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联合调研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面四节现代诗,请依诗意推敲,选出最适合填入横线的选项(3分)
①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夕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 了。(刘大白《秋晚的江上》)
②小径里明月相窥 枯枝——在雪地上又∕ 地写遍了相思。(冰心《相思》)
③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无人记忆的朝霞最有光 我说你是幸福的,小玲玲∕没有照过 的小溪最清亮。(何其芳《花环》)
④他抓住一根细细长长的绳索∕不停地攀登∕向上,不停地∕希望看见高处的风景∕ 希望知晓峰顶的秘密∕因为苦痛∕直到一片锋利的 ∕冷冷地,将细细长长的绳索∕ 割断(孙维民《听蝉》)
A.红颜∕纵横∕影子∕落叶 B.红颜∕悄悄∕镜子∕白云
C.青丝∕纵横∕镜子∕白云 D.青丝∕悄悄∕影子∕落叶
答案A。解析:①句从“斜阳”勾连到“红颜”。②句用“枯枝”作笔,写遍相思,合用“纵横”。③句从“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无人记忆的朝霞最有光”推断出应为“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最清亮”。④句“落叶”符合蝉在树上攀爬的情境。
听蝉
或许他们有些消息想要透露
彷佛他们知晓某些秘密:
关于生之苦痛和解脱的
与乎灿烂之光的──我细细地倾听
一整个长长的夏天,倾听──
直到忽然看见一枚尖叫的落叶
从微凉的窗前
疾奔而过。
(选自诗集:《异形》孙维民著,台湾书林出版社1997年版)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直至2015年,欧洲奶农们的倒奶行动仍在进行。多方人士尽管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是这一行业将被市场化的结局仍然没法改变。
B.小说家曹寇认为,“受难者”张贤亮的题材选择和书写方式属于一种艺术上的诚实,这种题材与方式向我们提供了个体在一种极端状态下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景观。
C.长寿乡巴马在建设混乱、环境污染等问题出现以后,广西构建以桂林、北部湾、巴马为核心的国际旅游“金三角”的设想恐难实现。
D.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大国国民意识复苏的过程,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都空前有所增强的时代。
答案B。解析:A语序不当,关联词“尽管”应提到“多方人士”之前。C结构混乱。“长寿乡巴马”的后面是状语,缺了谓语部分,而下一个句子自有主语。可将“在”放在“长寿乡巴马”前。D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过程”与“时代”不搭配。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寒暄:今日敝友有事,我于是闲步至此,暂且歇歇脚,没料想有这样的巧遇!
B.书信:毕业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答案A。解析:B项,“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应改为“感念”。C项,“家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应改为“令堂”。D项,“府上”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
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随着工作压力增大,我甚至很少有时间想起家乡,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
, , , 。种种迹象表明,我离故乡渐远,离家渐远,离父母渐远。
①从渐渐稀少的电话到夜灯下的遥想
②好像我已经把家乡忘了
③以至于现在我竟然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
④从最初屋顶缥缈的炊烟到日夜盼望的家信
⑤我对家的概念变得逐渐抽象起来
A.②④①⑤③ B.⑤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⑤③ D.⑤①④③②
答案A。解析:横线之前的语句提示“时间很少,次数很少”,所以遗忘家乡似乎是理所当然,与②句连接最紧密;④①两句句式严整一致,应在一起;④句由实到虚,由盼望到遥想,照应了⑤句中“渐渐抽象”;③句作结,说明我到了“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的境地,从而照应了后面的“种种迹象”这一结论。
