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螺旋上升”一体化设计研究 2024-09-24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螺旋上升”一体化设计研究

“螺旋上升”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小初高“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例,统整“政治认同”的生成逻辑和学生成长发展逻辑,探究小初高思政课教学“螺旋上升”的具体路径。在教学目标的系统设计上,建构“主题目标+程度分级”体系框架;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通过拓展知识范围、提升知识层次、转换切入视角实现螺旋上升,配以适切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推动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切实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螺旋上升”以一种形象化的类比阐释了思政课一体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向,但是,“螺旋”应围绕怎样的逻辑轴心?“上升”的具体路径是什么?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螺旋上升”如何能够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解决了这些问题,“一体化”才能够真正在思政课堂上落地。本文试图从小初高思政课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一体化设计中,探索“螺旋上升”的逻辑遵循和实践路径,提炼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设计的方法论。

一、思政课“螺旋上升”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逻辑依据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中,“政治认同”是唯一从小学到高中表述完全一致的核心素养,也是始终居于首位的核心素养。思政课一体化的“螺旋上升”,需统整政治认同的生成逻辑和学生成长发展逻辑。

思政课视域下的“政治认同”具有公民政治认同的一般性,应遵循“政治认同”生成的一般规律。“政治认同”的心理机制通过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表现出来,其生成过程为:需要—(产生)动机—(进行)认知—(产生)情感—(形成)态度—(付诸)行为—(出现)认同结果。[1]不仅如此,生成过程的环节也有着不同的层次:认知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到价值性评价的过程,可以分为感受、了解、理解、判断、评价等过程;情感的形成过程由短暂的情绪到稳定的情感;态度体现为初步的意识、稳定的价值观念、坚定的政治信仰等;行为的发展可以从有意识的积极行为,到无意识的自觉行为,再到养成持久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身边、家庭、集体范围的行为到社会、国家等更广阔的生活空间的行为。因此,“政治认同”的形成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循环上升的体系。

但是,思政课视域下的“政治认同”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特点不同,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事实、概念到判断、推理提供了依据。

从认同客体来看,课程标准中已对“政治认同”做出了说明:义教课标中,“政治认同”指“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高中课标中的“政治认同”表现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由此,我们将“政治认同” 的对象明确为:认同政治领导力量即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小初高思政课“螺旋上升”一体化设计的路径和策略

(一)建构“主题目标+程度分级”的教学目标体系框架 

政治认同的生成逻辑充分提示了思政课培育政治认同一体化设计的路径。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的“政治认同”,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在对政治体系(党、国家、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文化、理论等)的感知过程中,通过主动认知和主观建构获得的积极情感和认可态度,进而形成正确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外在表现为积极参与政治实践的行为,并通过政治实践巩固和深化内在政治认同。因此,学生的“政治认同”从内涵上既是心理范畴,又是实践范畴,从培养目标上是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的统一,从形成机制上是基于现实的认知形成情感、态度,从心理外化为行为实践(政治表达、政治参与等),又通过行为实践巩固、发展和深化内在心理认同,是一个内在与外在相互作用、双向提升的动态过程。 

培育“政治认同”素养,在教学目标上的“螺旋上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培养方向上,以认知、情感、态度、行为逐步推进的方式实现“上升”,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小学阶段重在启蒙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增强思想意识;高中阶段重在培育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4]但是,在不同学段,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的目标都可能重复“螺旋”出现。二是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在同一学段彼此促进,形成“螺旋”闭环。比如,在某一学段,学生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而政治行为实施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政治认知,形成深层次的或更加巩固的政治情感,即“做中学”,为下一个学段的认知和情感奠定基础。但在这个动态循环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行为不是简单重复,而是程度不断加深,此为“上升”。在进行教学目标的一体化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以上两个层面的“螺旋上升”。 

在教学目标框架的建构方面,李寒梅提出,可以“确定核心概念及一般概念,通过不同级别的概念整合形成主题式目标,每一个主题下设不同的级别要求”,[5]这种“明确主题—概念分层—程度分级”的设计思路为教学目标的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政治认同培养目标一体化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明确总体目标方向的基础上,依托核心素养的生成机制和教学目标中的主要概念,搭建“螺旋上升”的阶梯。 

“认同中国共产党”这一目标方向为例,纵向上以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知党”(认知)、“爱党”(情感)、“信党” (态度)、“担当”(行为)作为目标要求的核心概念;横向上需厘清目标内容中的主要概念。笔者依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的《“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炼的四个主题内容[6],将对党的认同分解为“认同党的特质和使命”(性质、初心和使命、奋斗目标、建党精神、组织原则等)、“认同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全面领导等)、“认同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党对自身、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体制机制等)、“认同党的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自我革命等)。由此,纵横交叉,可形成不同的目标主题,比如“知道党的特质和使命”“坚信党的领导地位”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成长发展逻辑,在每个目标主题下设置不同学段的级别要求,分别形成小初高不同学段的具体目标,建构整体设计、螺旋上升的目标体系(表1

