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初心遇见你
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刘敏瑜
本文发表在《无锡教育研究》2020.04
三本好书,可惜只能三选一,在纠结中选择了它,也许是橙黄色的封面透出暖暖的光,也许是封面上那个名字离我很近,也很亲。
从阅读到写作,从上课到反思,从问题到方法……每个章节都短小精致,随取随赏;每个故事都取之生活,亲切真实;每条建议都如同邻家姐姐在絮絮谈心、娓娓道来。翻阅着,如春风拂面;品味着,如蜜口良药。
一、蒙尘之心——得以洗涤
一月,正值复习迎考阶段,教室里总弥漫着剑拔弩张的味道,讲解、练习、批改、订正,周而复始,孩子们疲惫不堪,家长们气急败坏,老师们呢?不用说,恨铁不成钢,整日里怒发冲冠,个个“面目可憎”。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鸡飞狗跳一团糟。
1月3日,我存阅此书。关于儿童立场的文字一下子吸引了我。
“儿童立场,要秉持为儿童而教的理念。”
“认知儿童,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很多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批阅学生的作文,我们要有从骨头边找肉丝的态度,尽量去发现学生成功的方面。”
打着为了提高学生成绩的旗号,开展这种看似井井有条、循序渐进的复习,孩子们喜欢吗?对他们真的有用吗?这样痛苦的复习是不是我的一厢情愿呢?
接下来,我开始改变自己。复习重点字词了,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五个词语,请学生记录在语文书的生字表后面,并请他们对照生字表去发现这五个词语藏着什么秘密。学生满怀好奇地去寻找。哈哈,小手三三两两地举起来了。
“老师,我发现‘懒惰’两个字都是生字。”
“‘金碧辉煌’里面也藏着两个生字。”
“老师,‘爱慕’和‘暮色’两个‘mù’是同音字,是我们常常写错的。”
“对的,说得非常对。孩子们,按照这样的规律,你们能自己去整理本学期的重点字词吗?”
于是,教室里只剩下一片哗哗的翻书声,有的睁大眼睛“雷达式”搜索,有的面露喜色急忙忙记录,有的伸长脖子跟同桌比一比“成果”……
下课以后,几个孩子捧着语文书围住我,展示他们的智慧结晶,并且信誓旦旦地保证:“老师,我觉得‘懒惰’‘叮嘱’这几个词语肯定会考到。”“对,一定会考,小老师!”看着他们激动得涨红的小脸,我也乐了。
今天的词语复习没有默写,没有批改,没有订正,孩子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主动参与,效果事半功倍。为什么?因为,这是他们喜欢的方式,这是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
不代替,不强灌,生本课堂,生本学习,愿我能牢牢记住,寻找童心、尊重童心、顺应童心,真正发现儿童,找到教学原点,让教学与童年无痕相融。
二、遗失之勇——重新鼓起
树木结疤的地方,就是最坚硬的地方。直面挫折,是教师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书中讲述了特级教师薛法根、王崧舟、武凤霞、江和平、于永正的故事,这些名师大家无不经历了失败的课堂,现如今他们又无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领军人物。是什么让他们坚持并成功?是勇气,是一往无前的勇气。
那两次比赛,是我人生的转折,是我与语文课堂渐渐淡漠的开始。
2009年我参加江阴市教学新秀考试,本来自认为语文功底还行,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都是不差的,没想到第一轮理论考试就被删下来了,觉得万分沮丧,细细想来,应该是自己没有好好准备,轻敌大意了。
2010年,我又参加江阴市教学大比武。这一次,我背诵《课程标准》,整理文学常识,做了整整三大本阅读理解习题,终于如愿以偿通过了理论考试。我踌躇满志,开始准备面试。晚上五点多接到电话通知,课堂实践抽取的课题是《我不是最弱小的》。当时觉得,用这样的课文来上比赛课,是不是太简单了,课堂上讲不出东西来,出不了彩。绞尽脑汁,不遗余力,拼命撑满了40分钟。上完之后,自我感觉整堂课的确也是平淡无奇。结果可想而知,二等奖!心里是深深的遗憾。
