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宝工作室 三年工作规划
(2015年-2018年)
总体目标:
本工作室将围绕学校及市名师工作室管理办公室制定的工作目标,坚持以服务本校及全市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为先导的方针,坚持自主学习与名教师的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相结合的原则,以一中语文学科基地和名师工作网为主要途径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读名著、教学观摩、研讨、撰写教育随笔等方式,促进全体成员的快速成长,使本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促进我校及我市语文教师的素质的提升,实现语文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的目标。
主要工作:
一、成立工作室,聘请市内外专家作为工作室发展顾问
特聘专家顾问:
蔡明:张家港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教授级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周金良:无锡市语文教研员
蒋志远:江阴一中党委书记、校长,语文中学高级教师
包秋英:江阴一中,语文中学高级教师
二、邀请专家论证工作室规划并针对成员个性特长,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学习、研究计划。
三、研究与实践
(一)信息研究与发布:
收集高考信息,并进行研究、整理、筛选,每年十二月底发布考试说明解读简报一期,五月初发布高考动态简报一期;
(二)理论探索与研究:
1.研究探讨中学语文教育的改革趋势和前沿动态,参与指导语文课程校本化的改革与实施;积极参与市高中三年的教学规划。
2.研究语文课型的构建;探讨语文学习方式;制定课堂观课评价方案
3.三年内有成员承担市级以上学科讲座等培训。
4.每个成员一年至少要撰写一篇理论文章,三年至少要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
(三)实践研究与论证:
1.为各轮复习提供教学选材建议,以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2.选择一部分复习课课型,进行示范,以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每个成员一年内要上一次校内公开课,三年内要上一次市级以上示范课或公开课
3.参加各级“诊断性”调研视导,指导有关学校的学科教学工作;
4.每年一月底出一份高一、高二高质量的学科模拟试卷,五月中旬出一份高质量的高考模拟试卷,供各校借鉴;
(四)科研行动
1.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坚持开展读书活动。每个成员一年内至少要读一本教育著作,三年至少要读3本本教育、人生、哲学方面的书。
2.培养工作室新成员,引领一批优秀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工作。
3.申报一个省级课题,以课题为载体,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成员研究能力的提升,工作室三年内完成一个研究课题。
(五)联合交流与研讨
1.建立研究共享机制,协同研究
2.每年组织一次校际沙龙研讨活动,发挥示范性、辐射性作用
3.三年内举行1-2次跨市研讨交流活动,向优秀的工作室学习,对工作室进行品质提升。
4.推出自己工作室成果。
(1)每个成员三年内至少要获得一次市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
(2)三年内有成员参加各级教学评比,并获得更高一级的教学荣誉称号。
(3)出刊工作室研究成果集(培训稿、教学随笔、论文、论著等)
工作原则:
1.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踏踏实实搞好自己的常规教学,要成为同学科教师的表率。
2.坚持在市名师工作室管理办公室及学校的领导下,在特聘专家的指导下,在工作室的具体组织下,坚持标准,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各项活动。
3.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始终把培养和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充分尊重工作室成员的个性和特长,实现成员间的差异化发展,实现教研成果与全校、全县教师共享,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4.坚持在新课程改革中发展自己。切实抓好工作室各成员的自身发展,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坚持教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加强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5.坚持考核评估。加强工作室日常活动的制度建设管理,增强工作室工作的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工作室工作机制,使工作室的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每个成员要高分通过市或学校对拥有各级荣誉称号人员的评估。
2013-3-6
陈友宝名师工作室2015-2016年工作计划
一、制定2015年工作计划:
1、2015年3月制定工作室三年规划和一年计划,工作室建立QQ群
2、2015年5月学员制定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和一年计划,建立个人博客。
3、学员根据自己的强项和优势,确定一个研究方向。
二、开展读书活动:
1、2015年1月,每个学员至少订教育报刊杂志两份:推荐《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刘良华著)、《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报》、《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
2、2015年5月出工作室成员读书简报,11月举行读书报告会,就学员的读书情况,组织交流,就书的内容一人主讲一次或者撰写心得体会。
三、开展行动研究
1.建立工作室月例会制度。制定2015工作室行事历。
2.成员一周至少听一次课,带着问题走进同事课堂,虚心向同行请教。
3.成员坚持写教学反思,一学期至少写教学随笔或者手记等3篇。
4.定期就教学中的问题开展研讨。研讨前确定主题,成员要积极准备,踊跃发言。
5.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问题研究,建立叙事研究。
6.2015年5月发布高考动态简报一期;
7.成员在语文课型、语文学习方式和课堂观课上确定一点,以观摩课或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于2015年11月前汇报。
8.2015年8月前为各轮复习提供教学选材建议,
9.参加各级“诊断性”调研视导,指导有关学校的学科教学工作;
10.2015年5月月中旬出一份高质量的高考模拟试卷,供各校借鉴;
11.申报一个省级课题。
四、2015工作汇报与阶段性成果展示。网络发布,并上传教育局相关网站。
五、制定并论证2016工作计划
陈友宝名师工作室2016-2017年工作计划
一、制定2016-2017年工作计划:
1、工作室加盟计划(严华银工作室)
2、2016年10月建立基地工作群及开通个人空间或博客。
3、学员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梳理。
二、开展读书活动:
1、2017年1月,每个学员至少订教育报刊杂志两份:推荐《名作细读》(孙绍振)《名作重读》(钱理群)
2、2017年5月出工作室成员读书简报,2017年7月举行读书报告会,就学员的读书情况,组织交流,就书的内容一人主讲一次或者撰写心得体会。
三、开展行动研究
1.制定2016-2017工作室行事历。
2.校内成员每月至少听一次课,带着问题走进同事课堂。
3.成员坚持写教学反思,一学期至少写教学随笔或者手记等3篇。
4.定期就教学中的问题开展研讨。研讨前确定主题,成员要积极准备,踊跃发言。
5.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问题研究,建立叙事研究。
6.2017年5月发布高考微专题课堂或研究试卷;
7.成员在语文课型、语文学习方式和课堂观课上确定一点,以观摩课或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于2016年11月前汇报。
8.2017年8月前为各轮复习提供教学选材建议,
9.参加各级“诊断性”调研视导,指导有关学校的学科教学工作;
10.2017年5月月中旬出一份高质量的高考模拟试卷,供各校借鉴;
11.申报一个省级课题。
四、2015年工作汇报与阶段性成果展示。网络发布,并上传教育局相关网站。
五、制定并论证2017-2018工作计划
2017-2018年工作安排(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