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
发布日期:2017-11-01 14:08:56
来源:yangpeiming
课堂教学流程:
一、 讲故事,课前设置情景
通过讲一个关于猎狼的故事,来开启文本的学习。所选择的故事与文本契合度比较高。
故事了吸引学生,也激起他们文本学习兴趣。
二、 巧设问,整体感知文本
问题设计如下:
1、 在本文中狼是怎样的,为何被杀?
2、 我们什么时候要杀狼?什么时候又不可杀?【引导学生去认识狼】
(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第四段最后一句,并让学生谈感受,借以让学生看到狼之温馨、和谐。与枪杀后的惨状形成鲜明的反差,触动学生的心弦。)
3、为什么狼在杀鹿时,或者我们的牛羊遭受袭击时,我们可以杀狼?【引导学生去认识人的思考】。
(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人行为根本原因究竟在哪?以此了解人的“思考”是什么?)
三、 细追问,推敲文章主题
问题设计如下:
由人的思考,过渡到山的思考(扣住文章的题目)。
1、 思考山是什么?
学生答案:山是平台、基础、根本,山将鹿、狼、人联系在一起。众生生于此。
2、 谈谈我们对山的认识。
山是旷世的智者。
山是生命的共同体。人和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 品内涵,观照人类自身
1、面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现状,怎么去解决,荒野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扣住文章的最后一段,揣摩语句“世界救赎就在荒野”的内涵。
2荒野是什么概念?
3、 借助《我终于失去了你》这首诗,继续深入解读,进行主题深化,思想提升。
此首诗,难道只是写人与自然的关系,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有善良、仁爱、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