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萍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杜美丽 2020-05-11
网站类目:制度规划

“江阴市黄亚萍名师工作室”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 杜美丽

本人于201911月有幸成为黄亚萍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迫切希望趁着此次机会,在名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在工作室其他老师的带动下,能够突破自我,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制订如下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一、个人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200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同年8月参加工作,2010年进入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研习控制工程专业,2015年获工程硕士学位。自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电工电子方面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灵活教育电工电子知识结构,在学科教学中属于骨干力量。

2.优势分析

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喜欢自己的专业,平时常关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动态,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进修,各门学科成绩优异。这些年,积极报名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和相关的培训、进修,撰写的论文也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中发表或比赛中获奖。

3.存在的不足

专业技能方面能力有待加强。教育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教科研成果还待进一步积累。

二、发展目标

严格执行工作室工作计划要求,履行工作室成员的职责,认真完成工作室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参加工作室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和交流活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直面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三、个人发展计划

12020年发展计划

1)积极参加本学科相关的各类培训和学习,在学习中思考,总结。

2)完成无锡市课题的开题工作。

3)阅读2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认真撰写阅读反思。

4)撰写一篇具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案例,投稿或参评。

5)每日保证20分钟左右的学习时间。

6)积极完成名师工作室的每一次学习任务,多和导师交流。

7)多观摩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22021年发展计划

1)每日保证20分钟左右的学习时间。

2)完成无锡市课题的中期工作。

3)阅读2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认真撰写阅读反思。

4)撰写一篇具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案例,争取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5)在导师指导下,开一堂有质量的研讨课。

32022年发展计划

1)每日保证20分钟左右的学习时间。

2)阅读2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认真撰写阅读反思。

3)撰写一篇具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案例,争取能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4)争取无锡市课题在市里结题或获奖,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水平。

5)在导师指导下,开一堂有质量的公开课。

四、具体措施

1.勤于学习,丰厚知识底蕴

1)借助平台

借助名师工作室这个学习平台,系统全面地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不折不扣地完成每次学习任务,加强与导师和同行间的交流。

2)参加培训

积极报名参加各类培训,认真、专注地听好每一次讲座,听好每一堂课。培训后及时总结反思,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

3)利用网络

关注网络上信息技术学科的最新动态,勤于和各地的同行交流切磋,不断积累个人的教学资源。

4)阅读书籍

每学期阅读有质量的教学专著2本以上,关注相关的教学杂志刊物,丰富自己的事业,认真进行读后反思。

2.立足课堂,提升教学水平

1)精心备课

对教材进行梳理,列出教学知识点和重难点,进行对比研究,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设计立足学情,着眼发展的教学方案。

2)用心上课

聚焦学生,着眼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对电工电子自主学习和运用能力。用心上好每一堂课,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个人教学风格。

3)积极研讨

充分利用教研组这一校本研修的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3.投身教研,夯实发展之路

在导师的指导下,要勤学多思,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多练笔,随时将教育教学中的心得体会、经验收集、整理,养成将教育科研渗透于教育教学每个细节的自主习惯。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