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专题论文8:高效德育——源自于家校同行共育 ——浅谈班级管理中实施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措施(陈蕾)
高效德育——源自于家校同行共育
——浅谈班级管理中实施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措施
江阴市实验小学 陈蕾
摘要:德育为教育之首。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方能见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对于小学教育来说,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因此,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实现家校教育行动一致,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
关键词:德育 家校合作 家校共育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在创建班集体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而班级管理建设不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职责,更是学校与家长的共同职责。为更好的促进班级建设与发展,应注重家校合作共育,鼓励家长、学校、班主任三者间的紧密沟通与协作,创建出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家校共育是以家庭与学校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 双方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家校合作共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共育氛围
1.提高认识,营造双边合作氛围
家校合作共育,对孩子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良好的学校氛围是家校合作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对于和家长直接打交道的教师,学校也要通过学习宣传,改变教师的家校合作观念。在活动过程中,学校对家长要进行引导,帮助家长懂得教育、参与教育,为家校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转变观念,增强双边平等意识
“以人为本”是我们现代教育应该坚持的理念。家庭与学校地位平等是尊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家庭教育的优势是个人目标和教育目标的一致,家长面对的只有自己的孩子,家长的一言一行无疑都会影响着孩子,这就便于家长制定目标,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然而,这也有一定的弊端,家庭教育面对的只有自家的孩子,而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孩子同时也应该学会与人共事,学会许多只有在学校教育中才能掌握的知识和本领。这就需要学校教育的配合,家校合作也就必不可少。
3.全面合作,增强双边合作一致性
家校双方的充分信任,达成家校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是家校合作的前提。家校合作最基本的前提是家长充分信任老师。信任的前提是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让家长感觉到我们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教师和家长的目标是完全一样的。 在此基础上跟家长商讨现在孩子教育面临的问题,交流家校合作的优势,让家长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长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家校合作工作中来。
二、形成有效的家校合作共育策略
1.加强沟通知情况,无缝对接勤督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缺失仍是不争的事实,来自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轨,缺乏多向互动交流,许多教育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我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充实完善家校沟通交流的平台。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第一时间成立班级家委会,建立家校联系QQ、微信群,分设班级通知群和家校交流群。倡导家长们与老师们通过常态化的沟通、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目标、方法等的一致性,使教师、家长建立起强而有力的伙伴关系,在家校之间架起一座友谊桥梁,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实现无缝对接。
我和家长们一直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我能及时掌握孩子在家的状况,家长也可以知晓孩子在校的学习动态。家长对班级和学校的工作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在家更好地指导,督促训练,有助于推进各项学习活动的顺利进展。
2.知己知彼识多样,心中有数细指导
此外,我还开展全员调查,借助家庭文化背景、成员结构、家庭教育的各种情况,以及家长们对学校教育的真正需求等诸多层面,全方位收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涉及的学习兴趣、情感交流、环境营造等情况,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熟悉并解读不同的家庭文化,深入了解家庭教育的多样性及个性特征。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同,我所采用的具体指导方法也因人而异,这是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建立合作性关系的核心所在。
学校对家庭的联系和指导,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内容之一。作为班主任要多学习一些教育心理学和当代学生身心发展基本规律的知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并经常向家长宣传和讲解这些知识,使其了解学生的成长进程。要不断更新家长的家庭育儿观,使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教育观、发展观,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会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进行家庭教育,逐步做到在交流中沟通,在沟通中理解,从而达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完美统一。
3.团结互助爱心浓,共创平台齐进步
在孩子们心中洒下一片灿烂阳光,为家校长效建设创造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努力提供施展才华的多样舞台,这是一个工作在一线岗位上的班主任内心最大的愿景和动力!我所带领的班级是个团结互助、爱意浓浓的温馨大家庭:同学生病了,打电话关切询问或上门探望表爱心;课间在一起天南地北聊聊最近发生的家庭或班级趣事,乃至国内外新闻;在QQ群、班级微信群上随时交流学习进展,答疑解惑;每天早晨演讲时间的每周好书推荐会、小小新闻播报员、家乡名胜我来讲、名人传记读后感、课外实践活动的体验或假期旅行的收获交流,或设计电子心意卡,或创制个性美篇记录研学旅行的精彩见闻,活动精彩纷呈,孩子们乐于分享。
借助方便快捷而又多样化的交流平台,小伙伴们共享了日新月异的知识能量,及时获取了各类鲜活的信息,进一步加深了同学间、师生间、亲子间的深厚情谊。在这个温馨和谐、团结共进的大家庭里,一群群活力四射的阳光伙伴正昂扬前行、迎风绽放。
4.家长特长绽光彩,各行各业领进堂
为了强化家校合作,促进家庭教育的优化,家校衔接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家委会、 家长学校、家校志愿者、开放式德育活动等都是我们常见的家校合作方式。我们每学年都会以家长学校的活动形式定期邀请家长进校参与教育专家、学者的家庭教育报告,帮助家长们学习更科学理性的育儿方法,主动向学校的教育观念靠拢。我们还利用家访的有利时机对父母进行个体指导,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分享家庭教育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或与其一起探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逐步提升日常家庭教育的实效。
长年不间断的家长志愿者进课堂活动,已经成为我们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家长志愿者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少是行业精英,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和个人专长,走进教室为孩子们“授业解惑”。形式多样的课堂、讲座或实践体验活动逐渐丰富起来,同时也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医生家长一点一滴指导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爷爷奶奶们手把手教孩子们一系列传统的手工制作;美食家妈妈们一步步引领孩子们做美食; 金融师爸爸为大家上理财小课堂……每一次的家长进课堂,都让大家满目期盼,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深深吸引了孩子们,从中也帮助他们体会到家长们各种工作的社会价值,增长了不少见识,一次又一次接地气的丰富体验让孩子们受益匪浅。这些精彩纷呈的活动内容不断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形成家校教育的双向合力,促进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5.灵活开放班活动,集结家长乐参与
开放班级德育环境,不管是校园助力,还是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甚至是进课堂融入教学过程,我都会诚挚地协同家长朋友们以大方的支持者、快乐的参与者、成功的志愿者、公正的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到学校和班级的工作中来,共同帮助孩子们养成好的品德习惯。每逢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现场,经常会活跃着家长志愿者们忙碌而有序的身影,家长们参与筹备,与孩子互动,营造和谐家校氛围。文艺会演前,他们协助老师为小演员们化妆更衣;元宵节,他们指导孩子们搓汤圆、赏花灯、猜灯谜,共同体验传统文化;十岁成长仪式,他们和孩子一起重温成长中的兴奋与喜悦……家长志愿者已成为校外辅导员队伍中最活跃、最能干的一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总之,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让每一位家长了解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搭建和谐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家校合作凝聚各方力量参与教育的整个过程,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使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
【3】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4-216
【4】陈旭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