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研究(叶智梅) 2024-09-11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研究
叶智梅
福建商贸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在新时代下中职教育工作的落实要跟随社会发展的进程进行转变因此只有认清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才能使人才培育工作的开展可以为社会提供相应的人才作为培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和主阵地中职院校以产教融合为基础完成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调整是迎合时代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增强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保证在创新的过程中使教学体系的构建符合中职教育工作落实的要求才能将产教融合与计算机教学科学地融合到一起并以此培育出技术能力过硬专业能力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9052 (2024) 08-0192-03

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 而计算机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具, 同时社会对计算机相关人才的需求总量变得更多。 作为培育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 中职院校针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 使产教融合充分体现在计算机教学中, 不仅能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 也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有效培育, 这能为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 也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变得更好。

一、 新时代下中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出发点

(一) 适应经济的 “新常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 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 我国当前已经正式走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当前 “新常态” 的概念逐渐融入了不同领域中, 在 “新常态” 的引领下, 经济的发展方向已经发生了改变, 而且国家在产业集群化调整的过程中, 加速了企业的优化转型, 这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信息时代下, 信息技术、 智能化、 大数据、 计算机等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代名词, 企业在人才的需求上也已经发生了变化。 针对技术型人才, 不再只需要具备着良好的实践能力, 而是要有着良好的创新、 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专业仍然是当前社会中的热门专业, 并且社会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总量也在不断增加[1] 。 在 “新常态” 下, 只有确保职业教育也以“新常态” 为导向, 进行人才培育, 从而构建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这时中职院校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生产方式, 满足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要, 保证人才的培养才有利于向社会输出对应的人才。 中职院校只有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 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式进行调整, 进而才能在 “新常态” 的引领下, 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展现出产教融合, 并以此保证人才培育工作的落实, 可以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输出保障。

(二) 满足科技创新人才培育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为确保中职院校能够为社会输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技能型人才, 就要认清人才的培育需要保证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尤其在实践教育中, 只有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更加科学,真正使学生零距离体验工作, 才能在实践教学中确保学生可以对职业发展的前景有一定的认知, 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 形成更好的职业眼光, 以此才能为学生未来的从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在信息时代下, 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综合性教育活动的落实进行开展, 并且创新精神的培育也需要通过良好的氛围进行深化[2] 。 对此, 中职院校在教育教学工作落实上, 可以结合不同专业方向使计算机教学变得更加全面。

(三) 形成人才培育命运共同体

在 “十四五” 规划纲要中, 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明确的解释, 而且也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

