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上的中国表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冬奥会开闭幕式视频观看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探究冬奥会上的中国式浪漫表达并学会讲述分享;
2.从文学的角度深入探究中国式浪漫表达的本质,通过08奥运和22年冬奥的表现的不同,更加理解诗性表达和文化自信的内蕴。
3.在文学视角基础上,融入政治历史的视角,探究更深广的历史政治背景下的奥运情怀和成功举办双奥的密码。
4.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引领新时代青年的表达中国的自信和担当情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形式】一师多课 同一主题下的项目化学习
【导入】二十四节气开幕倒计时视频导入(课前倒计时十秒学生互动)
同学们,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经完美落幕,中国人以自己的方式为世界呈现了一场浪漫十足的冰雪盛宴。开幕式当天,一句“张艺谋太懂中国人的浪漫了”冲上热搜,确实,整个冬奥会,尤其是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国式的浪漫表达惊艳了国人,更惊艳了世界。
主任务: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奥运精神,江阴高中团委将组建“一起向未来”泮池冬奥宣讲团,,现面向全体同学招募“讲述者”,探究“冬奥会上的中国表达”。
任务一:寻美——中国式浪漫表达
1、二十四节气开幕倒计时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讲述中国式的浪漫。
我们就先以二十四节气开幕倒计时为例,非常典型的中国式浪漫。能说说浪漫表现在哪吗?
学生回答:预设:诗情画意的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和充满活力的中国影像完美融合。
点拨:回溯浪漫的源头——二十四节气是什么?用地理上学到的知识简单解释一下。有请地理课代表邱仔豪。
地理学概念: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轨道即黄道上所处的位置由黄经来定的,主要用于指导农事。
小结: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古老的农耕文明流传下来的关于时间的表达。时间是什么?时间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过日子,一年四季,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什么节气做什么事情,按照自然时序把辛苦劳作的日子过成一首美好的诗,人和万物和谐共生,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在冬奥会上中国式的浪漫表达又赋予新的时代奋斗的意义。
过渡:接下来我要把分享的舞台留给大家。
2、活动一:作为“讲述者”,请分享冬奥会中你印象深刻的中国式浪漫,并简述理由。
(1) 闭幕折柳寄情
北京冬奥会用折柳来表达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折柳寄情”的浪漫。“柳””留”谐音,在中国古代,送行者往往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亲朋。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借“柳”来表达惜别之意。
从里约奥运会开始,“缅怀逝者”是奥运闭幕式的规定动作,为了缅怀那些死去的人,韩国平昌冬奥会选择用类似葬礼的形式展示,东京奥运会则展现了日本的“物哀文化”。而中国人在深沉纪念的同时,更执着地选取了杨柳坚韧而充满生机的特点,那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一抹新绿;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绿意盎然;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滋润,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欢乐生机。疫情之下,这样充满生命绿意的杨柳无不传达着国人对死的达观,对生的希望,这份心怀春天一起向未来的乐观坚定无疑是非常可贵的。
(2) 黄河之水天上来,五环破冰
完美演绎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诗意,是对母亲河的浪漫想象和赞美。五环破冰而出代表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彼此,互相理解。
(3) 构建一朵雪花
张艺谋用了一中一西两句话来形容: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俗语“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90片不同的雪花,代表90个不同的国家,共同汇聚成一朵璀璨的雪花。寓意:团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漫长岁月中形成的中国智慧。用费孝通先生的话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这个理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脉相通的。
(4) 火炬点火仪式
没有点的过程,也没有盛大的火焰,北京冬奥会的主火炬只是一炬微火。为什么不是熊熊燃烧的大火炬?试想,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历时一个多月,熊熊燃烧的火炬固然是奥运的象征,但是不是不够环保。用微火产生的碳排放量只有之前的五千分之一。绿色奥运低碳环保的理念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另一个层面张艺谋导演说这次火炬的点燃方式是“一叶知秋”,换句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 和平鸽的回归
白鸽寓意和平,掉队的小鸽子回归大队伍,最后汇聚成一个心形。这叫一“鸽”也不能少,换成谐音“一个都不能少”。
2、活动二:奥运宝贝会说话。请同学们模仿“国宝会说话”为奥运会宝贝们代言。
让我们将这份中国式浪漫延续。
3位同学展示。(冰墩墩 雪融容 长信火炬灯)
小结: 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义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李泽厚《美的历程》所以中国式浪漫,中国式的审美绝不止于风花雪月,它一定有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的积淀,展示的就是你直接可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
同学们刚才讲述了冬奥很多经典的中国式浪漫。能不能来概括下:中国式浪漫本质是什么?
