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规律,立足学生,去伪求真 ——浅谈2016届南菁高中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遵循规律,立足学生,去伪求真
——浅谈2016届南菁高中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高海华
每一个高三语文备课组在开展语文复习教学前都会深入谋划,制定正确而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我们16届高三语文备课组以高三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为纲,制定了既符合高三语文复习内在规律,又符合南菁特色的复习策略。
一、高三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高三语文的复习策略必须基于高三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理念是纲,纲举才能目张。高三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要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
1.立足于语文的两大属性抓备考。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到了高三我们更要强调这两大属性,因为部分高校不开设大学语文,可能为学生打下扎实语文基础的就是高中语文教学了。
2.立足于学生的“学”来抓备考。
学生的“学”既指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也指学生的学情。就前者而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就后者而言,我们要依据学生的学情,适时调整复习的方向、进度、难度,确定课堂讲解的重难点,力求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立足于《考试说明》及评分细则抓备考。
《考试说明》是高考语文试题命制的指南,它为我们列出了具体的考查点,为我们制定专题复习计划提供了依据。高考评分细则是阅卷时的评分依据,该考点学生达到怎样的程度可以得多少分,评分细则都有具体的示例,这可以为我们在专题要点复习时指明方向、提供依据。
二、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有了高三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这个纲,我们将高三语文复习策略简要的概括为两个字“求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真:两大属性,真抓实干,提升素养
两大属性当然指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语文基础,培优语文素养,增强语文能力。基于此,16届高三我们由高一开始,三年一盘棋,主抓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1.语文活动
高一时期,我们举办了“向青春举杯”诗歌朗诵大赛;高二时期,我们举办了课本剧大赛、藏书票设计大赛;高三时期,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首届“漱兰”杯南菁中学作文大赛、第18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我们为搭建语文活动平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不输于课堂学习的语文活动的盛宴,从而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激发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课前五分钟演讲
我们语文组把“课前五分钟演讲”当作一门课程来抓,一方面是为了部分学生自主招生的面试,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高一到高三有明确的内容和具体的要求,内容上“说人、说事、说书”,要求上演讲内容必须撰写成文,由一开始的允许带稿子到后来的完全脱稿,由一开始的纯演讲到后来的制作PPT图文并茂。
3.读写结合
我们主张高一高二让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体验,在阅读中写作,重点抓好随笔。高三在高一高二阅读的基础上,建立“我的经典”书库,从以往读过的作品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两到三部作品精读。同时,我们自己设计配套教材的阅读讲义,让学生对重点作家有一个拓展延伸阅读,并在阅读文章后面配小片段的写作,鼓励学生将内在读到的东西外化为写作的素材,在作文讲评时有意的突出这一点,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二真:三轮复习,突出侧重,形成一体
1.三轮复习时间及内容的安排
(1)一轮复习,从15年9月到16年3月一模前。一轮复习是全面复习打基础的阶段,可以称为“地毯式复习”,精心挑选高考题典型题,强调精耕细作,要在“慢”中出实效。主要强调六个字“抓梳理,重积累”。
(2)二轮复习,从3月一模后到5月中旬。二轮复习是各考点知识、能力、技巧熟练掌握、形成和运用的关键时期,构建知识网络,将模糊的知识清晰化,清晰的东西条理化,条理的东西简约化。主要强调六个字“抓重点, 提能力”。
(3)三轮复习,从5月中旬到高考前。三轮复习,我们重视“高考真题”“综合训练”“典型题、错题”三方面的研究,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规范答题。主要强调六个字“补缺漏,讲规范”。
2.三轮复习重点突出“五化”
“序化”,就是将各板块复习内容的先后、难易,板块间的连接点,形成序列化结构组块;“细化”,就是将各板块复习知识点细分,全面不遗漏,且条分缕析,利于学生夯实基础;“深化”,就是各板块复习知识点要由浅入深,向纵向拓展,能把握复习要点的来龙去脉;“精化”,就是各板块复习内容要精,知识梳理归纳要精,做到纲举目张,利于学生理解;“活化”,就是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强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3.三轮复习遵循灵活性原则
