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一座“游戏”之桥——《皮影戏》的听课感受
发布日期:2016-09-08 12:19:02
来源:zhouliujun
架一座“游戏”之桥——《皮影戏》的听课感受
皮影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颗珍宝,文化含量较大,作为三年级学生,重点应放在“戏”上面。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探索世界,认知世界的途径,游戏教学能够引起儿童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欣赏皮影造型艺术特色,了解皮影制作过程,也是为“戏”做铺垫。这样具体的体验过程,让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增添一份亲近感,为学生领略这项艺术魅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教师敲锣、撑布,灯光打亮,这一瞬间,课堂掀起了小高潮。从钱晓文老师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由静到动,由知识到体验,充分反映教师对整堂课在构思上的想法。听完整堂课,我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质,这是教师能够传递给听课者的讯息。本课的另一个亮点是,课件制作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审美追求,简洁明了的版面,清晰直观的图片,以及逻辑严谨的文字,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学习新知,同时又能受到审美的熏陶,体现出教师在细节处关注到了学生。作为三年级学生,好奇心探索与很强,如在欣赏的环节中加入更多的互动式教法,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整体上,这堂课给人风格清晰,文化感足的印象,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