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方案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方案
根据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申报书》所设计的内容,本着“创新教学环境,建构知识模型,丰富课程资源,变革学习方式,支撑实践活动,服务教师发展”的课程建设目标,立足于高质量、创新性、校本化地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制订本方案。
一、课程开发模型
课程理念——体育精神引领健康人生。体育精神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和平友爱精神、刻苦务实精神、公平正直精神、自强拼搏精神、自主创新精神、自我实现精神。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主体特有的一种活动,其所体现的体育精神内涵,在于它是体育活动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的集中反映。体育精神不仅表现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也是人一切行动的支配力量,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内涵。体育精神需要全部课程来培育,“体育精神引领健康人生”,是所有课程共同的理念。
课程目标——形成健康第一的人生理念,培养兴趣导向的运动习惯,提升自主项目的专业技能,探索体育运动的科学机理,感悟体育精神的文化旨趣。这一课程目标试图超越传统体育课程以运动为主、以提高身体素质为本的目标取向,将生命理念、运动习惯、体育技能、人体科学、体育文化融为一体,将体育运动拓展到科学探究和文化理解,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成为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目标。强调“兴趣导向”和“自主项目”在于回归体育精神,突出主体的个性化体育发展需要。
课程内容——基础体育运动,拓展体育运动,兴趣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探究,体育文化探究,积极心理体验。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体育运动、体育探究、心理体验三个层面,体育运动是主体,体育探究是拓展,心理体验基础,既有体育与科学的融合,也有体育与人文的融合。
学习方式——目标引领运动,主题项目探究,自主实践体验,团队经验分享。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基本运动目标、个性运动目标,通过目标的明晰引领自身的运动行为;根据探究学习主题设计选择性学习项目,围绕所选项目展开探究性学习;结合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开展体育实践,获得真实体验,并在团队中分享,实现共同发展。
课程评价——体能测试,体育竞赛,行为考核,成果展示。具体评价方式以学生强调测试与质性评价、自主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我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模型可用下图表示:
理念
课程 内容 |
学习 方式 |
形成健康第一的人生理念 培养兴趣导向的运动习惯 提升自主项目的专业技能 探索体育运动的科学机理 感悟体育精神的文化旨趣 |
体育精神引领健康人生
|
课程 目标 |
课程 评价 |
基础体育运动 拓展体育运动 兴趣体育运动 人体科学探究 体育文化探究 积极心理体验 |
目标引领运动 主题项目探究 自主实践体验 团队经验分享 |
体能测试 体育竞赛 行为考核 成果展示 |
二、课程计划
根据课程开发模型,将国家体育课程、学校特色体育项目、研究性学习课程和体育常规活动加以整合,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可分国家课程、特色运动、主题探究、体育文化四大类。课程结构计划安排如下表。
模块 |
类别 |
学分 |
国家课程类 |
田径模块 |
1 |
健康教育 |
1 |
|
特色 运动 类 |
球类/健身操/武术 |
6 |
游泳 |
2 |
|
体操 |
1 |
|
野外拓展 训练 |
1 |
|
主题 探究 类 |
健康生活 主题探究 |
1 |
体育文化 主题探究 |
1 |
|
人体科学 主题探究 |
1 |
|
积极心理 主题探究 |
1
|
|
足球运动 主题探究 |
1 |
|
体育 文化 类 |
体育比赛 系列 |
包括校运动会和各项目比赛,每三周安排一项。 |
学生体育 俱乐部 |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选择运动项目,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 |
|
阳光体育 运动(2+1) |
与特色运动类课程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形成自己的优质运动项目。 |
表: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模块计划:
|
系列 |
设置模块 |
学时 |
学分 |
教学安排 |
实施形式 |
必 修 必 学 |
健康教育 |
