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美术开启美术课堂创意的大门
自古以来,图案的美就像是夜幕前如锦的晚霞,五彩而绚丽。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的《花的变化》一课的第一课时以“形”的方式让花朵绽放成美妙的图案,而第二课时则以“装点生活”赋予了它们生命。《图案之美》一课,既是 “花的变化”的延续和发展,又是对“装点生活”的铺垫。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和绘画软件相结合的数字化美术课《图案之美》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一、发现的眼——勇于尝试 ,大胆创新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的手段和表现形式趋向于综合,计算机已渐渐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工具。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推进美术课程的信息化也提出了要求,因此,数字美术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并不一定会替代其他传统形式的艺术,但却会生成新的艺术形式,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欣赏。
传统的图案绘制一般采用手绘的方法,借助于可被利用的物质材料和相应的制作方式,存在着绘制时间长,难于修改,表现效果单一,材料使用繁琐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极大的限制了图案设计的创意表达。数字美术是艺术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绘画创作形式,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形式,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体验。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电脑操作的基础。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各类数字画笔和工具,用“创意的想 情感的彩”来表达他们的设计,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以达到审美的提高。环节上主要通过形的联想、变形、添加和彩的情感表达两个版块来完成。
二、创意的想 —— 自由表达,激发探究
课是在学生们的好奇声中开始的,“老师,你画得是什么呀,土豆吗?”我快速的演示了由他们眼中的土豆如何变成了一匹四蹄飞奔的骏马,让学生在视觉刺激中感受形的想象的神奇魅力。钢笔的添加产生了明显的黑白对比,而圆点和太阳形的装饰更让它多了一些野性的抽象感,演示导入了课题《形的想象 彩的表达——图案之美》。
没有创意的想象,就无法成就有生命力的独特的图案设计。本课的导入,旨在引导学生有创意的想象,进而有创造力的进行设计。创意的图案设计依然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教师有力的引导、灵活的操作,更激发学生自由去表达。
本课的教学重点——形的想象。我先带领学生一起认识了书本上传统的一些图案作品,以及图案创作的形式美法则,加强图案概念的理解。并再次回顾了上节课花卉图案的学生作业,利用电脑在作业讲评中和学生互动。在此基础上,巧用学生的 “花卉”作品“师生合作,初步实践图案创作的方法:想象 添画。作业难度小,一则为下个阶段创作做铺垫,二则学生获得了实践参与的机会,充分体现了交互、参与的新课程理念。三则在老师的引导下顺利完成一幅作品树立了学生自信心,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为创作实践的成功打下基础。学生们能在大屏幕上清楚地看到同学们的示范过程,又能参与创作,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步实践后,我选择奇奕画王的黑色铅笔工具在屏幕上画了一个简单的螺旋形,看:它由小到大蜿蜒曲折,就像是大树的年轮,你们是不是也可以像老师一样画一个简单的图形呢?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基本形,初步引导想象,为下一环节,形的联想准备素材。
接着,我就进入联想、变形、添加环节,对螺旋形进行了魔术般的“三变”。
“一变”,联想添画。学生发现:运用之前所学的形式美法则,简单的形状也可以变的更有创意和美感;
“二变”,神奇变形。通过教师的演示,直观的让学生感知运用不同的工具产生的各种效果。
画笔变了,钢笔的粗细不同,让孔雀有如穿上了一件收腰的外衣。画笔变了,特殊画笔让一根线变成了很多根,有如身上细腻的毛发。除了画笔可以变,工具也可以变,你看,推拉变形的小手一动,孔雀的尾巴就像要翩翩起舞了。扭曲变形,则让孔雀的身材变得更张扬,我们可以根据笔头的大小调节扭曲的程度,就像这样。工具还可以变,而这个变化就是由我们的缩放变形完成的。奇奕画王再次让同学们感到神奇,也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在“二变”的基础上,又进入了第“三变”,大胆添加。首先,我选择铅笔工具对孔雀的尾巴进行了示范:“尾巴加上大小不同的弧线,产生了节奏的美感。尾巴很大,身体多加些重叠的羽毛,会显得更有次序。我还把它想象成了一棵树,你看,一只独特又优雅的孔雀就来啦。千万别忘了把“三变”后的作品保存一下。”通过教师的演示,在第1次作业的基础上,运用一变、二变、三变的方式方法进行创作,使得画面更美,更丰富了。
:
一变:
二变:
三变:
之后,学生们的热情投入到创作中去了。他们在挑选自己喜欢的工具,大胆地进行想象。当他们的作品全部呈现在我的面前时,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他们的大胆创意让我惊讶,对画笔的灵活运用和对生活观察的细致更让我惊叹。铅笔添加有了大小、渐变的节奏感,钢笔工具则产生了明显的粗细不同,学生们都在无形中运用了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使画面的内容更充实了,也为下一环节“彩的表达”作了有效的准备。
四、情感的彩 —— 点拨指导,激发创作
为使图案造型设计更丰富,更有色彩的美观性,我又进入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彩的表达”。
宝石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向往。太阳黄,有如香槟玫瑰的芬芳。杜鹃红,享受着晨光如沐春风,翡翠绿,寻觅方向的希望。教师优美的语言和图片引导,带着学生们走进色彩的世界,领悟,色彩其实就是情感的表达,初步引导色彩搭配。
这时,我又拿出黑白孔雀:“老师最喜爱绿色,我用它来做画面的主色调,用喷枪把墨绿色集中在尾巴的根部,浅一些的绿色,重点喷涂在尾巴的中段,最后,草绿色来着重表现尾巴的前端,你看,自然就产生了颜色的渐变。再看,老师选择了什么颜色搭配绿色呢,哦,原来是黄色,我还是用喷枪把黄色集中在前端喷涂,使得和之前的深绿色形成了一定的对比。看,孔雀像不像是春天生长着的绿树啊。”
“尽管老师很喜欢绿色,但每个人喜欢的颜色都不同,对孔雀的理解也不一样。你可以尝试用各种颜色来表现孔雀,用油漆桶来表现橙与黄、黄与蓝的渐变,当你用渐变的方法来表现每一个小细节的时候,你会发现,画面更多彩了。其实,我们的绘画工具往往都是综合使用的,不同喷笔的蓝色喷枪,产生了点线面的变化,绿色喷枪与棕色油画笔,还有黄紫色钢笔与喷枪以及油画棒的综合使用,都会让我们的孔雀表现出它美丽的另一面。”
我再适时的打开色相环,让学生们寻找自己喜欢的色彩。同时,我又和他们简单讲了一些色彩知识,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
“讲了这么多,下面就开始你们的色彩旅行吧。” 学生们迫不及待的投入到色彩填涂的创作中去了。
整节课,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和快乐的情感体验,我也始终把对美的感悟、对创意的大胆表达贯穿其中。美术课程的性质就是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强调 “视觉性”和“实践性”, 更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
通过我这堂课的教学,我和我的学生都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情感宣泄的快乐,感受到了大胆创意的成功,更收获了很多意外的惊喜。看着他们一张张智慧的结晶,线条在歌唱,色彩在舞蹈,我忽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图案创作,更多的是一颗颗热爱生活的心的表达。我更相信,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他们也会把这种对美的理解带进生活、改变生活、创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