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公开教学展示
《网络文明小公民》教学设计
江阴市第三实验小学 祁小明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地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2)热爱祖国,关心、支持我国软件事业的发展。
4、行为与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
(2)培养学生健康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难点:如何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绿色上网”。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趣导入
森林小区里最近上演了令人费解的一幕……
师:瞧,一向懒洋洋的熊猫跑地如此卖力,啊?!原来是森林居民们正追打着熊猫!
师:被打地鼻青脸肿的熊猫来到了森林公安局,向黑猫警长哭诉着自己的遭遇。黑猫警长感到很迷惑,一向敦厚老实的熊猫怎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呢?
师:谁来帮助警长拨开这迷雾,找到熊猫被打的缘由呢?
等待3秒出示:熊猫烧香图片。你看到什么了?
师:原来熊猫烧香的形象啊,一夜之间竟成了森林居民电脑里的文件图标了。居民很多重要的文件都被破坏,电脑不能运行,森林网络也瘫痪了。难怪他们都跑去找熊猫算账。
熊猫委屈地说“这不是我干的!我哪有本事跑到电脑里去烧香呢?”熊猫说的也有道理,可电脑中那个烧香的熊猫是怎么回事呢?你知道吗?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为我们提供便利和帮助的同时,往往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成长。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文明、健康上网,如何做个网络文明小公民。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一)、计算机安全
(1)计算机病毒
师:如果你是警长,你会拷问熊猫烧香病毒什么问题?
学生自学书本119——121页,寻求答案: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什么特点?
3、计算机病毒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师:刚才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们照本宣读,可把我警长搞糊涂了。接下来,我们利用网络百度一下,深入了解你感兴趣或者不理解的地方,老师要求你们的汇报精炼。
师:经过了一番查找,侦查员们对计算机病毒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能详细告诉在座的听课老师吗。下面开始报告。
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人为设计的有害程序)
师: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潜伏性:计算机病毒侵入计算机后能长期潜伏,待一定的条件满足后才起作用。
传染性:通过修改别的程序,把自身的程序拷贝进去,从而达到扩散的目的,使更多计算机中毒。
可激发性:一般具有激发条件,比如时间、日期、特定的操作等。
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最终目的。通过病毒程序运行,实现破坏行为。比如电脑经常无故死机,显示器总是蓝屏或黑屏,文件丢失或损坏,突然上不了网,或者自动链接到陌生网站上等等。它们不仅能破坏电脑的软件,有的甚至破坏硬件。
师: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
(通过网络、存储设备等)
教师小结:其实啊,“熊猫烧香”只是众多计算机病毒中的一种,要知道全世界每天都会新生出30-50种病毒,目前全球病毒总数多达几十万种呢,破坏的方式也都有所不同,看,这是冲击波病毒。(视频播放冲击波病毒的视频,边播放教师边做简单介绍)
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上网查询了解更多的计算机病毒。
(2)杀毒软件
师:审判结束,熊猫烧香病毒被拖走时,它却洋洋得意的笑起来:“ 黑猫警长,你也别得意,凭你们那几把抢是奈何不了我的! ”病毒认为警长拿它没有办法,但是警长也很自信地哈哈大笑起来。你们知道警长会运用什么剿灭病毒呢?
师:对,杀毒软件
师:你知道有哪些杀毒软件吗?
师:同学们你们的知识真丰富,都挺不错。
师:有了杀毒软件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新病毒层出不穷,旧病毒不断升级、变种,所以杀毒软件一定要及时更新与升级,同时我们要养成及时查杀病毒的习惯。
师:看看你们电脑里是哪种杀毒软件?知道怎么运用吗?你能自己研究一下报告警长吗?
师:哪位同学演示一下?
师:如果你的电脑里没有安装杀毒软件,你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免费的杀毒软件或者网络购买一些正版的杀毒软件。
(3)防护措施
师:熊猫烧香病毒的案子破了,但留给了我们很多预防病毒的思考。警长给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你会怎么解决这么问题?
话题1:使用U盘或移动硬盘你是直接打开还是先杀毒再打开?(使用外来存储设备前,应先查杀病毒)
师:老师这有一个U盘,谁来演示正确使用U盘的步骤?
话题2:从网上下载的软件,别人传给你的文件,你是直接就使用的吗?如果不是,你是怎么做的?(从网上下载的软件,收到的文件,应先杀毒再使用)
话题3:重要的文件只放在电脑中安全吗?你有哪些保管建议?(及时备份硬盘中的重要数据)
师:亡羊补牢虽说犹时未晚,但难免会有损失,所以事先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中毒,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啊。
(二)、文明上网
师:网络中的病毒固然可恨,但信息社会,我们的生活与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丰富的网络世界,海量的网络资源,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现场调查哪些学生玩过游戏?科学家说适当的游戏可以开发智力,但过分沉迷于网络、游戏却只有害处,请看以下几个案例:
案例一:17岁的少年吴治(化名)沉迷于电脑游戏,无法自拔。今年6月份,为了偷钱上网吧,他在通州奶奶家,趁爷爷奶奶熟睡之际,亲手将奶奶砍死,爷爷被砍成重伤。
案例二:16岁的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受到另一人的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
案例三:5月25日傍晚,四川简阳市平泉镇和平村。被人残杀后藏尸于一片玉米地里的流浪少年赵刚被当地农民发现。少年头颅被人砸烂,尸体上还有几处刀伤,其死状惨不忍睹。日前,警方破获了此案,但答案却令人瞠目:杀害少年的凶手竟是3名嗜好上网玩“杀人游戏”的中专生,他们杀人的目的只是为了验证自己“胆量有多大”。
师:屏幕上的这些同学在网络的影响下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的蜕变背后有着不同的故事。看看这些网络中发生的真人真事,说说你的感想。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全社会关心爱护我们的人们都在积极倡导着每一位同学健康生活,文明上网。为我们的将来,祖国的明天共同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我们一起把它读一遍。
三、归纳总结,展望未来
师:同学们,如果大家能做到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维护好计算机安全,不让类似病毒这样的不安全因素破坏网络的正常运行,老师要奖励你们一颗心;如果大家能做到运用网络资源好好学习,老师奖励你们一颗心;如果大家能主动抵御不良网站的侵袭,自觉做到不碰、不沾、不看、不传,老师要奖励你们一颗心;如果你能做到不因网络虚拟,同样诚实友好地与人交流,绝不做欺诈侮辱他人的事情,维护网络的文明,老师也要奖励你们一颗心。最后一颗心同学们觉得应该怎么做?
师:如果你能做到合理分配时间上网,不沉溺网络,老师将最后一颗心奖励你。
师:如果我们人人都能拥有五颗心,那么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互联网将是安全、文明、美好,纯净的世界。
师:大家有信心拥有五颗心吗?
师:让我们人人都成为网络文明小公民!
【板书】
网络文明小公民
|
||||
|
防范 文明
病毒 上网
|
查杀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