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三年建设规划 2020-03-24
网站类目:制度规划

1.背景分析

根据《关于开展江阴市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意见》(澄教发[2014]129号)文件,在个人申报、学校推荐和教育局评审下,我工作室有幸能入围第二批江阴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名单,工作室基本情况如下:

(1)专业方向:

根据江阴市名师工作室建设通知文件精神,名师工作室需要带动学科发展,结合工作室领衔人专业情况,本工作室学科方向为中职数控专业,主要开展五年制高职、中职数控专业大类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的研究和建设。

(2)队伍情况:

在教育局相关部门和各兄弟学校领导同仁的关心支持下,我工作室队伍于2019年底正式组建完成,结合江阴职教实际情况,目前我工作室除领衔人外,还有成员15人,其中江阴中专本部8人,徐霞客校区1人,周庄校区1人,临港校区1人,江阴华姿中专2人,企业人员2人,人员基本覆盖江阴职业教育各个学校;男成员8人,女教师7人,基本对半;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中级以下5人,除去企业人员,基本呈纺锤状分布;年龄40岁以上3人,30~40岁8人,30岁以下4人;具有各类称号的教师10人。

(3)建设基础:

李松名师工作室是2016年校首批名师工作室,2019年通过第一轮校级名师工作室考核,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建设基础,2019年又申报通过了江阴市教育科研重大研究项目《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化研究》,取得了江苏省第三批“十三五”规划课题《教学标准视角下中职校专业课程“课证融通”的研究与实践》的立项,工作室未来有项目、有方向,需要更多的年轻骨干参与工作室的各项工作,也能通过这些项目带动工作室成员向不同方向完成教师专业成长。

2.总体目标

根据《关于开展第二批江阴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经过工作室讨论,指导成员教师制订个人专业成长规划,从技能大赛、教学大赛、创新大赛等方面切入,形成良好教研和科研氛围,工作室三年建设总体目标设定如下:

(1)培养骨干教师

通过“团队协作、共同提高”的成长途径,为江阴中职教育培养更多师德优秀、业务精湛、科研先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并在培养师资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工作室教学科研实绩,形成对外辐射态势。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加强校企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实习基地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在全面推进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奠定坚实的职教人才基础。

(2)带动学科发展

结合江苏省教育厅推进“学标、贯标、用标”工作,逐步推进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校本研究和主干课程的“用标”设计,完善网络课程及资源,不断提高工作室成员教学改革的能力,强化本地区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提高各项教学比赛的成绩。

(3)开展课题研究

依托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教学标准视角下中职校专业课程“课证融通”的研究与实践》和江阴市教育科研重大研究项目《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化研究》,鼓励工作室成员根据专业与当前研究方向,有选择地领取研究项目的分任务,同时也支持和指导工作室成员申报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

(4)推动研训活动

定期召开工作室例会,开展教研活动,根据成员研究重心,不定期从技能大赛方面、教学大赛方面、教学改革方面、课题研究方面等分组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研活动。每年邀请1名以上省市级专家为工作室成员作相关专题讲座,帮助工作室成员在相应领域快速提升。

(5)服务学校建设

工作室将坚持服务地方、服务学校,服务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工作室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学校重点工作,努力提升工作室所有成员的教学、科研水平,在学历、职称和双师能力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辐射周边兄弟学校的相关专业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3.年度目标

第一年:

技能大赛(含教学大赛)方面,在省级比赛中取得二等奖以上奖项;在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申报校级精品课程和项目化教材项目并建设,完成1~2门网络课程建设,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公开教学活动;课题研究方面,根据课题研究管理进度,按期完成相应工种,如省规划课题需完成开题和前期调研工作,开展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的对比研究,并着重对比职业技能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中人才规格和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完成分析报告,再结合江阴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地方职业院校专业发展基础,开展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组织成员教师申报相关纵向或横向课题,并展开相应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名特优评比,争取有老师取得新的名师称号。

第二年:

技能大赛和教学大赛等方面,争取取得江苏省一等奖奖项;继续完成数控专业课程建设,再完成1~2门网络课程建设,争取有课程取得无锡市级精品课程;继续开展公开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与教研能力;课题研究方面,完成省级课题中期汇报,丰富研究成果,为结题工作积累研究成果,研究最新教学理论与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结合区域特色和学校实际,探索实践“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可操作实施途径,制订融合“五岗递进”培养途径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试行。邀请省市级名师开展主题讲座,增加横向学习交流;工作室成员开设相关公开课和课程建设经验交流讲座。

第三年:

基于前期建设,对照工作室考核目标,完成在竞赛成绩、队伍成长、专业与课程建设和课题研究方面超标准完成目标任务,完善和总结“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项目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在教科研课题和企业横向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收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成果案例,汇总工作室研究成果,总结、改进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教学成果,进行各级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形成成果辐射。工作室成员继续开设相关公开课、课程建设经验交流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讲座。

4.工作计划

(1)编制相关制度文件,如工作室制度、领衔人职责和任务,成员职责与任务,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等。

(2)督促每个成员制订三年成长规划,根据成员设定的成长规划,建议和分配工作任务。

(3)创新形式召开工作室例会,因为成员分布多个学校,通过信息化技术增加工作室交流次数。

(4)发挥工作室平台作业,增加校企、校际交流,体现职教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交流。

5.保障机制

(1)经费保障:

用好用足上级专项经费,争取学校相关项目配套经费,基本达成与上级资助经费1:1配套,确保工作室人员有充裕的教科研活动经费。

工作室将努力申请各级纵向科研课题,加强校企产学研横向项目合作研究,积极争取科协项目研究经费。

(2)制度保障:

形成工作室制度集,包括工作室运行制度,领衔人职责,成员职责、会议制度、档案制度等。

 

江阴市李松名师工作室

2020.3.2

  • 阅读(316)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工作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