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研项目

班级文化建设3:随风潜入夜——班集体隐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0-10-28 16:10:11     来源:jiangle

随风潜入夜

——班集体隐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隐性的班级文化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物细无声”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班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班主任做好班级文化建设非常重要。

如果说物质文化是显性文化,那么隐性文化就是相对显性文化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班级文化中除了显而易见的班级学习生活环境以外,还存在一些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制度规范,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通过这些教育因素,以一种长期、间接、暗示性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情感,调整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功能。这两个层面的文化及其要素会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构成班级文化的整体,深刻地影响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

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在学习建设班集体文化时关于隐性的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体会。

一、观念文化建设——班魂

观念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内核。它不能通过眼睛看到,只能被感知。它主要表现在班级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等。积极健康的班级观念文化是实现班集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证,是班级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大凡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无不被八路军独立团的精神所折服。独立团的团队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军魂。这个军魂具体表现在舆论、信念、协作。正是这三大精神成就了独立团的威名,使它成为中国军魂的象征。

如果我们的班集体也具有了舆论、信念、协作这三大要素,我们的班也就具有了班魂。这样的班集体有了凝聚力一定能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1.舆论是风

如果把班级看成一艘大船,那构建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就是一股助力的风。其实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点,或活跃,或沉闷,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班级都必须有正确的舆论氛围。在正确的舆论氛围中,学生会被潜移默化地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自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正确的舆论怎样形成?它来自班集体活动中的准则和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意识,以及正确对待批评及进行自我批评的正确态度。我经常会用自己的言行来鼓励正确的舆论,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主题班会、黑板报等来引导错误的舆论,我们也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将歪风邪气扼杀在萌芽中,否则一旦滋长、蔓延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因此,“抓典型,树榜样”是我在构建正确舆论上常常采用的重要策略。

2.信念是源

前不久,我在网上偶然浏览到一个故事:有一天某铁路公司的职员都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大家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调车员尼克不小心被关在一个待修的冰柜车里。尼克在冰柜车内拼命敲打着喊着,根本没有人听得到。尼克的手掌敲得红肿,喉咙叫得沙哑,也没人理睬,最后只得颓然地坐在地上喘息。他愈想愈害怕,心想:冰柜的温度只有华氏零度,如果再不出去,一定会被冻死。他只好用发抖的手,找了笔纸来,写下遗书。第二天早上,公司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打开冰柜,赫然发现尼克倒在里面,他们将尼克送去急救,已没有生命迹象。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冰柜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这巨大的冰柜也有足够的氧气,更令人纳闷的是,柜子的温度一直是摄氏十六度,但尼克竟然给“冻”死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一旦人的精神垮了,生命的力量将不复存在!我们知道生活是一条充满荆棘与坎坷的人生之路,困难与失败总是与我们相伴而行。如果我们的学生丧失了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就等于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犹如一艘没有动力的航船,最终只能葬身茫茫大海。为此,我经常给学生看一些励志短片,读励志故事,搞励志演讲,树立励志榜样,坚持对学生进行课前一分钟的自信教育。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前集体高喊“我能行、我最棒、我是一个好孩子”等鼓励的口号,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困难的顽强拼搏精神,让他们向榜样学习,明白我们不可能做什么事都做得十全十美,但是只要我们怀着坚定的信念,竭尽全力地去做了,那么我们也没什么好愧疚和遗憾的了。

3.协作是帆

《亮剑》中有这么非常感人的一段: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张大彪为了掩护独立团突围被敌人包围,当李云龙发现不见了一营长时,义无反顾地重新打入包围圈,硬是将张大彪背了回来。正是这种生死情谊化成了强力粘和剂,将整个独立团牢牢凝聚在一起。班级凝聚力就是在很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在一些集体性的班级活动中孩子们是否能协调和配合。因此每次学校开展运动会,我都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同时把没机会参加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并在活动中优化人际关系,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班级活动中,我们的口号是:“我是班上不可缺少的一员,班级的成功离不开我的努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目标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另外,我在班上还定期开展一些集体性的互助活动,成立学习、思想、生活等帮扶小组,使同学们在互助互学中结下深厚的情谊,从而将整个班集体凝结成一张帆,劈波斩浪,加速前进。

在观念文化建设中,班集体具有了真正的班魂,就会象一艘高扬巨帆的航船,在强大动力的驱使下,迎着顺风,高奏着凯歌,一路驶向胜利的彼岸!

