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下在“红楼”中的雪 2024-09-15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市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范海燕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3-09-13 执教地点:江苏省江阴南菁高级中学 执教内容:那些下在“红楼”中的雪 参加对象:

那些下在《红楼》中的“雪”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验——细读《红楼梦》描写雪的片段,探究蕴含的美学特征,形成对人物的正确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 
(2)养成——聚焦各种文化符号的细节,领略其内涵和价值,提升文化自信。
(3)探究——  探究《红楼梦》中“雪”结构上的前后串联,深入探讨主旨意蕴。

教学对象:重点中学高一同学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 同学们通过阅读整本《红楼梦》和电脑媒介搜集关于书本“雪”这一意象的资料,储备必要知识内容,并准备小组发言。
2、 对整本书的线索和文本情节有个人的思考。

教学过程:
导入:
1作为中国古典名著的巅峰之作,古人用“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表达了极大的推崇,但却常常横亘在我们面前,大量的诗词歌赋和复杂的人情世故让我们总在“拿与放”之间往返再三。今天,我们一起来尝试小角度切入鸿篇巨著,通过阅读“雪”这个意象领略“大师笔触,处处惊人”,从而读懂红楼,爱上红楼,这将是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2清代曹雪芹是爱雪之人,深受苏轼兄弟“雪中挑芹”的感染,给自己改名为“雪芹”,寓出淤泥而不染之意。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更不惜笔墨,前八十回共写到雪字154处,借此写尽雪中雅事、道尽雪里风霜。让我们走进《红楼梦》的世界,走进“那些下在红楼中的雪”中。
3 “大师的笔触,处处惊人。”请从《红楼梦》中任选一处“雪”的笔触(可以从情节设置、细节刻画、手法运用、遣词造句等)阐释其“惊人之处”。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投影关于“雪”的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图片,阐述理由,并交流读书的心得体验。

4任务一:(学生准备)读红楼故事:找出小说带“雪”的事物,归纳这些事物背后美学特色
通过解读关于雪的意象,我们从映现人间大美、承载文化内涵、揭示小说主题三个维度来领略红楼的独特魅力。

5明确: 带“雪”的地名:  芦雪庵 
芦雪庵得名于元妃省亲时题写的“荻芦夜雪”。在五十和五十一回的描述里,那是冬季红楼最热闹的一刻,那时有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下站立的宝琴、有踏雪寻梅的宝玉、有割腥啖膻、争联即景诗的脂粉香娃。

景美:自然情趣,润泽人心。     人物活动:倾听平凡生活的喜乐,体会人与人间的温暖色调,美化人生。                      人性美:世人有佳人千万中,不及闺蜜有湘云,豪迈而洒脱。
这欢乐的景象如刹那烟花,虽不长久但是在每个红楼人心中留下的都是美好,芦雪庵承载了那时那刻他们的发自肺腑的舒畅情怀、是红楼人得意尽欢之处。“雪”尽显人与人之间的 “人情、人性之美”、。

6带雪的判词、曲词:这些词句的寓意是什么呢?
贤淑的宝钗最终命运被埋在雪里,“山中高士晶莹雪”的 《终身误》, 不仅是说宝玉的终身被误,没能娶到“世外仙姝寂寞林”;更是宝钗的终身被误:暗示了宝钗终最终空闺独守、寂寞终生。
宝钗黛玉悲剧的命运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即所谓的悲剧美!
人情美、人性美和悲剧美正是我们从曹雪芹那里汲取的宝贵的美学遗产。 

7红楼梦是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蕴含着惊人广博的文化内涵,我们今天来蜻蜓点水看文化。
任务二:(学生准备)阅读文本,找出 “雪”中承载的文化基因
明确:带“雪”的药方、饮品、诗词曲赋 (“雪”文化的传承)

8带“雪”的药方、饮品”
解析:冷香丸虽然牵涉到癞头和尚,看上去神妙,却含有丰富的意蕴:冷香丸的整个制作过程最讲究时序、数量、地利。作者创作冷香丸的灵感来源都有文化基因的支撑,例如冷香丸的配方无一不是以“十二”为数,在中国文化中“十二”这个数字是非常神圣的,女子 12 岁被称为“金钗之年”;帝王礼冠用12 颗彩玉来彰显尊贵;岁序更迭的十二地支;四面八方也是十二。所以带“雪”的药方带着“文化基因”的传承。