在表1中,每个学段都有涉及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层面的目标,此为“螺旋”;但小学重在通过认知激发情感,初中重在通过认知和情感体验坚定信念、激发担当意识,高中重在将已有的认知、情感、态度置于国家政治生活和整个国家发展大局中,获得更加清晰明确的认知、更加稳定的情感和更加坚定的态度,从而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强烈行为动机,此为“上升”。由此,通过教学目标主题设置的“螺旋”和目标程度的升级,可以实现“螺旋上升”。

(二)整合“大单元框架+上升路径”的主题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的螺旋上升,要以有效的教学内容为支撑。教师在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设计过程中,需以跨学段的大单元为基本单位搭建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以明确的单元内容主题为“轴心”,探索教学内容的上升路径。

1.拓展知识范围实现“上升”  

在教学内容的“螺旋”上,教师要通过对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整体梳理,确定不同的单元教学主题作为螺旋的“轴心”。但在不同的学段,需立足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的逻辑建构,实现“上升”。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小学教学内容具有具体化、片段化的特点,知识内容多呈点状分布;初中教学内容需连点成线,初步建构起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高中教学内容需进一步增强教学内容体系的逻辑性与结构性。 

比如,要让“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作为单元内容主题在不同学段实现螺旋上升,小学可通过讲党的经典历史故事、学生身边个体党员模范的故事,让学生碎片化地感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重在初步形成爱党的朴素情感;初中可通过系统梳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由点到线形成历史脉络,让学生从事实中初步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重在形成感受和观念;高中可在完整历史脉络的基础上,选取和围绕关键历史节点展开政治比较和讨论分析,如比较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比较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党在政党性质、利益代表等方面的不同,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形成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必然性的基本判断,重在形成坚定信念,生发坚定决心。由此,在同一教学内容主题上,教学内容由点到线、再到聚焦线上的关键点,在认知层次上从初步感知到基本了解,再到深入理解、形成基本判断和评价;在情感态度上从建立基于感性和事实的朴素情感,到建立基于理性和分析的稳定价值观,形成行为动力。 

2.提升知识层次实现“上升”  

知识有不同的层次和分类。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故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以“事实性知识”为主,注重感性的直观认识,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讲授获得知识、通过整合生活经验和感官体验得到印证。初中学生开始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教学内容处于初步概念化层次,开始关注“概念化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情境体验,对概念或观点进行感知和体悟,形成记忆和理解。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教学内容多为“概念性知识”里的“原理”和“理论、模式、结构”,注重逻辑联系和概念推理,对各种现象做出抽象和总结,对感性化知识进行提炼和升华,形成对理论、规律、价值的认识。另一方面,以中学阶段为主,随着学生“概念性知识”的增长,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思维方式,并进一步帮助学生获得“什么时候使用哪些策略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即获得“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由此,知识的层次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和“怎么样”,从事实到价值,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概念和理论,从浅显到深刻,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 

以培育制度认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中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为例。“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在小初高阶段的教材中均有出现(表2),该主题比较宏观和抽象,小学阶段,教师要从学生身边的国家机构、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从“事实性知识”的层面让学生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并着重从人大代表的产生及其职责的角度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虽置于国家机构设置的大背景下,但是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是通过“公民—人大代表”这样个人层面的连接体现的,从而帮助学生从具体现象感知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与之衔接,到了初中阶段,应从“事实性知识”逐渐过渡到“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即通过讲述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国家机构为何以及如何保障公民权利,建构起“公民—组织”的具体关系,帮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和理性分析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建构起经验型抽象思维。到了高中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建构起抽象的“人民—国家”之间的关系,从国家性质的高度介绍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内容和民主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对议题的讨论和思辨,获得理论和原理类的“概念性知识”、因果逻辑链条的“程序性知识”和理论指导实践的“元认知知识”,强化对民主制度的认同。

3.转换切入视角实现“上升” 

在主题内容“螺旋”的基础上,通过转换主题的切入视角,能够实现政治认同培育的“上升”。在教学素材的组织上,小学阶段重在从当下的、身边的生活视角切入;初中阶段则可扩展到历史—现实的历时视角以及更广阔社会生活领域的共时视角;高中阶段则增加了宏观的视角、纵深的视角和学理的视角,不仅有范围的拓展,还有理论和运用层面的纵深。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课涉及内容极为广泛的主题,在各个学段均有出现,不仅独立出现,还贯穿在多个章节中,不仅有直接显性的教育,还有间接隐性的教育。通过一体化设计,可以变简单重复为“螺旋上升”。小学阶段重在让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初中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内容在教材中出现,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价值和意义;高中阶段则从普遍的原理和规律,即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学理视角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平等”为例,小学从朋友间平等交往、班级事务平等协商的视角切入,初中以法治精神、社会平等的视角切入,高中纵深到家庭夫妻地位的平等视角。由此,随着学段的提升,探究视角从学生生活范围上不断拓展,从理论性上不断纵向深入挖掘,从知识视野上不断广泛拓展。

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配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发展逻辑和政治认同生成逻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同学段宜采取适切的教学方法,或在同一教学方法中探究适合不同学段的操作层次和操作步骤,比如,同样采用情境教学或议题式教学方法,小初高创设的情境任务和议题层次应体现不同学段学生的生活范围、认知和思维的发展水平。在教学评价方面,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发展水平,为下一学段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 阅读(13)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