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王进行曲(刘继英)
狮王进行曲
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 刘继英
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唱游森林 《狮王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学通过欣赏《狮王进行曲》,以聆听音乐、感受形象、模仿动作、编创歌词等方式熟悉乐曲,并知道乐曲的结构。
2.借助图谱,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旋律等要素,理解体验角色的性格。
3.能主动、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 具]多媒体课件、小鼓、手串铃、钢琴等。
[教材分析]
管弦乐曲《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动物狂欢节》组曲里的第一首。乐曲用钢琴的颤音,沉重有力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步伐和神态,加上狮子威猛的吼声,使整个森林都为之震撼。乐曲借用“进行曲”的体裁来刻画狮王及其行进时的威严。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熟悉音乐的前提下,和乐律动,发挥想象,合作编创,表演“狮王出巡”的情景,激发并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导言:今天,老师将要带领同学们去效游。
2.播放歌曲《郊游》音乐,全体同学律动表演。
3.教师:瞧!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大森林。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出示课件:美丽的森林)
二、欣赏:《狮王进行曲》
1.引子部分:让学生发挥想象,在音乐中体会形象。
师:森林里的大人物将要出场了,它会是谁呢?
2.B段部分:
(1)播放狮子的吼声(出示课件:吼叫的狮子)
师:你能用动作表现狮王的吼叫吗?
(2)再听狮吼,进一步感受狮子的威风凛凛。
师:请小朋友用图形表示“吼叫”。
(3)师: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听听看,在这段音乐里狮子吼了几声?
(课件出示“吼叫”图谱)
(播放《狮王进行曲》B段部分)
[设计意图]
直观形象的图谱,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设计的,很受学生的欢迎,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音乐,感受音乐塑造的狮王形象。
(4)再次欣赏音乐,跟着图谱加入动作表现音乐。
边欣赏教师边引导学生结合图谱做狮吼动作。
(5)乐曲这个部分的力度是怎样变化的,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渐强,紧张)
[设计意图]
通过对狮王外形、叫声、动作的形容和模仿,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极大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获得音乐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表现狮王威武的形象。
3.A段部分:教师大胆地给旋律编创歌词,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音乐。
(1)师:听听狮子除了吼叫,还在做什么呢?(提示:散步、巡视)
(2)师:它是森林之王,它在巡视它的王国时,每一步迈得很扎实。你们想想看,它一边走一边会唱些什么呢?老师先来模仿狮王唱一唱。你们呢,也一起来体验一下狮王的威严,好吗?
师:填词演唱。
(3)师弹琴,生学唱两遍。
提示:沉重有力的顿音,表现出狮王威风凛凛的神态和坚实的步伐,这时所有的动物都要臣服于他。
(4)请随着音乐走一走、唱一唱。
[设计意图]
通过具象的填词演唱和模拟狮王的表演,表现出狮王威风凛凛的神态和坚实的步伐,通过表演体会情境,对音乐产生亲切感,促使学生很自然地专注聆听,深入音乐本体,加深内心体验,从而由内而外进行恰当的表演。
(5)完整欣赏A段音乐,听听这一小段音乐出现了几次,就表示狮子王去了几个地方,发表了它的宣言。(学生回答,根据回答,再次欣赏,教师用脚步演示:4次)
4.完整聆听
师:你能听出乐曲有几个部分吗?有两个部分的旋律相似,你听出来了吗?
引子——A段——B段——A`段
图谱演示:
5.A段:让学生为小动物们设计语言,比如:狮王呀,威风凛凛,他的脾气比较大;小动物们,整齐齐列队,快快过来迎接它。
6.揭示课题。师: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由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谱写的《狮王进行曲》(课件出示)
7.再次完整聆听音乐,合着图谱表演
8.谈谈对狮王的了解。
(1)师:看到狮子出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会怎样呢?
(2)师:说说你对里面的狮王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情景表演《狮王进行曲》
1.师:在狮子大王出来巡视时,小动物会表现得怎样呢?(鞠躬、拍手欢迎、跳、叫等)有谁为它开路呢?(卫兵),它还会带着一个小狮子呢!
2.师表演。(选一个小狮子,四个卫兵,其余四组各作小鸟、小马、松鼠、青蛙表示欢迎)(播放音乐)
3.小组合作,按色块顺序,随乐曲表演。
(引子) (A段) (B段) (A`段)
4.选学生表演好的展示。
[设计意图]
在情景表演这一环节设计分组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根据乐曲来安排故事情节、分配角色、伴奏乐器、背景道具等,通过自主性创造活动,把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合理地表现出来。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法国圣桑谱写的《狮王进行曲》,在这里面狮子大王去了四个地方发表了它的宣言,吼叫了6次。小朋友都表现得真棒,真像一个狮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