喜悦的心情。
提醒唱歌的坐姿,声音和气息的控制
钢琴放慢速度教唱一遍(解决难点,特别提醒方言),跟着钢琴完整唱一遍,男生集体再唱一遍(再加快些速度),男女生跟着音乐再次体会一遍。同学们唱得都比较投入,把赤卫队员们喜悦的心情都表现出来了!通过学唱,大家对哪一句印象最深刻呢?学生回答
其实,音乐以湖北天沔花鼓戏和天门、沔阳、潜江一带的民间音乐为素材,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鲜明的性格化音乐形象。这部歌剧曾摄制成影片并获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中国新歌剧深入探索阶段的作品《洪湖赤卫队》选段《洪湖水,浪打浪》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分析各自的演唱形式,知道歌剧音乐的声乐部分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并学唱其中的经典唱段,亲自体会歌曲在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和音乐风格。
5、在中国新歌剧的深入探索阶段,还有一部歌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先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段。
学生回答剧名《江姐》出示
这部歌剧创作于1964年,由闫肃编剧,羊鸣等人作曲,根据小说《红岩》中江姐的故事改编而成。剧情在屏幕上,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刚才我们欣赏的唱段,有没有发现和之前欣赏的歌剧唱段不同?学生说说
学生回答,师总结:对,刚才的演唱像对白,旋律性不强,歌剧中称之为
宣叙调:也称“朗诵调”,用来代替对白的歌唱。节奏自由,旋律性不强,在使用宣叙调时,剧情继续进行和发展。
音乐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歌剧中几乎集中了所有的演唱形式,如独唱、重唱、合唱等。独唱除了宣叙调就是
咏叹调:咏叹调和宣叙调是西洋歌剧中重要的表现方式,是歌剧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学生集体阅读学习)歌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安排在戏剧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着重表现剧中人在特定情景中的思想感情,剧情的发展暂停。旋律优美动听,强调声乐演唱技巧,有较强的艺术魅力,易于流传。比如江姐演唱的《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就是典型的咏叹调。
旋律优美,演唱技巧较高,突出表现江姐坚毅、刚强、勇敢、乐观的精神。但是,在歌剧中,光有演唱行吗?不行。歌剧音乐中的器乐部分也不可缺,请看大屏幕,
器乐部分主要由交响乐队完成,除了为歌唱伴奏外,还演奏序曲和间奏曲等。
总之,歌剧音乐不仅有力地推动着戏剧情节的发展,而且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角色形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歌剧音乐具有个性化和角色化的特点。(书本226页)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中国新歌剧深入探索阶段的另一部作品《江姐》中的两个唱段,了解歌剧中的声乐形式宣叙调和咏叹调,结合以上感受体验的演唱形式,还有器乐部分等代表的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角色形象等方面的意义,并总结歌剧音乐个性化和角色化的特点。
6、就歌剧音乐的特点,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欣赏的中国新歌剧唱段,
歌剧《小二黑结婚》在音乐上以民歌和地方戏曲音乐作为素材,唱段几乎全是民族声乐的发音系统,有些唱段在音乐和演唱上与戏曲非常相似,而歌剧《洪湖赤卫队》和《江姐》已经突破了传统民间唱法的束缚,演唱形式丰富了,比如合唱、重唱,独唱中的咏叹调和宣叙调等,都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进一步体现了歌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该具有的形式、意义和价值,器乐部分也起到了很大的发展。所以,奠基阶段和深入探索阶段的新歌剧有很大不同。
7、那么中国新歌剧又有哪些特点呢?大家可以从歌剧的内容、音乐对人物的刻画等方面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出示
中国新歌剧在创作原则上坚持现实主义的传统,内容以群众的斗争生活为主;重视对剧中主要人物音乐形象的刻画,创造具有鲜明形象和性格的唱腔;正确解决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创作经验的问题,通过不同途径去创造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新歌剧形式。(通过和学生交流的形式讲解,然后集体朗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回顾以上感受、体验的中国新歌剧奠基阶段和深入探索阶段的作品,对比分析它们在音乐风格、演唱形式等方面的不同,总结中国新歌剧在内容、音乐对人物刻画等方面的特点。
(四) 总结: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国歌剧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创作的歌剧像《木兰诗篇》、《野火春风斗古城》、《秦始皇》等影响力也非常大,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关注欣赏和学习,把我国的歌剧艺术发扬光大,使中国歌剧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下课!(《白毛女》音频)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将近一节课的时间,感受、体验了中国新歌剧奠基阶段和深入探索阶段的部分作品,肯定还意犹未尽,可时间有限,提供一些中国新歌剧最新动态及代表作品,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继续研究中国新歌剧,最后还是以歌剧《白毛女》选段结束,做到前后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