板书:诗性表达
文化自信
任务二:回望——我们真的不一样了
过渡:经历了中国式浪漫表达的美的巡礼,当我们回望,
1、闭幕式上星星五环与唯美雪花隔空交错,2022与2008擦肩而过,“我和你”熟悉的旋律婉转流淌,在北京冬奥会上,致敬双奥定格了一个经典瞬间。北京是迄今为止奥运史上第一座双奥之城。作为两届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不仅懂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更懂中国人对2008年奥运会的情感。一起来欣赏2008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瞬间,请大家思考比较:从2008到2022,我们真的不一样了,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分享:预设国家更强大,2022年开幕式有许多高科技元素的加入。文化更自信,不需要依靠人海战术,掏家底地展示五千年的文化,在表达形式上从宏大叙事转向简约、绿色、空灵、浪漫的自由表达。
2、如果我们再把时间轴拉长,放到更广阔的历史政治背景下去看奥运,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更为遥远的上个世纪初,大家也许会更加理解,中国人为何有如此深的奥运情结?下面有请我们的政治老师徐老师为我们解读。
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1908年的中国,当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天津青年》杂志上提出了发人深省的“奥运三问”。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
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枚奥运金牌?
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一字一句,振聋发聩,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天方夜谭。但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年代,还无法作出回答。
直到1932年,奥运会诞生36年后,他,中国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单刀赴会,中国历史上的奥运第一人。当时的中国,刘长春严词拒绝了日本威逼利诱他代表“伪满洲国”参赛的要求,他说“本人良心尚在,热血依旧为国而流,又怎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作牛马!”
偌大的中国,四万万同胞第一次出征奥运会,仅仅派出一位选手,人们复杂的心情,如同此时复杂的时局一样。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刘长春代表四万万国人,喊出了绝不当亡国奴的强烈决心。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风尘苦旅,宛若划破黑夜的一道星光,照亮了国人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前路,也成为当时的中华民族求索希望的真实写照。
回答“奥运三问”的第一个问题,中国人用了24年,但第一枚奥运金牌的到来却足足等待了76年。
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斩获一枚宝贵的金牌,让全世界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颁奖仪式最高处升起。这一枪改写了中国没有奥运冠军的历史,
2008年8月8号晚上8时,北京奥运会在鸟巢正式开幕,人们回答了奥运三问的最后一问。从1908年到2008年,从“奥运三问”到“北京欢迎你”,中国用了整整一百年,终于与这个星球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萨马兰奇曾这样评价北京奥运会:“我从1952年就开始参与和观看奥运会,在历届奥运会中,北京奥运会是最精彩、最成功的。在未来应该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这种程度。中国,不是“将是”,而是“绝对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史上最好的一届。
中华民族用百年谱写了国际奥林匹克事业的中国史,这一征程仍未止步,2015年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成为世界奥运史上,唯一或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之城,当五棵松的篮球场变成冰球场,奥林匹克公园的水立方成冰立方时,北京再次对世界贡献了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从2008年到2022年,时隔14年,在这么短时间里举办两次奥运会,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请问,双奥之城的成功密码是什么?
预设:国家的强大、人民、党的领导......
百年奥运,中华圆梦。可以说百年中华民族追梦、圆梦的奥运历史,是我们党百年辉煌在体育战线上的一个缩影、一个真实写照。从2008到2022,从一个奥运走到又一个奥运,每个人前进的一步,就是这个国家前进的一步。
“我们真的不一样了”“普通人的每一步,似乎都微小、平凡、脚踏实地、不动声色!但远距离回望我们这个国家走过的脚印,你却会惊叹它洒脱、传奇、伟大、日新月异。”
正如张艺谋所言:“就是这种微小和平凡,组成了一种中国人难以描述的力量,无畏、乐观、不放弃、不蹉跎。我很难把这种力量说得清清楚楚,但那是改变中国命运最初始的动力和最珍贵的情感。”
任务三:致敬——错位时空的对话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穿过百年时空再相逢,在此刻我们总会心灵相通。” 今天,我们站在百年奥运的历史坐标轴上,请同学们以刘长春或新时代青年的口吻写一段二百字左右的心声,致敬奥运英雄,致敬百年奥运梦。
学生两两分享,呈现错位时空的对话形式。
课堂小结:感谢徐老师的精彩解读和同学们的动情对话,徐老师从政治历史的角度给冬奥的中国表达又提供了一个更为深广的视角。中国人刻在骨子里最深的浪漫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归纳起来:这就是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
今天我们这堂课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和表达,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去看冬奥会中的中国表达,探索了冬奥写作素材的多向路径。这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与奥林匹克文化完美融合的诗性表达、是一种更为强大的文化自信,更是14亿中国人百年奥运梦和强国梦交织的家国情怀!这份表达将由新时代青年接力并发扬光大。让我们错位时空的视频更深刻地理解这份中国表达!
板书: 诗性表达
中国式浪漫 文化自信
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