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多听课,做一个专业的教师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多读书,多听课,做一个专业的教师”。
庄子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他的寓言中,看起来一棵没有用的歪脖子树能够得享天年,而粗壮的有用的树却被早早地砍下来做出对人们有用的东西。常有人用庄子的例子来反对当今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倡导做一个与世无争的逍遥闲人。但这并不能成为年轻人散漫、无责任心的理由和借口。你可以无争,但你不可以无能。我们都知道“扫地僧”,身手不凡却藏而不露,但我们忽略的是并不是每一个扫地的僧人都可以称为“扫地僧”,在这之前是多少日夜的苦练,不眠的夜晚,张良有黄石老人授兵法,张无忌能在洞中发现乾坤大挪移秘籍,但若是不加修炼,这些书也不过是废书一本,我大言不惭地希望今天我所讲的内容是一本绝世神功,希望大家多加修炼,来日定成大侠。
所以接下来,我想说说“有用”,这就排除了用以消遣的书,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开拓自己的眼界,中外名著是肯定要读的,不只是语文老师,其他老师也是,当然不做教师的也应该读,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但作为一个老师,除了这些别人也会读的书,我们也应读些专业的书,我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的专业书,语文学科上,如孙绍振的《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中国叙事学》,《古代汉语常识》等,甚至可以把大学里的教材再拿来读,就像《中国现当代史》《现代汉语》等书,我们做学生的时候,也许认为这些书是考试通过的一块砖,甚至厌烦里面生涩难得的理论,但当我们做了老师,我们是主动学习的,学习的效率会高的多。当然,我们无须将这些专业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它更大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自己理解知识,继而可以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例子使学生掌握。
还有一类是有关课堂教学的,例如这两年阅读的《深度学习》《表现性评价》《大概念教学》《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项目式教学》等等,这些书大部分是通识书,不分学科的,指向课堂教学的改革,很多是国外的先进理念。
当然,除了书之外,我还订阅了一本杂志《高中语文教与学》,有时间的时候会翻阅,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没时间,大家同一个科目之间可以订阅不同的杂志,相互之间交换,学校图书馆也有杂志可以借阅,但我更喜欢自己买的,因为可以在上面写写画画,有时遇到非常实用的文章会将他们复印下来整理到一起。大家可以看到论文后面也有参考文献,大家也可以从这篇论文关联到参考文献中其他论文或是其他书本,这也是一条途径。
有些书是比较难度的,尤其是一些国外的书,还带有翻译的不接地气,我们读的时候可以先囫囵吞枣,就像看一篇不熟悉领域的文章,先把其中的概念搞清楚,然后结合举的一些例子去理解。遇到实在不理解的内容就跳过去,就像一块海绵一样,能吸收多少就吸收多少,每个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不同,当然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也不同,随着你阅读和课堂教学的经历增长,也许你以前没有弄懂的内容现在可以读懂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便是做读书笔记,学校每年都会进行青年教师的阅读心得评比,这是外在的一种督促青年教师读书的手段,但是阅读应该更多地出自自己成长的需要,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笔记,可以是书写的,也可以使用一些软件,更容易保存和查找,我这两种方法都试过,各有利弊。
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首先可以记载这本书的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观点,这是我在阅读夏雪梅的《项目化学习设计》时做的一些摘记。读完之后你还可以写写你对这本书的看法,可以结合你的教学体验,也就是学校要求教的读书心得。所以,你看你在平时将这些事情都做了,就不会在deadline的时候手忙脚乱,更重要的是你会形成阅读的习惯,不管学校是否要这样的硬性要求,你会将它看成是你每天必备的事,所以这里也建议各位老师可以列一个阅读计划,在一段时间后,可以让毛主任、朱主任进行一个读书分享,如果学校没有组织,新教师彼此之间也可以进行私下的读书分享,说一些题外话,如果要进行读书分享的话,最好是大家共度一本书,更能有交流和争论的意义,形式也不要是一个人讲,其他人听,可以采取无领导小组的方式,大家共同讨论。
读书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者们肯定是查阅了很多资料,进行了很多调查,思考了很多才写出了一本书或是一篇论文,这真的属于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善于将他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长期阅读,认真阅读,坚持思考。
最后,用于洁老师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讲话:“耕耘的过程会很漫长,而收获的时间不到哪一天会到来,可我知道,只要一直坚持做一些努力,收获迟早会到来。”与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