9茶和”人民生活关系之密切,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还有人给它写过《茶经》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作者主要是写“云空未必空”的妙玉,而顺手也写了烹茶之水的奇文妙论。
茶器、茶水、品茶方法、采摘地点(香雪海)
笑宝玉要吃一海, 说品茶的精髓:“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轻轻一笔,却将品茶的趣味全然写出了。
用的是梅花上的雪水和隔年蠲的雨水,两者皆是不着地的水,古人比较迷信,认为雨、雪之水是上天的恩赐,是从东海而来,带着灵气。东坡、陆游、李渔也都以雪水煎茶为雅事,代表的是一种高雅,象征高高在上的样子,清高自许的妙玉以此待客,脱凡不俗、文化意蕴一脉相承。

9带“雪”的诗词歌赋      以雪展氛围、抒情、喻命运;以雪喻物;以“雪”喻人
1.中秋夜凹晶馆即景联句(以雪展氛围)
在第七十六回凹晶馆中, 黛玉联道:“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    引出名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里描写的清幽环境烘托的是心灵的孤独感,这和中国古代文人的孤独心态也是一脉相承的。孤独是一种文化性格:如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张岱的“独往湖心亭看雪”。在艰难困苦和孤独寂寞中,他们痛苦、哀怨,但从不降低人格以求和世俗相容,从这点上来讲,孤独是伟大而神圣的,中国文人心态是一部孤独史。

2、白海棠诗:(以雪喻物)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结诗社咏白海棠时,众人不约而同地都用了雪字,探春的“雪为肌骨易销魂”,宝钗的“招来冰雪魂”,宝玉的“七节攒成雪满盆”,湘云额“秋阴捧出何方雪”。一是因为白海棠的白色与雪相合,但以雪来托物言志表达自身高洁的的情怀尽显。

3带雪的文赋一共出现了两处(以“雪”喻人)
第五回描写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时作者用“回风舞雪”来描写她婀娜的身姿、高洁的品质。
同样在七十八回宝玉为悼念晴雯作《芙蓉女儿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对晴雯的冰雪品行投入了极大的赞美。
小结:中国文人诗歌,本身是一个“寄”字,即寄情于物。文人内在的孤独情节、高洁的精神追求在诗词中显现。我们走进《红楼》诗歌孤独高洁的氛围中,也是走进文人一脉相承的审美中。 
“雪”,裹挟着中国文化的基因,通过红楼牢牢的镌刻在我们心中。

11任务三:找出开篇、发展、高潮、结局之“雪”和主题间的关联,对文本的主旨进行探究
对于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作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在谋篇构局上花费了巨大心血,而雪这个意象更是贯穿全书始终的。
A《红楼梦》一开头,当癞和尚念的诗,写了甄士隐和乐甜美的小家庭破败的惨剧,这是对整个贾府的大荣枯的缩影,而英莲的命运也就是大观园中众女儿命运的缩影。这一首小诗,也将整部《红楼梦》的基调定了下来:悲凉。
B这里的“雪”是谐音薛,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权势、富贵道了出来。但同样将四大家族的权势熏天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篇护官符也就是全书结构的纲领。
C这是贾府盛况空前的赏心乐事。却也是由盛转衰的高潮。衬托了后面更大的悲哀。
D第五回《食尽鸟投林》的最后一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也是作者曹雪芹为本书既定的悲剧大结局:贾府终究一败涂地、子孙流散。
也呼应了结尾处的描写:“那天乍寒下雪, --------一个泊船的清静去处,微微飘着雪,雪影里有一人,光着头,赤着脚,也如雪花般漫无目的地飘落在天地间。
这四处伏笔在结构上充分体现了作者创作特色: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结论:揭示主旨
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时代的特征;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批判腐朽的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
1.女性悲歌:借青年女子的离合悲欢、兴衰际遇来写无可避免的命运悲剧。
2.爱情悲歌:借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歌颂反抗封建礼教的自然真挚的爱情。
3.家族挽歌:借四大家族的衰亡史,展现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剖析社会矛盾。
4.人生幻灭:借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以及最终理想世界的毁灭传达人文意识

四:小结、整体把握引思索
《红楼梦》里仿佛装有整个中国,是我们读懂时代和生活的镜子,无论经历怎样的时光,依旧鲜活。
一起走过《红楼梦》的世界,一切在飘飘洒洒的雪中过尽繁华,留下一地凋零的无奈。我们学着去体会“雪”字背后所存的大智慧,相信,有些重要的人与事,终究会被我们记住。






  • 阅读(12)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