两次失利的比赛之后,学校开始有意识地让我向班主任专业发展。我心中也默认:自己上语文课不行。于是,我开始上品德课、心理课、禁毒课、班队课,参加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基本功比赛,在江阴比赛,到无锡比赛,效果还不错,每一次都是一等奖。慢慢的,我成了一个不会上语文课的语文老师。大约有五六年的时间,我不再执教语文公开课,哪怕只是校级的公开课。我与语文越来越远。
现在回想起来,两次失败的参赛经历给我带来的是遗憾、沮丧、失落,再无其他。从此以后,我便远远绕开了那个跌倒的地方。这样的逃避使我在语文教学上再无进益,回味起来,便是永远的痛。
“如果退缩,这些挫折将会是你心中永远的痛;如果选择勇敢面对,这些挫折将成为你登高远望的垫脚石。”现有了这本书,我便有了勇气,不管课堂效果好坏,我都会与语文相依同行。参加赛课,吸取经验,记录教训,反思点滴……微笑迎接教学之路上的每一份财富。
三、懈怠之志——再次开启
2019年,学校安排我负责语文教学条线的工作,我正好四十岁。鬓间已生白发,记忆也大不如从前。更何况,曾经年轻的时候也不属于灵性足、悟性高的,现在步入“不惑”,时时“转头忘”,又如何担此重任?
上学期有几次听课活动,下课后,执教老师满怀期待跑到我身边,满眼希冀地看着我,想听听我的意见时,真的很尴尬。我只有零星的想法,不成系统,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改进措施。我可以含糊其辞吗?我可以避而不谈吗?我可以假他人之口吗?
“不行!”“不会!”“不能!”常常徘徊在心头。我多想急流勇退,享受平淡的“与世无争”。
随手翻开《给小学语文教师的101条新建议》,一句话跳入我的视线 :评课的时候,不要做一个铁面无私的裁判,而要做一个循循善诱的“教练”。评课的激励性原则是:打开天窗说“靓”话。
“靓”话,评课。我想起来了,正是那一番“靓”话,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知。
2015年的秋天,学校安排我和另一个老师上校级主题研究课,当时费洁老师是我校的特别指导,她也到了现场听课评课。我执教的是《石榴》,教案是根据成熟的教学设计修改的,跟学生读读、演演、聊聊,上得比较轻松。评课开始,我真没有想到,费老师对我的课给予了这样高度的评价,夸学生思维敏捷,夸老师设计巧妙,夸课件中图片精美……最后一句话深深撞击我的心扉“刘老师不要只上其他的课,也要代表学校上上语文课。”脸有些微微发烫,我抬眼,看着台上那个笑起来眼睛弯弯、嘴角也弯弯的亲切的老师,她居然知道我这几年不太一样的语文路。
“好好带下去,这个班级就能成为江阴市最好的班级。”费老师又嘱咐了一句。周围的听课老师都笑了,其中相当一部分笑点来自于“江阴市最好的班级”。殊不知我刚刚接手的这个三(5)班,是全校有名的特殊班:两个智障孩子,两个多动症娃娃,每天的日子都是如烹在油锅。可就是费洁老师的这句话,点亮了我的工作,支撑着我把这个特殊的班级带到了毕业,并且把这个班级带成学校优秀班集体。
工作还是需要“志向”的,有了志向,便有了努力的目标。小小的目标能让人跨出一小步,再跨出一小步……一步又一步,便行至千里之外了。
可以预料,接下来的工作会很难,也许无人相助,也许无人理解,但我可以再想想办法,可以多动动脑筋。仿佛我的心里也播下了一颗种子——去追求、去尝试、去改变……
书中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耀,无不拨动我的心弦——
做会讲故事的语文教师,故事就是语文,有故事的童年是快乐的;
批改作文,要有骨头边上找肉丝的态度,尽量去发现学生成功的方面;
发表没那么难,叙事、反思、课例都是很好的内容;
……
与此书相遇,我已不惑。阅读此书,我将不惑。刚刚回归语文教学大道不多时,幸遇此书,虽然起步晚了一些,但有此书陪伴,必不会向年龄认输,向白发认输,向衰退的记忆认输!
林林总总,一言统之:名师的经验,是取之不尽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