提供了基本保障。 从现在到以后, 我国经济发展必然会受 “新常态” 带来的影响, 只有实现对供给和需求这两侧内容进行调整, 解决矛盾问题, 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我国的一些行业以及产业中存有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而且我国的一些核心技术关键装备等还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只有对这些结构性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才有利于我国的长期发展通过对供给侧发力进行调整实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使我国的供给能力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样才能通过解放社会的生产力以改革进行推进减少低端和无效供给使中高端供给得到扩大以此才能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的所有产业链必然会面临着重新调整或重组的问题[3] 因此中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的开展必然需要通过全新的培养形式来贴合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比如通过形成人才培育的共同体保证学校与企业进行充分结合使产学得到有效融合使人才培育工作可以通过协同化处理使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职业素养得到增强技能得到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除此以外通过此种办法也能对人才培养的周期进行压缩使人才的输出质量和效率更高
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落脚点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在中等职业院校中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成了中职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方向在全新的形势下通过响应国家的号召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基础使中职院校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可以保证人才培育的专业性使计算机人才的供应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这时就能通过人才供给链的打造有效解决当前社会计算机一线人才短缺的现象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从学生身上入手也要从教师的专业素养入手毕竟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较小教师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习惯行动以及态度等在教育改革工作落实上想要使产教融合提高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实效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就要从教师的专业素养入手只有通过组建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由教师带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再通过科学的引导使培育工作
的开展更健全
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化成长中职学校要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制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素养培育方案也要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以激励机制的打造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可以充分服务于学生[4] 只有当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后才能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性的基础保证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的操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构建校企实训基地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使中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可以通过双主体的打造实现共同育人这样不仅能使学校培育出更为全面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技术人才也可以通过企业给予的帮助实现订单式培育直接将人才应用于企业中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并有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直接在一线中消化理论知识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想要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知识储备并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机潜能得到有效激活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将学校的资源与企业的资源共同使用从而打造新型平台以保证学生有丰富的资源得到成长[5] 通过实践基地的有效打造不仅能使中职计算机
专业的学生有效使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实践
也可以使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产生明确的认知更能为企业培育出高质量专业化的计算机复合型技能人才这样就可以实现人才培育与企业需求同步此外通过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打造实训基地也能帮助学生对相关企业有明确的认知使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对相关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学习明确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在实践中对自我的不足进行调整减少自身在专业上的短板使学生可以在从业前就形成更加合理的规划使学生的职业生涯更顺畅同时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丰富教学内容与活动
在教产融合下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对专业知识内容进行调整以拓展的形式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只有使计算机课程的设计具备合理性才能在教学深化中使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开展的质量提高在基本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对教学标准进行调整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使学生的岗位技能得到有效发展同时对教学知识内容进行升华以此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升通过与企业加强联系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创新打造全新的计算机专业教材体系能以时代发展为基础确保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可以与社会要求相一致可以与企业岗位需求相吻合这时人才培育的准确度才能变高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充满兴趣并对操作充满实践的想法这样不断拓展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培育出具备创造力的中职计算机技术人才通过产教融合理念的有效应用使计算机课程的开设得到优化并对教学模式进行拓宽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完成对知识的巩固也可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运用在与企业进行合作时通过交流活动的开展帮助企业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岗位的认知更能使学生了解一线所使用的技术
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分析
重构人才培育的模式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开展中产教融合的理念在使用时要保证中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只有适应学生的发展并以服务企业为目标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真实的情境作为基础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有效发展突出学生岗位技能的提升最终指向培育出复合型的人才比如针对学校部分需要根据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具体学习内容进行划分从而打造综合模块通过项目的引入完成专项能力的发展在实训过程中进行深化学习提高学生对基础理念的掌握并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而企业则需要做好顶岗实习的保障使教产融合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直指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发展在教学实习中专项能力的培育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强化基础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基本素质得到共同提升这种方式可以根据全新的课程标准以岗位能力的发展为基础构建教育主线并以项目课程为核心以模块化的方式完成课程体系的优化这样既有学的部分也有做的部分将产和教融合到一起使学生在良好的人才培育体系下逐步适应计算机职业岗位的需要并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通过此举将企业的实践和学校的教育联合到一起既能完成实践教学也完成理论知识的深化以此就能在融合的过程中保证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在企业中进行见习可以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得到提升并且通过订立全新的评价标准也能使人才培育的质量提高
调整课程内容
只有立足于实践使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在产教融合的理念下以工作项目为导向
企业岗位实践为依托
融合理论与实践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校企合作应基于企业需求改革课程内容可以按照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内容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也可以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实现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这时不管是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可以保证产教的有效融合使教学内容可以与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相一致在一体化教学中想要使企业和学校共同实施教学做就要使教学改革的落实可以真正融入企业岗位的实践中只有在一线上进行实践并使所有工作流程的呈现更加全面这时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应用理念将教学的过程与企业生产的过程进行结合在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下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资源已经发生了改变当前可以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来实现资源内容的呈现因此企业和学校可以共同打
造平台并编写适宜中职院校学生应用的教材内容
比如建设数字化资源平台使所有专业的课程内容都有配套的资源库这样不仅能为学生的自学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打造混合教学新模式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开展中产教融合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有效使用以及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合作构建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整合使教学做一体化得到充分体现更有利于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通过中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共同开发打造适宜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在线网络课程并将计算机专业类课程内容进行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可以依托信息平台的使用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合作以混合式教学法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毕竟在数字化资源的使用下通过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搜集更多的专业知识也可以直接将学习的内容和生产实践进行一体化呈现这样既可以在平台上完成线上教学也可以直接在线上进行测试强化学生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并对企业的技术进行推广使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更有利于学
生的发展
此外在线下交流合作中企业可以纠正学生认知中的错误也可以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不足完成查漏补缺这能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与就业能力校企混合线下教学活动的有效构建可以帮助学生在企业中了解最真实的行业发展前景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变高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结语
在产教融合理念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且也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保证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因此学校要与企业进行充分合作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增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得到发展最终培育出符合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朝. 试论计算机专业 1+X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3, 25 (4): 70-74.
[2] 程振. 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J]. 数据, 2022 (10):147-149.
[3] 冯长松. 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 J]. 黑龙江科学,2022, 13 (9): 124-125.
[4] 张丹丹.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计算机 Photoshop 教学设计与实践 [ J].软件, 2022, 43 (2): 184-186.
[5] 林赛君.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模块教学的研究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 (44): 100-101.

新时代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要紧跟时代潮流,我们要以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搭建专业知识框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切实与企业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培育出符合时代需求、企业欢迎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