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怀平——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024-09-23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领导干部如何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  顾怀平

苏联现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其经典论著《给教师的建议》,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合编,他在著作中论述到,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你就要努力首先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家。通读论著,字里行间都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伟大教育家的教育智慧,其间,感受最深切的莫过于校长需要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改变。

“价值”的哲学意义是一种体现在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教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就构成了人们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作为人们关于教育实践和教育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是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观念,对于整个教育活动起着深刻的导向作用。学校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是每个师生为人处世的最高价值导向。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得到公认的一个道理,换言之,“校长是一校之魂”,无论什么时候,校长和教师的人格魅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要素。校长在学校发展,尤其在学校教育价值观构建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教育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如能发挥其积极的导向激励作用,就能促使教职工凝心聚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

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至今已近三十年,纵观学校发展历史,在教育价值观建设方面有一定建树,但也面临诸多突出的问题:

第一,教育价值观建设问题重视度不够。学校地处江阴农村青阳镇,学校思考更多的是具体工作,如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各种评比竞赛获奖情况等,很少去思考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建设问题,对加强师生关注有关“学校教育价值观”方面的力度不够,学校的校训、办学目标、校风、学风等深入人心不够,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对这些内容的内涵理解只是一知半解,学生、家长更知之甚少,这无不使“学校教育价值观”只能留存在文件上,没有植根于广大教师的内心,成为他们的教育信念和精神力量。

第二,学校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统一不够。学校的领导干部在思想意识觉悟上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对学校教育价值观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达到高度统一的境界,教师队伍工作热情较高,责任心也较强,但是对于学校集体关心不够,认为是学校领导的事,与己无关,因此,学校上下对于学校发展都没有集中统一的想法。

第三,价值观的认识标准发生矛盾。目前,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功能也在日渐转变,从培养具有某一方面技能的人到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对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大环境带来的冲突导致了价值观的认识标准发生了矛盾。从家长角度来说,最希望的还是学校能够提高孩子在将来就业或升学方面的竞争力,给予孩子扎实的操作技能;从学生的立场来看,除了对知识的学习外,更在乎学校能提供丰富多彩和富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从教师角度来说,没有学生优异的表现,自己的晋级、评优就会没有希望;对于学校职教高考班师生来说,职教高考成绩不理想,对自己的业绩就会产生影响,因此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在不同的方面就表现出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这造成校长在引导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上有很大的难度。

看到问题就要找寻解决问题的答案,校长要做好引导学校教育价值观发生转变,就需要一定的途径,这一问题长期困扰学校领导层,直到最近反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似乎找到了突围之道。

一是要以人为本,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为出发点。学校 “教育价值观的建设”,它是比“校园文化建设”更高一个层次的建设。教育价值观是学校凝聚力、亲和力、渗透力和创造力的总和与根本概括,是师生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并且获得普遍认同的、通行的一种价值准则,同时也是在这个准则的指导下形成的学校成员的行为、心理取向和精神风貌。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学校未来命运不是掌握在校长手里,而是在教师手中。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所有的道德智慧都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人的关怀的基础之上,校长们只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与教师的心理亲近度相结合,才能使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的脑海与心灵之中,才能真正成为学校灵魂或学校精神的阐述者、追求者和实现者。校长需要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党员、教师三支队伍建设,班子要正直清廉、克己奉公,党员要积极带头、做好表率,教师要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激发教职工的责任心、敬业心、奉献心、互助心,实现凝聚人心,合力奋进,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品味,打造人文化、科学化校园。教师的团结精神与凝聚力是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通过以团结为核心的一系列主题思想教育队伍建设,学校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得到了很好转变。通过教师发言、座谈、问卷调查、观察教师的工作实际等途径,全面了解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取向,系统、深刻地领会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学校领导的价值观内涵,不断对学校教育使命、组织结构进行反思,形成各方利益都成接受的学校教育价值观,以此激励教师、学生等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的热情。动员每一位教师员工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就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各方面问题发表意见,分小组提交“学校教育价值观议案”,学校领导者在整理和吸纳学校成员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提炼出“学校教育价值观草案”;然后,组织教工就草案内容进行讨论与修改,最终生成定稿的“学校教育价值观”。这种“自下而上”的学校教育价值观生成路径。更符合民主治校的理念,除此之外,因为有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帮助学校实现尽可能好的定位,也能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师生员工对学校发展定位问题的关心,使学校教育价值观得到更多的支持,进行系统的建构和培育工作。

