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成员职业发展规划(张学军)
一、 基本情况
姓名 |
张学军 |
出生年月 |
1968.06 |
性别 |
男 |
|
工作 时间 |
1992.08 |
任教学科 |
思想政治 |
职务 |
|
|
职称 |
中学高级 |
评定时间 |
2003.08 |
班主任 年限 |
8 |
|
第一 学历 |
大学本科 |
院校专业 |
苏州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
毕业 时间 |
1992.7 |
|
第二 学历 |
|
院校专业 |
|
毕业 时间 |
|
|
教育 格言 |
|
|||||
综合荣誉 |
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
获得 时间 |
2013.09 |
|||
|
|
|||||
|
|
|||||
德育 荣誉 |
优秀班主任 |
|
评定 时间 |
|
||
先进班集体 |
|
|
||||
德育“四手” |
|
|
||||
教学 荣誉 |
教学“四手” |
无锡市学科带头人 |
获得 时间 |
2013.03 |
||
教学比赛 |
|
|
||||
科研 成果 |
论文 |
《核心素养+:传承•融合•建构》 |
评奖或 发表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
《学科自信:思想政治课的德性诉求》 |
同上 |
|||||
《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 |
同上 |
|||||
《向善求真理智包容 ——一则课堂事件的德性和知性》 |
同上 |
|||||
《基于SOLO分类法的主观性试题分析及启示》 |
思想政治课教学 |
|||||
|
《《经济生活》中的五个“不等于”》 |
同上 |
||||
课题 |
《德性伦理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省重点自筹
|
|||||
培训 进修 |
|
|||||
二、三年发展总目标
职称目标 |
无锡市名师 |
教育理论 学习目标 |
关于德性伦理和核心素养的相关性研究 |
教学工作目标 |
|
德育工作目标 |
|
特长目标 |
|
其它 |
|
三、现状分析
1.职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
在贡和法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我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均取得了一些进步。首先教育和教学工作有目标,希望在这些年里更上一层楼。同时课堂教学和论文写作都有长足进步。先后参加省名师课堂和市级公开课,论文也有六篇在核心期刊发表。教科研能力有提升,有一项无锡市社科联精品课题已经结题,并有一项省教科研规划课题将在近期结题。 |
2.职业发展的不足与挑战 |
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学习平台和讲座平台稍显欠缺,今后要在这些方面努力。 |
四、职业发展达成措施
1.争取在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多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2.争取成功申报省教科研“十三五”课题一项。 3.努力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并争取获得发言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