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
消费及其类型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董珺
教学过程:
课堂前奏:歌曲《越来越好》,一曲越来越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越来越幸福,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今天就让我们聚焦不同消费群体,透析多彩消费现象。
教师:中秋佳节刚过不久,马上又要迎来国庆长假,是不是很开心啊?我想跟大家忆苦思甜一下,回味一下我小时候的中秋节。(讲述小时候中秋节的故事)这是我小时候的中秋节,同学们的中秋节是怎么过得呢?我来做个中秋消费调查!“2014年,中秋节你GO了吗?”
课堂活动:中秋节消费调查,盘点2014年中秋节消费领域,你GO了几个?猜一猜处于NO1的是哪个?看来传统文化对我们同学的影响还是深远持久的。除此之外,中秋节你还有哪些消费现象呢?
教师:请你自学一下书本P18-19页内容,给这些消费现象分分类。(租车——租赁消费,哪些商品适合租的?租赁消费,商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是怎样的情况?买衣服、买月饼、大闸蟹等——钱货两清消费,有什么特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完成,拥有了对商品的哪些权?万达购房——采用贷款消费,贷款消费适合怎样的商品?同学们可以去贷款消费吗?
课堂活动:连一连 (按照交易方式划分,巩固适用情形和特点)
教师:除了按照交易方式划分,另一种方式那就是按照消费目的,为什么而消费?满足哪方面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三种。有哪三种。
课堂活动:展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并且联系刚才的中秋消费现象进行分析。
教师:从刚才今夕对比的中秋节消费,大家发现,从消费目的来看,我们的消费现象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时由什么所带来的?
学生:旅游、书籍、看电影啊等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逐渐提高,说明人们消费水平提高了。
教师:这一切的变化是由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们收入提高,所以消费水平也提高了。
教师:总结发展趋势。
教师:花好月圆,当我们在家好好享受中秋节团聚的时候,有一群人回不了家,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另外一群消费群体。人物介绍:武汉一建筑工地的农民工。
视频回放:农民工的中秋节
教师: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视频背后深度采访的故事。推荐两位学生扮演农民工角色。
教师:叶旭明的中秋节明显跟我们不一样,如果说我们的中秋节消费更多是享受型消费,他们的消费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生存资料型消费。为什么为出现这种差距?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带来的?收入。
教师:是哪些因素绊住了彭金华回家的脚步呢?
学生:收入不高。
教师: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钱怎么消费呢?当前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费总量就越大。收入增长快,消费增长快。
学生:父母、妻子没工作,父母年老看病花钱多,缺少保障,让他产生后顾之忧,不敢花钱。工作不稳定,担心下个月没活干了。
教师:正是这些因素让彭金华不敢花钱,对未来收入预期比较担忧,因此节制消费。反过来,如果对未来预期乐观的话,预支收入可能性就会加大。因此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要提高什么?此外居民的消费水平还跟收入差距有关。
教师:有人中秋不敢花钱,还有人中秋高调回家过节,展示土豪坐直升机回家国家。且不去评论他这种消费行为,大家强烈感受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收入差距。
教师:收入差距是怎样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呢?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各收入群体的构成情况?处在最底端的是低收入群体,为什么这样的收入群体状况会影响我们的总体消费水平呢?高收入群体就这么多人,他们的消费需要是有限的,就象吴仁宝老书记说过的一段话:“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能占一个床位。”最有潜力消费的那就是要去挖掘中等收入消费群体,所以我们要缩小收入差距,把金字塔型的社会情况转换成橄榄型的社会结构
课堂活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
教师:从今昔对比的中秋季消费和不同群体的中秋节消费我们感受到了消费水平的差异,怎样衡量消费水平呢?国际上有一个通用的标准,那就是恩格尔系数。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怎样计算?根据图来分析恩格尔系数是怎样影响消费水平的?
教师:让我们再次回到老彭这群农民工群体,在中国大地上,象他们这样跟生活抗争的人还很多,请你扮演政府,如何帮助他们提高消费信心,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其实在他们这个群体中,他们的新生代孩子们也在思考着如何改变生存的状态,更好的拥有明天。提高农村消费水平不仅靠政府,更要靠自己。
诗歌朗诵:《心里话》
教师:从这群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虽然他们目前的消费状态层次不高,但他们想着自己明天的发展,相信未来餐桌会更丰富,教室会更宽敞,农村会更富裕,个人会更好发展,社会更和谐。相信明天,我们会拥有更好的未来。
教师:我们希望2015农民工能潇洒过中秋,农村娃的梦我和别人比明天,我们整个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因为有梦,我们会更努力。让我们一起朗诵这段话,送给为梦想而奋斗的人们。
学生朗诵:
教师:谨此也献给我们为自己高考梦想奋斗的孩子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