在这三轮复习中,从教学的高效出发,要贯彻灵活性原则。例如,文言文复习时穿插语基部分的复习;利用每周两次的晚读进行限时训练巩固语基知识;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指导的结合;后期打破讲评试卷的常规,按考点整合讲解归纳并让学生参与到讲题过程中等等。
当然在把握“灵活性”原则的时候,还要有高度的全局观念,不能打乱整个复习计划、进程。要突出重点,并安排好穿插内容;既保证复习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每一阶段的主要知识点,又能保证使各个考点都能在整个过程中时时有所体现。
(三)三真:回归课本,注重实效,内外融合
多年的高考实践证明,高考复习千万不能丢弃语文课本。因为无论高考试题怎样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可以从我们学过的教材中找出答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我们就回归课本做了如下的尝试:
1.广选文言篇目,精编学案。
在文言文复习时,我们广泛挑选必修选修课本中的20篇文言,精心编制学案,学案编制要求注重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广泛积累,注重课内文言迁移到课外文言,注重文言考点的落实。
2.精挑重点篇目,拓展阅读。
我们由高一开始精心编制阅读讲义,该讲义是对课本重点篇目的延伸,既有对该课文主题内容的拓展阅读,也有对该作者深入了解的美文阅读。我们在文后设计相关小练习,让学生围绕阅读材料提炼核心话题,写成议论性的小片段,从而内化为学生的写作素材。
3.用好选修教材,紧跟方向。
一轮诗歌复习我们的侧重点是如何读懂诗歌,从诗歌题材内容出发是我们的抓手,而《唐诗宋词选读》题材内容较广泛,我们通过整合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有利于学生读懂诗歌。同时近两年涉及诗歌知识的考查相对稳定,各地一模二模调研试卷也多有涉及课内诗句的题型,所以十分有必要紧跟方向,用好选修教材。
4.用好课本素材,助力写作。
苏教版必修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必修教材依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编写,从必修一到必修五分为20个专题。这些专题所涉及的主题有对自然、环境、科学的认识和关注;有对人生、人性、生命意识的思考;有对历史、文明、尊严的体悟;还有对语言、文学、情感的感受和欣赏,体现了生命的本质,传承着人类的文明,完善着学生的人格。这与高考作文“强调个性培养,命题材料凸显人文取向”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共同的基础。据此,引导学生从课本中积累素材,是助力写作的必由之路。
(四)四真:精选要点,突破难点,力争高效
1.精选要点——专题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精选复习讲评要点。
高三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专题复习和试卷讲评为主,因此,专题小结课及试卷讲评课是高三的主要课型。
(1)专题小结课,重在引导归纳,提炼增分点、提分点。要注意小结要点的选择,小结的要点可以是考纲上考点,也可以是学生的易错点;更要注意专题小结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专题小结课的课堂教学模式:①出示复习目标; ②链接考点要求; ③出示学生错例; ④错题解析研讨 ;⑤归结矫正措施; ⑥当堂练习反馈。
(2)试卷讲评课,类题回顾链接,消除盲点。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语文教学的常规课型之一,有效的试卷讲评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查漏补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每一位同学发现自己的亮点、优点,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
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模式:①锁定教学目标; ②呈现错误答例; ③引导探究错因;④总结规律方法;⑤巧设试题链接。
2.突破难点——三轮复习后期,针对学生存在难点,编制答疑卷。
到了离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间,针对一轮二轮复习的要点,我们通过事先调查,汇总学生集中存在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汇编成考前指导讲义。例如“如何答好现代文阅读中的 ‘探究意蕴’题?如何答好现代文阅读中的 ‘论述层次’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安全底线在哪里?如何区别题干中的‘含义’‘含意’‘内涵’‘意蕴 ’的不同要求?”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高考真题一一有针对性的解答,这一方面可以让教师不用重复的回答而能有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另一方面也能更有针对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一年来,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遵循规律、立足学生、研究课型,在奋进中求“真”。这种“真”是基于语文属性、基于《考试说明》、基于学校特色、基于老师和学生的,我们由“真”而导“行”扎实有效地进行高三语文复习。在我们的生命里,2016届高三语文注定留下了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