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学设计

《走近小说情节》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17-10-10 15:31:00     来源:heqiong

教学设计方案

执教者

傅红

年级

六年级

单    位

江阴市实验小学

课  题

走近小说情节

时间

2015.12

开课学校

江阴市实验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小说情节结构图交流,准确把握课外两篇小说的情节。

2.从小说细节的品味、结尾的创编中进一步认识小说细节的作用及情节的留白艺术。

3.通过对一类小说的阅读,获得对小说文本表现手法及阅读方法的认知提升,为深入阅读小说提供抓手。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中出现了《船长》与《爱之链》两篇微型小说,这是继四年级《三顾茅庐》及五年级《林冲棒打洪教头》两篇中国古典小说节选后出现的外国小说,篇幅短小,情节完整,对于学生感受小说三要素有更清晰的借鉴意义。本课教学则以课内小说《爱之链》为引子,拓展了课外不同类型的两篇小说——《送行》以及《项链》,聚焦小说三要素之一的“情节”进行的小说阅读的专题提升。

2.学生分析

从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爱读小说,但在阅读上始终存在“浅阅读”的问题——即过分关注情节内容的生动精彩,忽视这种精彩背后的原因,缺乏对小说这种文体特有的表现手法与阅读方法的认识。这一方面不利于小说阅读的深入,从“以读促写”的角度来说,阅读也没有对写作起到推动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由课内到课外,把握情节结构。

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情节,去进一步揭开小说情节背后的秘密。

分享交流、勘误提升:

(1)《送行》

(2)《项链》

温习情节结构图,帮助我们清晰地抓住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对小说的主要情节一目了然。

二、聚焦小说情节,提升情节认知。

这两篇小说中,一定有你特别难忘的情节,是哪个情节呢?好好回想一下。

简单交流(《送行》、《项链》)

让学生知道:情节之所以令你难忘,是因为那一个个动人的细节。

(一)品读小说情节 之 小说细节描写

1.【关注《送行》】

共同研读

2.【关注《项链》】

品读小说细节

品读情节冲突

让学生明白:有了无数这样的细节,才打动了人心。

(二)创编小说情节——结尾设置

请学生为《项链》续编结尾,至少体现一处细节(如头发、脸部、眼神、手、身子等部位,想象动作、神态、语言等。)

学生创编结尾

让学生明白:一个个矛盾冲突推进着情节的发展。

三、总结全课,提升拓展。

1.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根据板书总结全课:

3.延伸拓展

4.小说结尾:留白艺术

学生交流

让学生了解:情节背后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事件          清晰

走近小说情节       细节          丰厚

矛盾          推进

反思重建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