1传染性、非传染性等疾病的预防 2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3 心理障碍的预防和消除 |
18 |
1 |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
讲授与实践、 参观相结合 |
田径类 |
4接力跑、跨栏跑 |
18 |
1 |
相对集中安排 |
讲授与实践 |
|
5背越式跳高、三级跳远 |
||||||
6实心球 |
||||||
选 修 必 学 |
民族民间体育类 |
7江阴高中校园武术操 |
18 |
1 |
集中安排 |
讲授与实践 |
体操类 |
8垫上运动组合 |
|||||
水上运动 |
9游泳 |
36 |
2 |
|||
选 修 选 学 |
球类 |
10篮球 |
108 |
6 |
集中安排 |
讲授与实践 |
11足球 |
||||||
12乒乓球 |
||||||
13羽毛球 |
||||||
体操类 |
14健身操 |
|||||
民族民间体育类 |
15武术(刀、棍、功夫扇、舞龙舞狮) |
|||||
合计 |
8 |
15 |
198 |
11 |
|
|
课程实施的课时数包括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和选修模块2的课时,以及部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课时。除国家课程之外,其他类课程都强化选择性。“特色运动类”课程是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主题探究类”课程是体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体育文化类”课程是其他三类课程的拓展。教师队伍需要向其他学科和校外专业人才拓展。
三、课程开发平台
作为创新性课程开发体系,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依赖于重建课程开发平台,包括主题教室、运动场馆和教学组织的建设,这也是课程基地建设的基本任务和要求。课程开发平台的框架如下图所示:
人体科学探究室 积极心理探究室 足球运动探究室 体育生活探究室 |
游泳馆 体育馆 武术馆 乒羽馆 健身馆 足球场 拓训场 网球场 …… |
校外体育运动服务中心 学生体育运动指导中心 课程与教学指导中心 |
主题教室 |
运动场馆 |
教学组织 |
课程基地建设的任务要求 |
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平台 |
“主题教室”是主题探究类课程实施的场所,是学校自主设计的专用教室,包括人体科学探究室、积极心理探究室、足球运动探究室、体育生活探究室。
“体育场馆”是学校体育运动的基本设施,学校除高标准建设实施国家体育课程的基本设施之外,突出足球运动设施、游泳馆、武术馆、乒羽中心等校本特色运动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辟户外拓展训练中心,以丰富学校体育运动内容。
“教学组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专门组织,包括课程与教学指导中心、学生体育运动指导中心、校外体育运动服务中心。“课程与教学指导中心”的职能是:推进课程改革,探索校本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将先进科学技术引入高中课程;加强教学研究,探索适切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师课程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体育运动指导中心”的职能是:研究学生的体育运动需要,帮助学生制订体育运动计划;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指导学生提高自主体育运动能力;加强体育场馆的日常管理,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校外体育运动服务中心”的职能是:负责体育俱乐部的日常组织与管理工作;做好学校体育的社区辐射与服务工作;组织校外各种体育赛事的组织与接待工作。
(一)户外拓展中心结构图
娱乐区 中高空区 拓展区
水上区 |
(二)“体育生活探究室”结构图
体 育 与 历 史 |
体 育 与 健 康 |
体 育 与 社 会 |
体 育 与 经 济 |
体 育 与 文 化 |
体 育 与 科 技 |
体 育 与 军 事 |
体 育 与 未 来 |
(三)“人体科学探究室”结构图
心肺功能探究区 |
肌肉力量探究区 |
身体成分探究区 |
柔韧性能探究区 |
(四)“积极心理体验室”结构图
休闲交往区 |
视频浏览区 |
个性表现区 |
(五)“足球运动体验室”结构图
足球虚拟运动区 |
足球电子游戏区 |
足球视频点播区 |
四、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以郁洪千校长为组长的“学科基地创建领导小组”确定由顾晓峰副校长牵头负责协调日常工作,并聘请王一军、孟文砚、吕林海、朱伟强、卢健等省教指委专家为创建顾问,指导创建工作,具体创建工作由学校教学处、教科室、总务处与体育教研组落实。
2、物质保障。选定“学校体育中心为体育学科”基地,工程将于2012年10月完工,2013年9月份开始实施运作。
3、资金保障。学校已将体育与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纳入二期工程建设,概算投入为4500万左右。同时争取省厅支持建设专项经费,江阴市政府已承诺配套划拨4000万经费,江阴市教育局也将划拨100万专项经费,这将为江阴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