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研项目

《基于学校幸福教育实践的音乐教育研究》课题(缪丽君)

发布日期:2017-12-05 15:32:44     来源:miaolijun

幸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通过建构教师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让教师获得幸福;打造学生喜欢的幸福校园和幸福教育生活,让学生获得幸福;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幸福课堂,变革师生享有幸福教育的主阵地。引导师生通过学校生活中的创造性劳动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感受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的满足。201310月,我向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申报了《基于学校幸福教育实践的音乐教育研究》这一教师专项课题,于20131220日批准,改课题编号为(2013WXJYA3),至今已研究2年,课题组成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积极实施课题方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提出如下结题报告,请于审定。

第一部分 工作报告

江阴高级中学对幸福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一是关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着力构建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支持环境;二是教会学生对问题作出积极的理解,发现问题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变危机为转机,逐渐严惩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品格。三是激发学生内在成长的动机和挖掘学生内在成长的资源,让学生成为自己行动的主动决定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基于学校幸福教育实践的音乐教育研究,将音乐教育与学校的幸福教育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将音乐带给学生的独特的艺术美与学生崇尚幸福、创造美的、快乐的校园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也更具实践意义。

一、研究过程

研究阶段及内容

阶段成果内容及形式

20139月至10月做好课题的文献收集和整理,课题的申报工作。

课题申报书、研究方案

201312月——20142月 完成课题研究的调查和分析、基于学校幸福教育实践的音乐教育课程规划,课题开题论证。

开题报告

20143月至20159月课题按方案具体实施,并在此期间自我评估,调整完善。

课题实施

201510月至11月,做好课题成果的总结和结题准备,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报告

201512月,研究成果:

1.音乐教育研究论文 2.教学设计与反思

3.音乐教学案例与评析

汇编成册

光盘课程录像资料,学生课程反馈资料

二、研究内容

1.幸福教育的理论方法研究、现状调查研究

2.音乐教育实践研究:

⑴通过音乐教育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学习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思考并规划人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⑵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⑶通过对我国优秀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传统及优秀的音乐作品,拓展音乐文化视野,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使学生初步具有国际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成果:

(一)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理论价值:

1.幸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通过建构教师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让教师获得幸福;打造学生喜欢的幸福校园和幸福教育生活,让学生获得幸福;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幸福课堂,变革师生享有幸福教育的主阵地。引导师生通过学校生活中的创造性劳动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感受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的满足。

2.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而音乐教育这项基础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代表科目,通过听觉带给学生的不仅有对美的感知体验,还可以提高青少年个人的素质修养,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塑造学生人格特征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学校幸福教育实践的音乐教育研究,将音乐教育与学校的幸福教育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将音乐带给学生的独特的艺术美与学生崇尚幸福、创造美的、快乐的校园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也更具实践意义。

实践价值:

1.课题研究将音乐教育与学校的幸福教育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音乐教学实践、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的分析,进行理性思考,归纳、反思、积累、提炼,有针对性撰写音乐教学论文,将取得很好效果的可行性做法运用于音乐教学实践,使教育教学成为有理论支撑的实践,促进音乐教学水平的再提升,学生音乐能力的再提高,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教师和学生都在课题研究中获得了音乐教学的幸福感、成就感,都得到了成长和发展。

2.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学校音乐教育,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师生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给予幸福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陶冶高尚情操,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二)对通过研究对要达到的目标有了更清晰和正确的认识。

1.培养师生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给予幸福的能力,为引领师生幸福人生探索新途径;为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寻找新的增长点;为开展创新性活动寻找新的突破口;为学校品牌建设增添新亮点;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新贡献。

2.通过学校音乐教育, 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培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陶冶高尚情操。

(三)形成了音乐教育、教学的研究方法、策略,教学效果显著,教师专业发展快,显性成果大致有:

1.课题组成员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5篇,1篇获奖,1篇待发表。

⑴让歌声更美妙 让生命更精彩 《学校艺术教育》2015年第5期发表

⑵不为浮云遮望眼,化作春泥更护花——关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音乐教育》2014年第4期发表

⑶如何从教学语言上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艺术教育》2014.05期发表

⑷谈音乐教学三阶段的反思侧重点 《学校艺术教育》201311期发表

⑸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掌控 《素质教育》20136月发表

⑹小议如何唱二声部合唱歌曲中的音高 无锡市教育学会2014年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⑺激发参与体态律动积极性,构建快乐幸福音乐课堂 (待发表)

2.课题组主持人受江苏省教育厅邀请,多次担任省内外高层次评审专家。

20144月,缪丽君老师应邀参加首届全国基础教育音乐名师福州论坛,并作名师专题讲座。

20146月,缪丽君老师应江苏省教育厅邀请担任江苏省第13批特级教师评审专家。

20147月,缪丽君老师受江苏省教育厅选派担任浙江省第11批特级教师评审专家。

20153月,缪丽君老师担任教育部国家级高中音乐教师远程研修培训团队专家,在北京作讲座、讲课,中国教师教育网录像。

201510月,缪丽君老师应江苏省教育厅邀请,担任江苏省基础教育初中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评委。

3.课题组成员频频在市课堂教学大比武中获一等奖,多次开设市级公开课。

⑴顾喜叶老师2014年被评为中教音乐学科无锡市第六批教学新秀,获2015年江阴市高中全员课型教学大比武一等奖。

⑵奚炯老师获江阴市初中全员课型大比武一等奖

⑶薛芳芳老师获2013年无锡市高中音乐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2014年无锡市高中音乐学科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⑷顾喜叶执教无锡市音乐名师工作室公开课:《俄罗斯民族风情——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获得全国音乐著名专家金亚文教授好评。

⑸奚炯执教无锡市音乐名师工作室公开课《森林里的珞巴人》,获得省音乐教研员、戴海云教授好评。

4.课题组主持人和成员撰写《乐海乐渡——缪丽君音乐名师工作室教案精选》。

二、课题研究反思:

一是幸福教育对幸福社会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基于生命自觉的学校幸福教育实践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幸福,人的生活应该以幸福为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真正回归到人自身的情感上,基于生命自觉的学校幸福教育实践致力于使教育造福于人,并以人的教育情感为目的,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享有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而这样幸福指数高的人群对社会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是很大的,能传递社会的正能量,提高社会的幸福指数,有利和谐社会的构建。

基于生命自觉的学校幸福教育实践,反映了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诉求。新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育实际中一些远离教育的人文本性的现象的存在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严重影响师生的幸福感。基于生命自觉的学校幸福教育实践,让学校先幸福起来,是解放学生和教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现实需要。

二是音乐教育对学生终身爱好音乐,丰富人生、美化人生和成就幸福人生的影响力。

基于学校幸福教育实践的音乐教育研究,就是在音乐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就是在幸福中开展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体验幸福;通过音乐教育创造幸福,通过幸福促进音乐教育。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感知体验音乐的美,使整个音乐教育过程变成一个幸福的过程,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三是基于学校幸福教育实践的音乐教育研究,在音乐教育领域研究属于较为领先地位,目前尚未见报道,课题组全体成员将继续努力,深入研究,以期取得更大更好的研究成果加以推广应用。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