5.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 。
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答案B。解析:根据语境“遭遇无意的伤害”,可排除A、C,因为牛被牛虻叮咬,不是“无意”,不让“做一颗明星”不能说就是“伤害”。
根据不可抛弃“那一颗宽容之心”可排除D,因为断崖形成“瀑布”与“宽容”关系不密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大义感人 洪迈
理义感人心,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不过语言造次之间,初非有怪奇卓诡之事也。
理义的力量足以深深地打动人心,最终能够穿越肌肤,深入骨髓,这只不过是在言语瞬息间(匆忙、仓促、鲁莽、须臾、片刻;轻率、随便、乱来)的事,原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奇怪诡异之处。
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返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
楚昭王遭到吴王阖庐的猛攻,国家灭亡,自己也被迫出逃,楚国的父老们给他送行,楚昭王说:“父老们,请回去吧,何愁没有国君呢?”父老们说:“哪里有像大王这么贤明的国君呢!”于是纷纷跟着楚昭王出逃。有人(申包胥)忙赶往秦国号哭求救,楚国最终因此得以复国。
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汉高祖刘邦进入关中后,召集各县的豪杰说:“大家被秦朝苛酷的刑法所害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统治关中,与父老们相约定下三条法律。我之所以入关,是为了替父老兄弟们除去祸害,并不是为了侵犯和虐待老百姓,请大家不要担心。”又派人和秦朝官吏一起到各郡县乡邑,向老百姓宣传政策,关中的百姓都很高兴。不久,项羽率大军入关,所过之处,鸡犬不宁,血流成河,人民对项羽大失所望。于是刘氏四百年的江山基业就这样奠定了。
唐明皇避禄山乱,至扶风,士卒颇怀去就,流言不逊,召入谕之曰:“朕托任失人,致逆胡乱常,须远避其锋。卿等仓卒从朕,不得别父母妻子,朕甚愧之。今听各还家,朕独与子弟入蜀,今日与卿等诀。归见父母及长安父老,为朕致意。”众皆哭曰:“死生从陛下。”自是流言遂息。
唐明皇李隆基为了躲避安禄山的叛军,逃到扶风(今陕西宝鸡东)时,士兵中有许多人想逃走,而且谣言四起,对唐明皇出口不逊。唐明皇召见将士们并对他们说:“我用人不当,以致胡人安禄山发动叛乱,现在必须长途跋涉以避开叛军的锋芒。各位仓猝之间跟随我出走,不能与父母、妻儿告别,对此我感到很惭愧,现在任凭大家回家,我和我的子弟们前往四川,今天在此和大家诀别。回去见到父母和长安的父老们,替我向他们致意问候。”众将士都哭着说:“无论是生是死,我们都跟随皇帝陛下”。于是谣言便自动消失了。
贼围张巡于雍丘,大将劝巡降,巡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
(安禄山的)叛军围困张巡驻守的雍丘城(今河南枸县),大将们劝张巡投降,张巡设置了皇帝的画像,率领众将士朝拜。将士们都痛哭流涕,张巡把(劝他投降的)六个大将带到(皇帝画像)前,用忠义大孝指责他们,然后把他们斩首,守城将士的抗敌决心更加受到鼓舞。
河北四凶称王,李抱真使贾林说王武俊,托为天子之语,曰:“朕前事诚误,朋友失意,尚可谢,况朕为四海之主乎?”武俊即首唱从化。及奉天诏下,武俊遣使谓田悦曰:“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
(唐德宗时),河北有四人叛乱称王。李抱真派贾林劝说王武俊,并假托皇帝的话说:“朕以前的确把事情做错了,朋友之间发生了误会,尚且可以相互道歉,何况我身为天下君主呢?”王武俊于是就首先倡议其他称王的人一同归顺朝廷。等到德宗皇帝在奉天下诏书时,王武俊派人对田悦说:“皇帝正为了国家大事担忧,用恩德安抚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改过自新,归顺朝廷呢?”
王庭凑盗据成德,韩愈宣慰,庭凑拔刃弦弓以逆。及馆,罗甲士于廷。愈为言安、史以来逆顺祸福之理,庭凑恐众心动,麾之使出,讫为藩臣。
王庭凑窃据了成德(今河北正定)以后,韩愈奉命前去安抚。王庭凑剑拔弩张迎接韩愈。到客馆后,王庭凑又在庭院内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韩愈向他们讲述了安史之乱以来背叛和归顺朝廷的利害关系及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王庭凑害怕军心动摇,挥手让士兵出,最终王庭凑还是做了唐朝的藩臣。
凡此数端,皆异代而同符也。国家靖康、建炎之难极矣,不闻有此,何邪?