二是要带动引领,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为主要抓手。作为一位校长,自己首先要正确理解教育价值观,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校长与教师的地位是一样的,都是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而工作的,校长要真正成为学校灵魂或学校精神的阐述者、追求者和实现者。学校管理需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教师的主动意识被唤醒,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势必给学校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和谐教育理论,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建立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是实现和谐教育的有效方式,这一理论对校长创建学校民主和谐氛围同样具有现代启示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的各项民主制度。一是坚持教工代表会议制度,学校的每一项较大的决策公布前,学校校委会拿出讨论稿,由工会主席召集教师代表征求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并修改完善,使决策更贴近实际趋于合理,然后再形成定稿进行实施。二是坚持教师考核小组制度,教师的工作情况如何需要进行考评,而只有公平合理的评价才能让教师心悦诚服,才会更努力工作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我们学校成立了由业务过硬、有影响力的教干和教师组成的教师业务考核小组,每学期两次集中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考评。三是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学校的各项重大决定等都进行公示,学校的财务情况进行审查,对学校的财务情况定期总结并公布,让全校教职工监督,知道学校支出了哪些钱,干什么用了,每笔每项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保证了管理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民主管理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大家心里亮了,关系和睦了,思想意识渐渐统一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在于全体教师,因此在推进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将学校教育价值观建设作为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文化追求,与全体师生和学校所有教育活动的精神融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三是要文化创建,在发展中促进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受多年前江阴职业教育调整布局的影响,加之政府对职业学校投入的不均衡,学校教育的基本设施非常薄弱,校园环境建设的现况令人堪忧。苏霍姆林斯基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的教育理念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并切实带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在转变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过程中,校长就应该在改善教学设施与校园文化环境上来表达、彰显学校教育价值观一定转变的决心,以此来激励、潜移默化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学校的培养目标、校训校风等是学校的一面鲜明旗帜,它将引导并影响着学生成才的道路和方向。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护着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部的精神环境,它像一种无形的模具,引导着人才的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具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追求和树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显示“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的价值取向,营造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校本管理化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即学校精神文化内在发展的过程。“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能把学校教育价值观理念转变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四是要制度说话,在严格与宽容间形成巩固。教育价值观并不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其外在形式----管理制度来实现其功能,从而决定教师们的行为取向。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领导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集体进行教育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在组织制度方面行之有效的做法,他在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网络型教育研究组织机构,形成了保障教育研究信息沟通的会议制,研究和分析教学问题的听课和分析课的制度等等,这给予我们以启示,校长应该以制度的形式将教育价值观渗透于学校教学、管理、生活的各方面。校长的管理行为对学校教师的教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导向作用。校长在学校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维持核心的形式、价值和信念;在各种管理行为的强化作用与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下,教师们将慢慢地形成或接纳管理者所期望的价值观念体系,并最终内化为个体本身的价值观念。学校制度的引领作用最为明显,因为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而校长在制度引领上的作用至关重要。制度引领成功与否,关键是制度是否科学、民主和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校长根据学校发展的价值观取向,来确定制度的导向,在学校内部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具体的落实达到引领教师价值观形成发展的目的。因为学校教师最看重的就是这些制度的实施过程是否公平,是否公正。校长要以身作则,成为遵守这些制度的模范和表率,同时也要重点关注执行这些制度的负责人有没有循私舞弊、“见人会话”等情况,要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公开,接受广大教师监督。同时必须重视中层干部、党员同志遵守制度的情况,要让他们成为遵守的模范,对于违反制度问题的处理上,要一视同仁,只有建立了这样的环境,制度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五是要活动激励,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强化深入。教育价值观的正确呈现是教育智慧的结晶,也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如果只是简单地书面材料呈现远远不够,关键在要让这些成为学校全体成员内心认同的理念,而教师正是教育价值观的承载者,必须让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去落实和贯彻这些教育价值观,否则这些只会成为学校墙壁上和教师办公桌上的装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就包括激励的艺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杰也认为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据此可见,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出现教育价值观,不断刺激才能使其深入人心,如通过组织开展有关的系列主题活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演讲活动,《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评比,《感动校园的人物》系列征文,每年每一位教师发表优秀教学论文、优秀教学设计以及新时期师德案例征集活动、发表学校论文集等,或者是以学习的方式,转变教师的观念,培养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在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团结、协作的同事关系,促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经常开展评选“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等活动树立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引领教师群体的转变,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来学校的美誉度,树立学校新形象!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论著中的大量经典观点至今都具有现实启示意义。学校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化体系,学校教育价值观同样也是多元化的,深读《给教师的建议》论著,为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思想,这一点是有切身体会的,其大量教育智慧真是令人读后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 阅读(1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