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心灵”主题阅读和素材读写 2024-09-14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语文 资源类别:高中语文阅读素材 资源年级:高二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丰富的心灵”主题阅读和素材读写

丰富的心灵”主题阅读与素材读写

                             

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客观世界,另一个是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主观世界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人们对情感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丰富内心世界的行动,都影响着主观世界的形成。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必须先转化为内在体验,然后才能成为幸福。 从这个角度来看,拥有不同内心世界的人感觉不同,即使他们有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内心世界越丰富,能感受到的幸福也就越多。

【专题名言】

1.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雨 果

2.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雨 果

3.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佚 名

4.良好的心是花园,良好的思想是根茎,良好的说话是花朵,良好的事业就是果子。——罗曼·罗兰

5.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季达菲

6.伟大的心象海洋一样,永远不会封冻。——爱默生

7.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愿每个人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醉倒落花前。——白落梅

8.最高贵的心,有着最高贵的满足。——拉斯金

9.改变人的心灵,比征服许多一国更高贵。——德明纳尔

10.提防别人不如提防自己,最可怕的敌人就藏在自己心中。——英国谚语

11.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敏锐地意识到残缺,有越强烈的孤独感。在内在丰盈的衬照下,方见人生的缺憾。反之,不谙孤独也许正意味着内在的贫乏。——周国平

12.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所有那些自命高贵而没有高贵的心灵的人,都像块污泥。——罗曼·罗兰

13.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心灵之间的壁垒是永远也没有办法打破的。心灵真是孤单得可怕的一件东西啊!——泰戈尔

14.世界上的人从外表看来是各色各样的,但是如果把内心稍稍揭开,那种无所依归和心灵不安的情况,则是彼此相通的。——高尔基

15.心灵的伟大表现得并不明显,因为它总是把自己隐藏起来,一点小小的创见往往就是它的全部表现。心灵的伟大远比我们设想的更为常见。——司汤达

【专题文章】                     积聚心灵的财富   周国平

人人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但是每个人眼中的世界其实是很不一样的,你的心灵状态决定了你所看到的世界的面貌。一个心灵贫乏的人,他看到的世界也必定是贫乏的,如果他只关心物质和利益,他在世界上也就只能看到物质和利益。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才可能发现和欣赏世界的丰富的美。同样去巴黎,有的人只知道逛那些奢侈品商店,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艺术之都展出的无数伟大艺术品等于不存在,卢浮宫、罗丹博物馆等于不存在。所以,心灵状态不同的人,实际上也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

丰富的心灵是自己身上的快乐源泉。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也不会太寂寞。本来每个人都可以有这个源泉的,可惜的是有些人从来不去关照自己的心灵,任其荒芜,使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源泉枯竭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灵丰富呢?当然,可以有各种途径,比如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到有文化积淀和特色的地方去游历,欣赏艺术作品等。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说两个比较有普遍性的和比较容易采用的途径,一是阅读好书,二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们要积聚心灵的财富,财富从哪里来?有两个重要的来源,一个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们主要是以书籍的形式存在的,阅读就是把这些财富占为己有的过程。另一个就是你自己的经历,应该通过某种方式把你的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你的内在的心灵财富,我觉得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一个人最宝贵、最可靠的财富是什么?就是你的经历,以及你在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真正说来,金钱是最不可靠的财富,无忠诚可言,它无名无姓,今天在你这里,明天会到别人那里去,后天又可能回到你这里。物质的东西都是这样,可以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唯有你的经历,你在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是仅仅属于你的,如果你珍惜,谁也夺不走,可是,如果你自己不珍惜的话,丢了就到哪里都找不回来了。怎么珍惜?写日记是一个好办法。一个养成了写日记习惯的人,他是用心在生活,他会留心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经历,他不但在用肉体的眼睛看,他的灵魂的眼睛也是睁开着的,因此他是生活得更加积极、更加投入的。我一直建议,凡是会写字的人都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重要的不是留下文字,而是通过这个方式经常和自己的灵魂交谈,把这变成一种日课。如果只是自己坐在那里想,不写下来,这个交谈就难以经常化,难以坚持。

人在世上生活,常常要和他人交谈,但不能缺少两种最重要的交谈,一个是和活在书籍中的伟大灵魂交谈,一个是和自己的灵魂交谈。换句话说,人不能缺少两个最重要的朋友,一个是好书,一个是自己。朋友遍天下,但是没有这两个朋友,不爱读书,害怕独处,这种人活得很热闹也很空虚。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读人文经典只是学者的事情,写作只是作家的事情,这是天大的误会。本真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都是非职业的,属于每一个重视心灵生活的人,只要你想过精神生活,你就一定会觉得这两样都是缺不了的,你就不由自主地要读好书,就不由自主地要拿起笔来写你的感受。这是没有专业之分的,不管你是理工科还是文科,都应该是这样的,都一定是这样的。

青春的渴望与闲愁   蒋勋

我想真的是时过境迁,社会制度、社会中女性的地位都改变了,所以大家不太能够理解杜丽娘为何那么幽怨。

我在学校里播放《游园惊梦》录影带的时候,就有学生问:“她为什么不走出去呢?”

今天的孩子通常很自由,不能想象从前的大家闺秀受到的禁锢。我一再强调,杜丽娘游览的花园,绝对不仅仅是现实中的,更是她的内心世界。

对于正在成长的、正当青春的男孩子、女孩子来说,这个时刻是非常重要的。童年是懵懂时期,还没有得到启蒙,但此时人开始领悟了,首先领悟的就是自己的身体。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有对青春非常美的歌颂,主人公都是十四五岁;杜丽娘十六岁;林黛玉、贾宝玉,十三四岁,我将这些统称为文学中的青春描述,这其实是文学非常重要的主题。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当时却未必觉悟,未必体会到青春的来临及其重要性,进而与自己的青春有一番对话。

青春这么短,当你意识到青春的时候,已经到青春的尾巴了。

青春有一个最大的特征是感受到美的同时也体会到感伤,青春的美好、青春的自由,都夹杂在华丽和感伤之间。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感觉到华丽,感觉到美,可是同时会感觉到这一切终会过去。

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一个小孩子在初初发育的时刻会显得很孤独,好像有心事,女孩特别明显,但我觉得青春其实就是这样的。

在那个年龄,人会对自己的身体有感觉,感到自己好像成熟了,生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需要和另外一个生命结合,会有渴望。这些情绪构成了青春当中非常特殊的现象。

如果你还留着十五六岁时的日记,再打开来看,你会吓一跳。

那个年龄真是有很多很多闲愁,在考试升学这种世俗的压力以外,还有一些没来由的会让你有很多牵挂的情绪。

就像《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家庭富有,不愁吃,也不愁穿,还有老师教你读文学,不是应该很高兴吗?可是她真正的向往没有得到满足,借着游园的那一刹那,她突然感觉到了心灵上巨大的空虚。

生命最大的哀伤是自我的不清楚,“我是谁”永远是文学中最关心的事情。

杜丽娘从头到尾都在问“我究竟是谁”“我到底要什么”,这些问题在孩提时代是没有的,一定得到发育以后,在青春的时刻,才会迸发出来。

她照镜子的时候,就是在寻找自我,在思考自己的定位。也许今天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去体会《牡丹亭》的价值。

  • 阅读(10)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