以上这几件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但所用的方法都是相同的。我们大宋朝在靖康、建炎年间所遭受的灾难严重到了极点,但是却没有听说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答案D。解析:逆,迎接。
A. 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 浃:浸透
(汗流浃背)
B. 帅将士朝之 帅:带领
C. 朋友失意,尚可谢 谢:道歉
D. 庭凑拔刃弦弓以逆 逆:反叛
逆战(迎战);逆厘(迎福纳吉);逆劳(迎劳);逆暑(迎夏);迎接暑气到来的祭礼);逆视(迎视);逆送(迎送);逆女(迎接女儿归宁)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宋·苏轼《留侯论》
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东汉·许慎《说文》
宣公如齐逆女。--《左传·成公十四年》
上卿逆于境。--《国语·周语上》
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宋·苏轼《留侯论》
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尝过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陶潜《自祭文》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将汉高祖与项羽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凸显了民心的重要性。第三节
B.楚昭王遭到吴王阖庐的猛攻,被迫出逃,而楚国的父老们认为再没有像他那样贤明的国君了,所以全都纷纷跟着楚昭王出逃。第二节
C.唐明皇李隆基为了躲避安禄山的叛军,逃到扶风时,谣言四起,对唐明皇出口不逊,唐明皇召见将士们与他们做诀别,允许他们回家,但将士们愿意以死相随。第四节
D.文中所述事情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但所采用的方法都是相同的。作者借以警示当朝反思,在灾难面前为何没有此类行为的发生。第八节
答案B。解析:没有全都,有人去请救的。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王曰:“父老返矣,何患无君!”(2分)
楚昭王说:“父老们请回去吧,何愁没有国君呢?”(“患”1分,句意1分)
(2)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4分)
张巡把(劝他投降的)六个大将带到(皇帝画像)前,用忠义大孝指责他们,然后把他们斩首,守城将士的抗敌决心更加受到鼓舞。(“引”1分,“责以大义”句式1分,“劝”1分,句意通顺1分。共4分)
(3)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3分)
皇帝正为了国家大事担忧,用恩德安抚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改过自新,归顺朝廷呢?(“方”1分,“隐忧”1分,“绥”1分,“何得”1分,句意通顺1分。共5分)
9.请简要概括文中“感人心”的“理义”的几种情形。(4分)
君主恤民,自省;臣子忠勇,明理。(共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酬孝峙 钱继章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注】①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1)找出上下片对照、呼应的一组词。(2分)“霜侵”和“熏风”(2分)
(2)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上片刻画了一个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的词人形象。(2分)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2分)
答题模式
形象类:①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②概括形象的特点③揭示作者的感情。
答题步骤
(1)概括诗中塑造的是怎样的形象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概括诗歌所塑造形象的意义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规范答题]
第一步:概括人物形象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世为念的高人隐士形象。
第二步:具体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
第三步:形象的意义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位爱国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铮铮地睥睨环宇;一付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模怪样。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也就是这个爱国词人,时或轻拄手仗闲适地慢步远瞻;时或戏把鱼网以临水捕鱼而消遣光阴……请他出任官职吗?回答是:“干不了!”阵阵炎热的东南呵,未能驱除池亭的褥暑;而他新作的词曲竟字字如冰,一派冷气。
(3)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4分)
意思为: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2分)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2分)
注意注解: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赏析:
明末清初之际,在江山易主、风云激荡的严酷现实中,有些高尚正直的知识分子、维护民族尊严,以凛然正气面对满清贵族的血腥屠刀,这首词,就是词人以简洁劲拔的白描手法,通过对自己形象的写照为中国词史留下的一幅爱国词人的肖像画。
这位爱国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铮铮地睥睨环宇;一付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模怪样。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也就是这个爱国词人,时或轻拄手仗闲适地慢步远瞻;时或戏把鱼网以临水捕鱼而消遣光阴……请他出任官职吗?回答是:“干不了!”阵阵炎热的东南呵,未能驱除池亭的褥暑;而他新作的词曲竟字字如冰,一派冷气。
