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爱愈爱,愈不爱愈不爱——《你不可不知的人性》读后感
翻开这本神秘的《你不可不知的人性》,竟然渐渐地爱不释手,喜欢上了它。喜欢它,因为它推翻了我脑中许多既成的观念,更让我注意到一些从来没注意过的事情。作者刘墉说:这本书里面的故事如同疫苗,打下去可能令人肿痛、发烧。”,我却没有这样的感觉。我只觉得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因为它带领我走进了人的内心世界。当我阅读这本书时,脑子里会浮现出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与书中的内容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是令人欣喜的,我发现,不论是凡人还是圣贤,所有人竟然拥有同样的人性,这使我对人,这种有思想的高等生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分为十几章,每章分别讲述了一个故事,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表现了人性。书中的语言很朴实,故事也讲得很含蓄,却极富吸引力。读到最后,总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抑或如同在雾气后看太阳的迷茫。于是,便急切地往下读。在每个故事之后,都有两个版块:“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和“你不能没有的谅解”,它们可以说在剖析人性。当读完这两部分的时候,感到的是拨开迷雾,被太阳普照的轻松,却又沉甸甸地装满收获。
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关于“爱”的人性:愈爱愈爱,愈不爱愈不爱。付出得越多,爱得越多;付出得越少,爱得越少。这与我们往常的印象不同,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还要爱呢?但仔细想一想,却真是这么回事。人类的爱是可爱而不公的。它的可爱,在于人天生可以从付出中得到快乐,从而愿意去付出更多;它的不公,在于无论别人怎样爱你,只要你不付出,你就不爱。电视剧里常常会看到,一个女孩子追一个根本不喜欢自己的男孩子追得死去活来,却不理睬身后另一个对她关怀备至的男生。这是为什么?因为施比受更幸福,因为只有“施”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到自己对他人的爱。
越爱,我们就越爱;越不爱,我们就会越不爱。这是人性。由此,想到在我们的工作中,当我们心中有爱,我们就会努力付出,就能感受到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的快乐,然后,我们就会更热爱自己的工作,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无私的爱投入其中,真正享受到工作的幸福;而当我们缺乏对工作的热爱,就会感到身心疲惫,满腹牢骚,在工作中提不起半点精神,更谈不上体验快乐,从而对工作更无爱可言。其实,从爱到不爱,从不爱到爱,都很容易。这也就是爱的难以捉摸之处。一个本来很喜欢上幼儿园的孩子,可能因为老师的一点疏忽,和老师有了一点距离,于是越来越不喜欢上学;一个不爱上幼儿园的孩子,可能因为偶然的一件小事,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赏识,于是越来越喜欢上学了。因此,无论是生活、学习、工作,我们都要警惕因为自己少做那么一点而丢失了本来深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尽量地多做那么一点,找到原来没被发现,或已经丢失的爱。
多做那么一点,你的生活可能会变得美好很多。当别人陷入困境时,伸出一只温暖的手,便能赢得一份友谊;当和朋友有了矛盾,主动道歉,便能抚平情感的裂痕;当在生活中受到挫折,告诉自己要坚持、勇敢,没有过不去的坎,当我们战胜了自己,你会发现眼前景色怡人。越不爱,越不爱。化解的方法只有付出,付出,再付出,于是因为爱,所以更爱。
让我们去更多地付出吧!用心与周围的人搭建起爱的桥梁,用心去感触世界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