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研项目

《历史的观念》读后感(摘录)

发布日期:2020-10-17 21:10:52     来源:zhangyongqian

《历史的观念》读后感(摘录)

粗浅地读过几本有关哲学的书,如杜威的《哲学的故事》、傅佩荣的《西方哲学与人生》以及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发现这类书似乎是有魔力的:具有强烈的代入感,会让读者从初翻几页的困惑到耐心地尽情徜徉其中,书中每一位哲学家的观点都能渐入心扉,每一位都能够为我们的人生提供启迪之处。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亦是如此,不仅是所列举的英、德、法、意等国哲学大家的观点令人称赞,连观点相悖者与他们的思维碰撞出的火花也是精彩夺目的,尤其是作者分析持不同观念的哲学家的思想主张,对其逐一品评,并提出自己的历史的观念。对身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感受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深入地了解本学科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学科的价值,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成化高中  王芳


历史学的谜面是可以被揭开的。柯林武德从性质、对象、方法和价值等四个方面为我们揭示了全方位的历史学。首先,历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讨,是一门科学;其次历史学的对象是人类过去的所作所为;再次,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最后,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读过此书,方知历史学为何物,也才知“教科书总是描述那些并非现实生活着的历史学家现在正在思想着的东西,而是过去某个时候现实生活着的历史学家所已经思想过的东西,当时原始材料正在被加工创造,而教科书便是从那里面收集起来的”。通过“通常教育渠道所获得的无论什么经验,总归是过时的”,而我们历史教师正在乐此不疲地做着这项工作。我们并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哲学家,如何把这项“过时的工作”做好,为学生能够拥有“不过时”的经验奠定基础,是我们的职责。个人认为卢梭的教育理念对我们工作的实现帮助很大,即“儿童尽管可以没有得到发展,却有他自己的生命,有他自己的理性和概念;而教师则一定要了解和同情这种生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它,并以一种对其本身是适当的而又自然的方式帮助它发展”。深入剖析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制定对应教学策略,灵活应对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做到有惑趣生,课终无惑。“历史要为当前服务”,我们的历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

——江阴高中  赵珊珊

历史的观念是可以通过例证被了解的。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大部分内容是可以读懂的,但毕竟是大家,也难免有晦涩难懂之处。作者似乎了解读者的难处,每每遇到疑惑之时,总会举出实例证明他的观点,以便我们理解。比如,历史学家如何在心灵中重演过去?他列举的是欧几里得关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例子。“为了知道欧几里得知道它们是相等的这一历史事实,我将不必模仿他的行动,而是要完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行动,即思想欧几里得知道它们是相等的那一行动”。对于什么东西才能有历史知识?他从“政治活动可以有政治史”、“战争可以有战争史”、“经济活动也可以有一部历史”、“也可以有一部伦理史”等四个方面,证明那种能够在历史学家的心灵里加以重演的东西才能有历史知识。更为绝妙的是他采用了“是谁杀死了约翰·道埃?”的刑事侦查案例,来说明法理方法和历史方法之间的类比对于理解历史学具有某些价值,入情入理的分析,法与史的完美结合,充分激发读者的兴趣。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禁想到:在历史教学中,我常常会为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突出主题,进而突破重难点而惆怅。要是能合理地将与史实相关的故事情节引入课堂,是否可以助我们解决上述难题一臂之力,为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呢?

——江阴一中   许海燕


历史底蕴的达成要学会学习、内化与升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特点中的每一种观点都是他从他的前人那里汲取来的;但是他以卓越的技巧把他们的观点结合成那么一贯而又那么统一的一种理论,以至于作为一个整体,它配得上称为是独立的思考。”柯林武德卓越的历史观念的形成也是在对英德法意等各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所倡导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以及“培根式的革命”就是最好的证明,连他自己都自称“继承的是笛卡尔和培根的传统”。历史需要传承,柯林武德等历史哲学大家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作为历史教师,虽不如大师们理论功力深厚,但我们学习的动力十足。身在教学一线,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学生的所需之方。谨以此为契机,吸收来自不同方面的教学营养,实行师生双补,丰实教学底蕴。虽然我们不能成为大师,但我们可以培养未来的大师。

