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丽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 2023-09-29
网站类目:制度规划

                     工作室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杨晓丽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专业发展、示范引领、教学研讨、互助共赢”为宗旨,在市教师发展中心的领导下,聘请市内思治知名学者为工作室指导专家,遴选市内教学能手和优秀思政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工作开展主要以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研究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以教育科研为主要手段,通过“资源共享、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精品课展示、在线交流、工作简报”等栏目,力求实现“打造精英团队、引领学科教学、拓展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之目的,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自我提升,为我市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和可借鉴的模式。

二、工作室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教育教学为主线,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专题培训为依托,以网络交流为载体,立足教学实际,聚焦高中思政教学的热点、难点。把名师工作室建成教育科研的主阵地,优秀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发源地,教学良方的生产地,成果辐射的共享地。并通过开展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论学习、教学研讨,问诊课堂,观摩展示,课题研究,磨课研课,专题培训,构建学习共同体,搭建教师专业成长、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使工作室成为名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型、辐射型、合作型、研究型”的专业组织。为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二)具体目标:

1.建成实体工作室:工作室室内建筑面积25平方米,包含专业书籍200册,电脑以台,多功能打印机一台。此外配有学研中心30平方米,专供研讨交流学习,有希沃一体机一台60吋电视机一台,书柜两个。促进我市高中思政学科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对思政骨干教师的有效培养。

2.建设网络工作室:建立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学科教研微信群和QQ群,宣传教育教学理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培养教育教学骨干。

3.组建骨干团队:以行政领导为保障,以市内知名专家为指导,以市县教学能手为团队骨干成员,以市县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和途径,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双重目标。

4.搭好一个平台。为工作室成员搭好一个平台,使工作室成员能在江阴市乃至江苏省成为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知名教师。以工作室为窗口,充分发挥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在师德修养、教育管理、教学改革、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以多种方式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整体教育教研水平。

5.抓好一项课题。针对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工作周期内至少要完成一个市级以上重点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撰写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并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促进学科教学的理论建设。

6.出好一批成果。名师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应以论文、案例、随笔、培训讲座、精品课程、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教研论坛、学术研讨、现场指导、观摩考察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介绍、推广。工作室成员开设一定数量的市级以上公开课、培训讲座或教学论坛(报告会、研讨会);定期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去农村送教。

三、预期成果

工作室以公开教学、研讨会、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外辐射,示范引领市、县、区域保教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1.建立成员成长档案,提高工作室成员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及教科研能力、水平,确保工作室80%以上的成员成长为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2.建设工作室专题网络平台,形成高水平的现代教学资源库,成为本区域或市内外有特色、有影响,知名度较高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3.汇编优秀教学设计、主题活动、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学习故事、课题、简报等,形成高质量的精品课程集,并在教育类报刊杂志上交流、发表。

四、团队管理考核机制:

工作室团队成员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等途径选拔。

工作室成员工作考核主要从德、勤、能、绩、廉五个方面,考核细则如下:

1.师德师纪:爱岗敬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10分

2.参与活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及时撰写反思、总结。10分

3.网站交流:积极参与网站建设,及时交流上传相关内容。10分

4.业务学习:认真阅读教育教学理论相关知识,每学年做好不少于5000字的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一篇,在工作室年度学术交流会上进行交流。10分

5.示范引领:每学期至少承担2次示范课,录制2节精品课,总结撰写教学案例一份或做一场学科教学讲座。20分

6.反思体会:每学期至少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每周撰写一篇反思并上传至网站。20分

7.课题研究:积极申报和参与课题研究,并能按时完成阶段性研究工作,积累资料。10分

8.成绩荣誉:荣获校级及校级以上先进或辅导奖励者依据级别予以加分。10分

工作室核心成员采取动态管理,逐级推进,每年按照相关程序不断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作为培养对象,不断扩大骨干教师队伍。


  • 阅读(75)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