上片以“发短”突兀而起,气势逼人,发人深思: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后旋即颁布了强制汉人梳结长辫的政令,在清初顺治二年(1645)的六月,江南民众还曾因满清的“雉发令”而奋起浴血抗战,词作开篇即以“发短”暗对满清的长辫,确是极有胆识的艺术展现。继之以“髯长”一语,即反衬了“发短”的鲜明形象,又以长髯飘胸显示了汉族男子传统的壮美风度和潇洒气概,再配上棱棱眉骨,炯炯眼神,一下子就使词人的特异容貌灿灿然立于纸面。明朝亡后,不少怀故国之思的遗民墨客纷纷遁入空门,但这些抱亡国之恨的僧人不同于那四大皆空的僧人,故词人着意点示:我因忧国之忧和愤世之品则“怪于僧”。一个“怪”字传递了多少不表述却不难意会的衷曲。前两句是词人面容表象的大特写镜头,充分显示其怪异:“霜侵”两句则是词人心态境象的比拟式描摹,着力传达其坚强。艺术上由表入里,由近致远,由风貌到气质,从而丝丝入扣地镲铸出词人的立体塑像。
下片以闲游、戏钓的飘逸气度,进一步申述了上片遗世独立、傲岸不羁的个性;同时自然地生发为“折腰久矣谢无能”的词意,用“折腰”代替“做官”,足见词人的巧构匠心。它很自然地引发人们联想到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辞官归隐的典故。“熏风”跟上片“霜侵”词意前后对照,上下呼应,共同渲染着象征着残酷苦涩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反激着、映衬着词人骨骼硬、心意冷,不畏险恶,不慕势禄(不屑于清政府笼络汉族士子的高官厚爵),宁可隐居深山穷壤、苦熬栉风淋沐雨的凄楚生活,却始终铮铮然清峻自立的高兀形象。成功的艺术形象正是诗词的生命所在。
作为柳州词派之中坚作家的著名诗人,钱继章以本词的高超造诣,为柳州派赢得了词史上的不朽地位。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2)故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
(3)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
(4) ▲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淇水汤汤, ▲ 。(《氓》)
(6)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先写王二的勤恳、辛劳,家渐殷实,后写陈相公的勤劳、辛苦,积极向上,再由一个异秉的说法相关联。在艰苦环境下,人物渴望异秉,渴望美好生活的潜在愿望。作者为之感叹,
异 禀
汪曾祺
①王二是这条街的人看着他发达起来的。
②他家在后街濒河的高坡上,四面不挨人家。房子很旧了,碎砖墙,草顶泥地,倒是不仄逼,也很干净,夏天很凉快。这家总是那么安静,从外面听不出什么声音。后街的人家总是吵吵闹闹的。他们家起得很早。天不亮王二就起来备料,然后就烧煮。他媳妇梳好头就推磨磨豆腐。后来王二喂了一头小毛驴,她就不用围着磨盘转了。省出时间,好做针线。
③每天下午,在人家淘晚饭米的时候,王二就在保全堂药店廊檐下,摆他的熏烧摊子。“熏烧”就是卤味,除回卤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猪头肉。到了上灯以后,王二的生意就到了高潮。只见他拿了刀不停地切,一面还忙着收钱,很少有歇一歇的时候。一直忙到九点多钟,他媳妇给他送饭来了,他才用热水擦一把脸,吃晚饭。吃完晚饭,总还有一些零星的生意,他不忙收摊子,就端了一杯热茶,坐到保全堂店堂里的椅子上,听人聊天,一面瞟着他的摊子,见有人走来,就起身切一盘,包两包。他的主顾都是熟人,谁什么时候来,买什么,他心里都是有数的。
④这一条街上的店铺、摆摊的,近几年,景况都不大好。只有王二的生意却越做越兴旺。后来经人说合,出了租钱,他就把他的摊子搬到隔壁源昌烟店去了。源昌烟店是个老名号,专卖旱烟,但渐渐败落了。王二来了,就占了半边店堂,他所卖的东西的品种也增加了。春天,卖一种叫做“鵽”的野味;卖鹌鹑;入冬以后,就卖五香兔肉。
⑤王二的发达,是从他的生活也看得出来的。第一,他可以自由地去听书。王二最爱听书。以前去听书都要经过考虑。一是花钱,二是费时间,更主要的是考虑这于他的身份不大相称:一个卖熏烧的,常常听书,怕人议论。近年来,他觉得可以了,想听就去。下午的书一点开书,不到四点钟就“明日请早”了,这耽误不了他的生意。第二,过年推牌九。王二平常绝不赌钱,只有过年赌五天。过年赌钱不犯禁。下注时,王二把五吊钱稳稳地推出去,心不跳,手不抖。推牌九这玩意,财越大,气越粗,王二输的时候竟不多。
⑥王二把他的买卖乔迁到隔壁源昌去了,但是每天九点后他还是端了一杯茶到保全堂药店来。药店里的“先生”里分为几等,最低等的叫“同事”。“同事”每年都有被辞退的可能。像陶先生,就有三次差点被辞退。他咳嗽痰喘,人也不精明。没有辞退,是因为店伙纷纷说情,加上他也越来越勤勉谨慎了。“先生”以下,是学生意的,叫做“相公”。保全堂现有的“相公”姓陈。陈相公嘴唇厚厚的,说话呜噜呜噜地说不清楚。他老是挨打。挨打的原因大都是做错了事:纸裁歪了,灯罩擦破了。这孩子也好像不大聪明,记性不好,做事迟钝。有时,他会想一会家,想想他的守寡的母亲,想想他家房门背后的贴了多年的麒麟送子的年画。
⑦王二每天到保全堂来,是因为这里热闹。总有几个常客,其中有一个叫张汉的。这张汉有七十岁了,年轻时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有一天,张汉谈起人生有命。说凡是成大事业、兴旺发达的,都有异相,或有特殊的秉赋。汉高祖刘邦,股有七十二黑子——就是屁股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谁有过?樊哙能把一个整猪腿生吃下去;燕人张翼德,睡着了也睁着眼睛。就是市井之人,凡有走了一步好运的,也莫不有与众不同之处。大家听了,不禁暗暗点头。
⑧张汉猛吸了几口旱烟,忽然话锋一转,向王二道:“即以王二而论,他这些年飞黄腾达,财源茂盛,也必有其异秉。”王二不解何为“异秉”。“就是与众不同,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你说说,你说说!”大家也都怂恿王二:“说说!说说!”
⑨王二虽然发了一点财,却随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从不僭越自大,在大家敦促之下,只有很诚恳地欠一欠身说:“我呀,有那么一点:大小解分清。”他怕大家不懂,又解释道:“我解手时,总是先解小手,后解大手。”张汉一听,拍了一下手,说:“就是说,不是屎尿一起来,难得!”
⑩说着,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