——澄西中学:周露婷


历史是需要反思的。柯林武德说“哲学是反思的”,是“对于思想的思想”。《论语·为政》中孔子也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哲学需要反思,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更需要反思。不会反思不进则退,19世纪的历史编纂学由于反对事实进行判断,而阻碍了当时的历史学家们“去分享或批评已往的人们对自己同时代的事件或制度所做的判断”,造成了“历史只能是外界事件的历史,而不是产生这些事件的思想的历史”。布莱德雷的二难推论“缺乏一切反思和自我知识”,导致“这样的精神存在就使得自我知识成为了不可能”。最后,柯林武德认为“历史科学进行哲学的反思乃是必要的而又重要的,而且严肃的史学必须使自己经历一番严格的逻辑的与哲学的批判和洗炼”。学会反思,弥补不足,完善课堂,让我们的历史课堂魅力无限。

——澄西中学:周露婷



历史学科需要想象力。柯林武德认为“历史观念本身,即关于过去的一幅想象的画面这一观念”,“没有了它(就像康德所表明的)我们就永远不能知觉我们周围的世界,它也同样是历史学所不可缺少的”, “想象的构造的那张网,……它实际上是充当了我们用以决定所声称的事实是否真实的试金石”。可见,想象力对历史学是非常重要的,对历史学科亦是如此。历史事件对我们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遥远的,如何透过历史事实传达给学生知情意的链接,历史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如何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历史教师对某个事件的想象力极为重要,因为想象可以让“叙述动人而又形象化”。而想象力源于对学科知识的充分把握,布鲁纳说过“透彻地了解所教授学科的知识,并对课本之外的知识也能游刃有余,是对中学教师的极高的要求”,教师的自信来源于“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博览群书,吸收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做到史实通透,把握历史的脉络,让我们的想象避免偏差,从而塑造生动而有生命力的课堂。

——江阴二中:杨晓峰


历史的描述可以是优美、形象的。柯林武德《历史观念》的写作朴实无华,语言平实易懂,用词“点睛”之处更是熠熠生辉。如:描述希腊人生活的国家情况是“一个历史以特别的速度运动着的时代里,生活在一个地震和侵蚀并以在其他地方罕见的暴力改变着大地面貌的国度里”;形象地把人的欲望写成“并不是柏拉图的隐喻中的那匹驯服的马,它是一匹脱缰之马”;说历史是“一幕热情的表演,而且仅此而已;但是同样地历史也是一幕理性的表演,因为理性在利用热情本身作为实现它的目的的工具”。又如,称伯里的历史理论“结果就有点像是给一曲伊丽莎白时代的小调加上了一只萨克斯管伴奏的样子”;描述奥克肖特观念的世界“也不是它那河流的一段流程,而是一股逆流,是它那直泄奔流的一种泛滥”;解说汤因比的整个规划“实际上是一个精心安排并贴上标签的鸽子笼规划,好把现成的历史纳入其中”。再如,将由摘录和拼凑各种不同的权威们的证词而建立的历史学,称之为“剪刀加糨糊的历史学”,描绘充满灵动的幽默感;区分两种不同历史学家在书目的选择时写道“供一个剪刀加糨糊的历史学家所使用的书目中所提到的书籍,其价值大体上与它们的的古老性成正比;而供一个科学的历史学家所使用的书目中所提到的书籍,则其价值大体上与它们的新鲜性成正比。”通过对比,清晰明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如此之多精美、生动语言的展现,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柯林武德“活着的过去”的论点,历史并未死去,身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同样可以在课堂上用语言将史实复活,让学生感受历史生命的跃动呢?

——江阴高中:张琴芬


读过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几点浅薄的体会,对我的教学教研有着较大启发,在以后的实践中会逐步运用可行之处,充实教师的基本功,做一名有追求的教师!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用读书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一种修行,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不仅仅是能指引我们走到我们想去的地方,而应该让我们日后走得更远、更轻松”。 作为教师,读书不多,却也让书籍常伴左右。读书中的学习修行,让我逐渐地感受历史学科的魔力,期冀我可以在教学中将这种魔力传达给我的学生,共同感受历史学科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得更远、更轻松!

——祝塘中学:潘云娟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