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资源共享

认 识 感 悟——读《新小学教材和教学法》后感

发布日期:2017-10-08 09:59:34     来源:chenxiaoping
徐惠娟
初读《新小学教材和教学法》,心中颇为疑惑,写小学的书跟幼儿园有关系吗?带着满腹疑惑,翻开被我束之高阁的《新小学教材和教学法》。
拂去浮尘,粗粗浏览代序“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求索”,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教育百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和崇高。细细品味“特约编辑前言”,我了解了本书作者俞子夷不平凡的一生,仰之弥高,对其肃然起敬。至此,当初的想法已烟消云散,后悔当时仅看题目凭直觉就否定一本好书,真是不应该。手不释卷,继续品读,发现“上编通论”中的很多小学教育的观点原来是和学前教育理论相通的,如“小学教材的范围和来源”一节中说“学校里也有时事,通例名叫偶发事项。一级里也有偶发事项,各个学生的生活里都有偶发事项。这种种,就是上面所说的儿童经验,有好多是极好的教材。”这不正吻合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论吗?“教学方法”一章中,提到“游戏是一种最好的比赛方法”,以游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这不正是学前教育所提倡的吗?第五节“发表的教学法”讲到教师该如何引导儿童将故事创编成剧本并表演,以此来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创造能力及自主能力,不禁联想到我园的艺术启蒙特色活动“快乐童话剧”。
童话剧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吗?还是让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能力发展?怎样做才能把童话剧表演变成一个契机,让孩子在锻炼自己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呢?带着思考,我们尝试着把童话剧做成园本主题的尝试。
1.细化主题课程目标,构建童话剧主题框架。
目标是课程的灵魂,任何一个主题框架的构建,都必须建立在幼儿发展目标的基础之上。因此,在选编童话剧剧本的同时,我们把幼儿园课程目标细化为童话剧主题目标的问题,使主题目标涉及“健康、科学、语言、艺术、社会”五大领域幼儿能力的发展,满足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以童话剧《洋葱头历险记》为例。我们把主题目标确定为:1.理解童话内容,能运用动作、语言、歌舞等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喜欢的角色形象,和同伴合作完成童话剧的表演。2.积极参与童话剧表演的准备工作,能从多种渠道收集材料,尝试和家长一起制作童话剧的道具和服装,学习用各种方式装饰演出用具。3.大胆参与科学实验,探究发现有关蔬菜、水果的秘密,初步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设计了童话表演“洋葱头历险记”、讨论“我喜欢的角色”、歌舞“水果娃娃”、操作活动“蔬果拼盘”、美工活动“装饰表演服装”等系列活动。
2.调整主题实施方案,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性
在童话剧主题中关注幼儿的思维发展,意味着我们要在尊重幼儿思维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要关注幼儿手(身体)、脑、心灵的整体的教育。很多时候,童话剧练习都是老师设计好了整个剧情的走向和表演的细节,让孩子们模仿表演。看上去,老师在教学中会关注到幼儿的“自由探索”“自由表达”,但事实上,却是老师在牵着幼儿的鼻子走。把童话剧做成主题,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把整个活动的进程交给了孩子,引导孩子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合作完成童话剧的创编和表演。书中说“教员切不可心急,更不可以硬要学生服从自己的意见”,也是要求教师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不要越俎代庖。
仍以童话剧《洋葱头历险记》为例。《洋葱头历险记》整个故事情节很长,塑造了很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其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洋葱头的爸爸老洋葱因无意中踩了柠檬王一脚被关进监狱”、“小洋葱头帮助南瓜老大爷时被番茄骑士投入黑牢”以及“田鼠把洞打到监狱救出小洋葱头和所有囚犯”这三个情节。但是,怎样把这三个情节串联起来形成童话剧的基本雏形?我们设计了几个开放性问题引导孩子们想象创编角色的活动和对白。1.小洋葱头们和爸爸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2.有钱人都不喜欢洋葱味,洋葱头们会怎样做?3.老洋葱被关进监狱,小洋葱头会怎样想、怎样做?4.小洋葱头看见番茄骑士欺负南瓜老爷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5.小洋葱头怎样请田鼠帮忙救出所有人?经过大家的讨论,童话剧的剧本就初步定下来了。
3.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全方位落实主题目标
把童话剧做成主题教育活动,关键在于遵循“有效整合”的教育原则,即既重视童话剧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重视师幼“教学相长”的互动学习,更重视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策划童话剧主题之初,我们就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童话故事,开展“童话故事会”活动,引导大家从中选择最喜欢的故事改编童话剧。在完成了《洋葱头历险记》的改编之后,挑选音乐、制作道具、设计服装……老师、家长和孩子就一起忙碌起来。利用废旧材料自制了番茄骑士的红缨枪、骑士帽和骑士服,设计了洋葱头和水果娃娃的特色服装,用一次性桌布做成小蜘蛛的蛛网披风,用小栅栏装饰成监狱……既经济实用,又为孩子们作出了“低碳生活、环保节能”的好榜样。书中说:“表演时要有服装、用具、背景等,能自做的,务必自做。有的可以利用平常的东西改作。有好多,竟可利用废物。”俞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有这样的环保意识,可敬可颂!
掩卷沉思,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两相比较,真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俞先生不愧是“具有教育的天才,他是一个教育的艺术家,他是小学教育界的一个老大哥。”不禁对俞先生愈加景仰。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