二、制度文化建设——塑班魂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班的制度文化建设就根据校纪校规,参照我班的实际情况,请大家围绕学习、纪律、卫生、品德四大标准一起讨论之后,制定了几条孩子能懂能做到的班规。使其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能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级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为班级的制度文化,制定班规是容易的,但班级制度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为了让班级的全体学生更好地认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养成尊章守纪的良好习惯,我在班级中采用了“班级干部轮流制”和“班级小冰心”的评比制度,巧妙地变强制性要求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班委会每月轮换一届,每一届中由原来的两名班委成员“组阁”成立一届新班委, 要求他们除了完成班级工作计划中的任务外,还要组织好一次 “班级小冰心”的评比,从守纪、勤学、劳动、“三认真”等方面推荐出“班级小冰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遵守班级制度的自觉性,也培养和锻炼了更多的班级小干部。

三、行为文化建设——显班魂

班级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班级精神面貌的外化表现,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班主任可以以活动为载体,依照班级文化的主题,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集体活动。

班主任常会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如“百鸟学艺”的小巧手比赛,“请你记住你我他”的互帮互助联欢会,“我是小小管家”的小练兵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操作、交流、实践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克服活动中的种种困难,努力达到活动的目的,享受成功的无穷乐趣。

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中,无论是开展班级课堂教学、德育活动,还是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都会制定出周详可行的计划,做到内容具体、形式多样、操作有力、效果良好。需要注意的是,开展班级行为文化活动,首先活动要有价值,或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或寓娱乐于活动之中,或寓求知于活动之中,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下面我就具体讲一讲

1.每本一读

构建班级图书馆有很多好处,图书馆拥有的图书越丰富,阅读活动开展得越频繁、越有趣,班级学生越有活力。因此建设班级的书香文化就可以围绕班级图书馆开展许多非常有意思的活动,在活动中把全体学生和家庭的阅读热情带动起来。比如,最常见的形式便是围绕一本书开展班级共读共演活动,组织学生召开班级读书会,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呈现自己的阅读成果,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都会给学生布置阅读方面的作业,包括绘本阅读与自创绘本,设计完成阅读小报、创意书签,制作班级阅读展板,进行经典书籍片段展演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甚至孩子父母尽可能地参与进来,形成浓厚的班级阅读氛围。

2.每日一动

要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营造班级的体育文化,也就是形成“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要深入人心,形成一种稳定的风格,也磨练了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通过课外的锻炼活动,使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内化成为一种风格,一种境界,打造出一种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文化,这对学生的成长无疑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可光靠老师一人还远远不够,还得借助家长的力量。我每月会下发一张体育锻炼记录表,让家长督促孩子回家能继续按照体质测试评价标准对照和提升,并每天及时反馈和表扬。

3.每月一事

A制定每月一事

每学期开学初,我都召集班干部和班级家委会代表一起讨论,围绕12个主题,结合班级情况和实际需要确定每月一事的小目标。小目标都是从一件非常具体的小事展开,如“主动捡起路上的垃圾”“学做一道菜”“让我们去跳绳”等,而每一件事情的背后,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如关于礼貌、环保、规则、运动与健康等。随着年级的升高,制订的预期目标也随之螺旋式上升。
比如:吃饭(节俭)(9月)   走路(规则)(10月)   扫地(劳动)(11月)

阅读(求知)(12月)    跳绳(健身)(1月)   问候(交往)(2月)

B 坚持“每月一事”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每月一事,贵在坚持。我们在每月月初提出“每月一事”的内容和要求,提醒学生怎样去重复、坚持做“这一件事”。当然每月一事的推行,就从班级建设小事入手。低年级时,每天在晨会的时候让学生说说自已是怎样做的,身边的同学是怎样做的,有哪些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老师及时表扬班级中的小榜样。到了中年级,定期召开班队会,每周总结一次,从此推进每月一事。
推进每月一事的重点是把大目标分成每星期一条阶梯性的小目标进行练习、坚持、强化。以一年级开展的跳绳月来说,第一周:小目标是学会收绳和放绳,熟练直至快速。第二周:每次总计能跳绳100下(不计时)第三周:能连续跳绳50下。第四周:能1分钟跳绳140下,这样循序渐进,一小步一小步来。期间我会留心观察,及时提醒,定期总结,一边督导一边进行鼓励。设计晨会课的时候,也会围绕“每月一事”进行。每天的晨会不是说教和批评,我告诉学生最重要的是人人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每天发现美、弘扬美、践行美,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晨会时间只有十分钟,每次请三名同学发言。记得刚开始的一天,许多同学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没人敢举手,也有的同学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观察。更多的孩子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和问题,每天向老师打小报告的总是络绎不绝;而问到谁哪方面表现很好时,孩子们犹豫了。于是我就顺势表扬了刚刚捡起走廊里垃圾的同学,告诉大家这个同学能爱护好我们班级的环境,值得大家学习。有了引导,很多孩子都举手了,我又请了两位来发言。接着我告诉孩子们:“晨会时间只有十分钟,每次只能请三名同学发言,其他同学可以把自己的发现回家后和家长交流。”我们每天都发现美,欣赏美、弘扬美,身边的美就会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就会变得越来越美!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它所展示出的文化内涵就是一个班级的班魂它虽然“桃李不言”,却能如一缕春风、一阵细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中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者,特别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思考内容。如何让自己的班级充满活力,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努力方向。孟春燕老师的班级犹如一匹有活力的飞马她用班级文化的力量,正慢慢地让她的学生们发生了改变,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