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学设计

魅力非洲——非洲歌舞音乐(薛芳芳)

发布日期:2017-12-07 09:00:20     来源:miaolijun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 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

第五单元  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和平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非洲音乐,欣赏《鼓舞》、《门库尔雅》、《非洲赞歌》等歌舞音乐作品,感受其音乐情绪,从而喜爱非洲音乐,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       了解非洲音乐中最重要的是节奏,鼓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是非洲音乐之魂。在欣赏的基础上模仿敲击鼓的节奏,并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非洲鼓的多声部复节奏的特点。

3. 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特征,懂得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间播放《非洲有爱》。                   

学生畅谈对非洲和非洲音乐的初步印象和了解——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视频播放导入,让学生对非洲充满了新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非洲鼓

1. 教师讲授:“同学们知道,非洲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无疑是指整个非洲大陆。但是从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角度来看,非洲往往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谓非洲音乐是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种族部落的音乐。”

2. 《非洲民歌》视频(片段),听到了什么声音?(人声,鼓声)

3. 各式各样的非洲鼓                                      

4. 模仿非洲鼓的节奏练习                  

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重音和强弱变化,可以拍手、拍腿或拍桌面。

1)教师先引导学生用音节“哒”练习节奏,强调重音。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加以指导。

3)全班学生共同打节奏。

4)以几种方式来实践,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要素。

5. 欣赏布隆迪民间舞曲《鼓舞》(片段)                   

1)这是布隆迪“圣鼓”表演。在布隆迪,“圣鼓”象征着国王的权力,象征着皇族的正统与种族的延续。

2)听赏,思考:鼓声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节奏强烈,有震撼力)

音乐结构?            (三段体)

3)在布隆迪圣鼓的场面中,可以看到,前面有个首席鼓手以有力的身体动作,带领众鼓手敲击出洪亮的,富有震撼性的鼓声!首席鼓手除了领鼓之外,还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领诵作用,同学们还记得乐曲一开始的朗诵声吗?(一领众和)当然还有歌声。

6. 多声部复节奏练习

7. 鼓的功能和用途

[设计意图]

鼓是非洲音乐之魂,让学生一开始就去感受非洲最有魅力的乐器,这也是为后面的音乐学习作铺垫,因为同学们会发现,鼓是非洲音乐中最主要的打击乐器。同时,在聆听、实践、讨论、再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自然回答出非洲音乐的基本特点。                                                                                                                                   

(二)马林巴琴

1. 欣赏《门库尔雅》

1)聆听苹果手机音乐,思考: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马林巴琴)

2)教师介绍马林巴琴,学生结合书本学习:马林巴是非洲木琴的总称,是非洲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

3)欣赏由两架马林巴琴演奏的坦桑尼亚民间乐曲《门库尔雅》。

其中高音马林巴琴反复演奏,低音马林巴琴稍作变化。                    

学生思考:音色有何特点,展开联想,你可以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4)学生欣赏后回答。

5)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两架马林巴琴紧密配合,快速、连续的琴声像珍珠落地一般清脆,既像清澈潺潺的流水声,又似不断散落的雨滴声,如此美妙的琴声若是为歌曲伴奏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2. 欣赏加纳民歌《非洲赞歌》

1)听赏思考:其中除了歌唱,一开始还有什么声音?

2)学生欣赏后回答:类似于说话的朗诵,并伴有笑声和欢呼声。

3)学生唱一唱,模仿非洲语言。

[设计意图]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本环节以另外一种非洲乐器马林巴琴展开,通过仔细听辨马林巴琴的音色,学习演唱非洲歌曲,进一步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同时,歌声中同样有非洲鼓,也因此让节奏这样一个音乐要素贯穿于整堂课。

()小结非洲音乐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学生通过视频观赏,结合所学知识,合作探究。

三、拓展探究

1. 学生畅谈: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非洲音乐因素的影响?非洲音乐对世界其他地区音乐有哪些影响?

1)欣赏《破铜烂铁》

强烈奔放、复杂多变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灵魂,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取材于现代日常用品作为表演媒介,展现声音特质,创造出节奏丰富,金铁交鸣的迷人乐章,借以表达对生命的热情礼赞。

2)欣赏街舞

[设计意图]

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节奏也是无处不在。这两个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好习惯。

街舞是学生相当喜欢的现代舞,正是其中强烈多变,动感十足的节奏让学生兴趣盎然,为之后的学生模仿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做好铺垫。

2. 模仿实践

1)看视频中的成龙舞蹈动作。                                 

2)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

3)节奏加上衬词,请一位男生领诵,邀请8位学生上台表演,老师领奏,其余学生边打节奏(击掌)边吆喝。

[设计意图]

不要小瞧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里,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听听音乐,观赏视频,还需要给他们创设条件,充分发挥他们合作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亲身体会非洲音乐的特点和非洲音乐的魅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突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课堂总结

师生以最强烈的节奏,最洪亮的呐喊声, 以及最动感的舞姿感受非洲音乐的魅力!

[设计意图]

有时候,音乐的感受用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只能用内心去感受。当学生以响亮的节奏声、呐喊声以及身体律动表达出他们内心情感的时候,他们将牢记这堂极富魅力的非洲音乐课!

 

 

(本教学设计是20139月无锡市第十二届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的比赛内容)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