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盐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执教者: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 花希颖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学习知道盐在水中溶解快慢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了解探究的方法。能测量一定量的盐或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探究实践:能够试着探究影响盐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科学思维:能够小组分工合作,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发展核心素养。
4.态度责任:能够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帮他人解决问题。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难点:知道物质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
三、教学准备:
烧杯2个、玻璃棒一根、沙子、盐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问题,比较现象
师:老师昨天在整理实验室器材的时候不小心做了一件坏事——把预先称量好的盐打翻倒入到沙子中了,可我明天还有一个重要活动需要用到沙子,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把沙子和盐分离开来吗?
生自由回答提出不同方法。
师:为什么可以把他们放入水中?
生提出沙子和盐放入水中的不同现象
教师总结:像食盐这样在水中消失不见的现象叫做溶解。
【意图解析】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试着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溶解与不溶解的现象,为下一个活动“探究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物质”做铺垫。
(二)探究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物质
1.提出问题,初步了解盐在水中的溶解
师:老师啊称量过了,食盐足足有360克。你们觉得把沙子和水放入多少毫升的水中比较合适呢?(10毫升?50毫升?)
生:提出水量一定要多。
师:为什么?
生提出如果水量过少,则盐无法全部溶解。
师:看来大家都知道水溶解盐的能力是有限的,那最多能溶解多少盐呢?
(出示50毫升水)老师这里有一杯50毫升水,你能猜一猜它最多能溶解多少水吗?
生自由猜想
师:那到底谁猜得更准一些呢?接下来让我们验证一下。
2.设计探究过程
师:那我们该如何探究呢?
生自由回答
教师相机总结
(1)在烧杯中倒入50毫升冷水;
(2)分别往烧杯中加入1份食盐;
(3)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重复第二步,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3.实验注意事项
师:那我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一份一份加入,介绍定量勺
完全溶解之后才能继续加
怎样溶解?玻璃棒的使用方法
什么时候停止加盐?
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
4.小组实验操作
师:老师啊,在给你们上课之前就迫不及待想要试一试了。只不过我加到10克盐,铃声就响了,你能帮我把这个实验完成吗?
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完成实验。
5.小组交流讨论
师:你们小组探究出来5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食盐吗?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意图解析】“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这是溶解概念的进一步延伸,是“溶解性”、“饱和溶液”等概念学习的必要的科学经验积累,学生在低年级学习了溶解现象后,以“探究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为载体,让学生在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中,进一步训练他们思维和实验的严谨性、科学性。
(三)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1.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在溶解盐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生提出溶解太慢了
师:老师观察到有的小组的搅拌员脸都憋红了,溶解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
那我们可以怎么让这个溶解过程变快一些呢?
2.提出猜想
生自由发言,猜想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搅拌速度)
3.设计探究
师:那我们该如何验证你们的猜想呢?
生自由回答
教师趁机总结:
准备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
放入相同质量的盐
观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盐溶解得快。
实验材料有哪些?
有哪些注意事项?
搅拌速度要一样
4.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5.交流探究结果
6.拓展:
师:你们再看看装有热水的杯子和装有冷水的杯子,有什么不一样?
生观察,发现
有同学发现,装有热水的杯子里,食盐全部溶解了,而装有冷水的杯子中,则有一些还未溶解的食盐颗粒。
师:这说明什么?
提出:在不同温度水中,盐的溶解度也不同。
【意图解析】“盐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是典型的对比实验,从这里开始学生将学习用定量的方法来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重点涉及到根据探究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的步骤、控制实验中的“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等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提出的猜测,教师应该提供指导与帮助,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探究。
(四)总结延伸
把鸡蛋放入浓盐水中,观察现象(鸡蛋浮起来了)
出示死海的图片和视频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可以课后去搜索资料来和大家解释一下
【意图解析】这个环节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死海视频的呈现让学生理解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将鸡蛋放入盐水中,也是对死海视频的解释,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