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读后感 2023-10-02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读后感

2003年,学校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办在职教师研究生班,当时华师大的老师在课堂上推荐我们去阅读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当时出于应付学习,听完课就慢慢的淡忘了。20173月,第二次来到扬州大学参加中学体育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端研修班时,潘邵伟教授为我们推荐的阅读书目中再次出现了此书,这些大教授都极力推荐的好书,说明此书的价值意义之大。回到学校,立马在网上购买并细细品读。佐藤学教授作为大学教授他走访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同一线教师合作,直面学校改革的挑战。在他的书里鲜有高深的理论是通过一个个具体详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一个个真实教学的一线教师,通过案例表达作者的教育理念、观点,真实朴实易懂,表现出作者是一位真真正正热爱教育、热爱研究的教育学者。本书所介绍的教室里的“静悄悄的革命”即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佐藤学教授总结的关于课堂、关于教学、关于教研等学校变革中存在的问题,均是他走访一所所学校,观了一节节课堂和教研中发现的,这些问题看似远在日本,远在十几年前,但在我读来,好像这些现象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课堂上也还似曾相识,真的感叹教育也是无国界的。

读了这本书感触很多,大概总结以下几点:

一、培育“倾听”的关系,创造生命润泽的课堂。

1、营造润泽的教室。“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是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都是那么柔和。营造这样的教室,首先需要我们老师树立这样的意识: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如果这样认识的话,教师就可以从单方面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转变为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追求的不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

基于追求润泽的课堂,使我想起20151010日,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承办了江阴市第八次“教师专项课题进课堂”的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小学生滚翻类技能“引导体验型”课堂教学观察。依据课题研究的目的,结合郭滢老师执教的《前滚翻交叉转体180°》课堂观察,其中一份《小学生滚翻类技能“引导体验型”课堂学生“体验”观察量表》记录学生学练中情感、态度、合作方面的表现,合作内容主要观察学生的倾听情况。

与同伴合作表现

步骤

合作内容(填选项)

步骤

合作内容(填选项)

1

5

2

6

3

7

4

8

合作内容:A倾听;B交流;C协作①发出指令(身体语言、手势等),提醒同伴动作要领②评价; D分享

合作站位:

当时设计量表时,对于合作内容给出什么选项是讨论的焦点。设计量表老师对合作内容的解释:基于合作学习以及其行为表现,分为倾听,交流,协作,分享四个内容。倾听,以听为主;交流,和倾听差不多,但交流嘛,重在沟通,有问有答。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他当时也发现倾听是合作的主题,只是没有想出更好的倾听观察记录方式,但倾听远比交流更加重要。

2、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是学校课堂变革的基点,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 关于“倾听”的意义,佐藤学有个非常形象的举例: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相反,不倾听“投球”学生的想法,不擅长“接球”的老师,课堂上“投球”纷纷落地,或者只有三三两两几个“投球”,这样的课堂久而久之,谁会是课堂的主人呢?所以,倾听学生发言吧,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只按自己的预设上课,而要专心一意地直面学生,努力接住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愿意“倾听”善于“倾听”是资深教师、成熟教师的标志。在我们的课堂上,有经验的老师总是认真听取学生发言,及时跟进,不断调整方法,采取更合适的策略完成育人目标,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被尊重,也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愉快,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改变教学,在学校开展所有教师都能愉快参加的教研活动

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

1.应对学生的教学

作为改革第一年的课题,是要把学校里大多数的教室变成能让学生情绪稳定、相互间能够诚恳、亲热地发言和倾听的教室。

2.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一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

3.教师持有自己明确的课题的教学研究

改革第一年的教学研究目标,就是建立所有的教师一年上一次观摩课并接受同事们评议的制度,以及让教师各自确立自己要挑战的教学研究课题。

以校内教研活动为中心建立教师间的“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学校改革的中心课题。多年来,我们组作为一个团结、合作的教研组,在通过教学研讨,教师间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中共同创建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在此基础上,如果学习、采纳佐藤学先生的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我们的教研活动,课程建设或许会有突破性进展,值得好好学习。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做有未来的教育

1、“开放教室、开放课堂”,构筑相互学习的同事关系。

以 “开放教室、开放课堂”的姿态,扎实开展校内教研,积极建立“合作性同事”关系。积极营造和谐的互听互评氛围,就像佐藤学教授提倡的: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因此,互相讨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很有同感呢,回想我们以前的评课,同事之间评课大多是客客气气优点说了一堆,缺点时轻描淡写的说几句,因为都是同事不好意思提缺点。遇见学校领导评课或是上级教研部门点评,一般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又或者开门见山直点要害,作课老师跟做错事一样拿着笔虚心地听听课者的评价,这种感觉是不太舒服啊。今后的教研,我们也要这样,一是以共同体的身份出现,以教学相长的姿态出现,创设一种安全和信任的交流环境,在相互信任的言说情境中,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实质性的对话关系,困难共同探讨解决,经验共享共赢,并最终形成对教学的共识。二是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对每个学生学习实况的应对作为话题中心,通过课堂观察的评课方式有效的观课、议课、评课,构筑起同事们的团结合作关系。

2、拓展校外教育资源,向相互学习的共同体推进。 学校是一个个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积极拓展校外一切好的教育资源,充分开发选择校外各种教育资源。比如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周边单位机构资源等,一是物质资源,二是人力资源,三是组织资源,四是人文资源等,从有利于提升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提升共育策略,开展特色共育活动。

最后,我想摘抄佐藤学先生的几段话再次和大家共勉。

学校内外的社会和文化的急剧变化正在引发一场教室里的教和学的“静悄悄的革命”。

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

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