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高三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一、一轮常规复习课要求
一轮常规复习课要全面复习、抓住基础
操作模式:先学后教,操作流程:学→批→教
1.课前要求
(1)明确本章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备课组要共同对教辅资料进行整合,讨论如何取舍相关题目,每天布置的作业要明确,有针对性,作业的量不能太多。
(2)预先布置的作业或讲义要批阅,以了解学情,根据批阅情况二次备课。讲评要有针对性,学生会的少讲,避免平均发力,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批阅可以部分批,或挑重点题批,挑重点关注的人群批,并根据批的情况调整上课的重点、难度。
2.课中要求
(1)确保课堂上前紧后松,要有即时生成的题目,对重、难点题目要有效突破 ;
(2)利用好课前时间,尽量多一些学生板演(对填空题可以暴露其思维过程,对解答题可以看出其答题的规范性),学生的板演要精心选择,要整合在整堂课的设计中加以考虑,要有利于课堂的展开;
(3)没有预习的内容要给足思考的时间,不要过早的点拨、启发、暗示,不然容易降低思维力度,启发要有度;
(4)课堂上要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运算的时间,至少要有一道题重点讲、重点算,体现书写的规范性。
(5)变式的要求:一是求同变式,题设或问题变化了,但处理的方法不变;二是求异变式,题设或问题变化了,处理的方法也变化了;
(6)复习课要贯彻从问题到方法的复习思路,切忌从问题到方法的“戴帽子”课,如果是预先预学的,每堂课必须当堂呈现一个新的问题,让学生当堂独立解决;
(7)必须要有课堂总结,可以学生先总结,教师后归纳。主要总结本堂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涉及的题型和解决方法,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等;
(8)一轮复习课方法要全,注重一题多解,及时的构建知识网络。
3.课后要求
(1)教师做好错题整理,对特殊学生建立学生档案,随时了解情况,做到精神扶贫
(2)课后作业难度适中,不能刻意提高难度
(3)作业批改要及时,及时反馈
(4)课后作业与例题要匹配,起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二.试卷评讲课的要求
1.凡综合练习都必须细致的详批,要注重学生表述的逻辑性与规范性;
2.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统计和归类,保证错误率高的题有充分的研讨时间;
3.根据学生的错误情况,对试卷讲评课进行备课,对重要题、错误率高、有一定难度的题要先讲,要精讲、深挖,广泛联系所学知识、方法,揭示规律,变式创新,拓展学生视野,突破瓶颈,提高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归纳题型和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4.讲评课重在评,要能确定讲评课的主线,目标和着重解决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纠错上;
5.讲评课要讲普遍的问题,个性问题课后处理;
6.讲评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有的小题只报答案,重大考试的标准答案(含评分标准)贴出来,讲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讲解题思路,学生间进行比较,找出更好的切入口,教师再来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选择或引导思考其他的思路,教师还可以将好的解法、典型错误展示给学生;
7.以板演(一般填空题,利用课前5分钟指定学生完成)或投影(一般解答题)呈现学生在考试中错误,再让其他学生来指出错误所在,师生一起诊断错误造成的原因,对错误原因进行归类;揭示审题、方法的得出与方法的选择、解题过程中瓶颈的突破、运算、表达等方面的问题;
8.课后,要设置相应的题目进行拓展和巩固,提升学生分析处理同类问题的能力,同时检验讲评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