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闵红、李惠军:历史新课程单元教学探微与实践(五)——“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的再思考和再设计 2023-09-28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新教材深描 ·

 

 

历史新课程单元教学探微与实践(五)

“ 秦统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的再思考和再设计

闵      红1             李  惠 军2

(1.上海市格致中学,上海 200001;2.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上海 200333)

[摘   ]本文旨在探索单元框架下,单课教学的思路和策略 。首先,在跨单元的视域下,发掘《中外历史 纲要(上)》中国古代史四个单元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大概念“统 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其次,从本 单元系统内,发掘从“秦国”到“秦朝”,在从“早期国家”向“ 大 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地位与价值。在上述大格局 和大尺度下,确定本课内容主旨的核心要义 大 一统帝国和中央集权帝制,围绕这个主轴进行教学内容 的整合和教学环节的规划 。在“解码长城”与秦统 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之间建立联系,并在春秋战国 秦亡汉兴之间架构其首尾相顾、逻辑自洽的单元样貌。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秦统一,中央集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 6241(2022)03- 0020- 06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 3 “秦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是一个教学的老  话题 。之所以老调重弹,其“大道”在于重审,其   “ 微妙”在于察变,其“构思”在于创意,其“愿景 ” 在于顿悟。

 

一、在长时段视域下贯通和定位

 

如同电波有长、中、短波,布罗代尔的三个 时段理论,为我们观察“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的建立”一课,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 价值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 。搞清楚这个 问题 ,不仅直接影响到本课教学设计的大格局 和大尺度 ,也直接关系到单元教学与学习的整 体性认识。我们不妨把这种长时段大历史观,转 换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在各个独立的单元 本体和穿越各个单元的单元界面的话语体系 下,做一个宏大叙事般的考察,进而回看“秦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它的核心主题


和内容重心到底在哪里?

(一)从课程标准层面看

只要我们精读课程标准关于中国古代史的 “ 内容要求”的表述(从“ 1.1 早期中华文明”到 “ 1.6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 、封建专制的 发展与社会变动),就可以看出,“要求”的重心 在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进程中相互交叉、彼 此关联的三个概念:

国家包括早期国家和国家的建构、国 家治理模式及其变化、疆域的巩固。

民族包括华夏始祖,华夏认同,主体民 族形成,民族交融和多元 一体。

文化 包括传统观念和主流思想的演 变,以及相关的人文和科技成就等。

上述三个侧重面 ,实际上体现了新课程在 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将 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 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 …… 增强学生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 的国家意志,也揭示了中国古代


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年,第页。

20


 


史的叙事重心和话语体系。

大道至简,贵在深谙。课程标准已经非常明 确地揭示了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核心知识和关 键要目 ,也为我们在历史长时段中确定秦朝的 历史地位,确定本课的内容主旨,以及详略取舍 提供了依据。如果仅仅将目光驻足于秦朝的 内 容疆域”,忽视了课程标准从长时段“俯瞰”秦朝 的大格局,就很容易把秦朝的历史打成碎片,往 往难以在车载斗量的历史偶然事件中寻找秦朝 的历史坐标点,及其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遗憾 的是,我们常常看到在讲授本课的时候,老师们 无节制地开发与核心知识和关键要目并不直接 相关,或者根本不相关的所谓资源素材,其结果 自然是目不暇接的课件闪烁 ,漫无边际的神游 散行。

(二)从教材单元界面看

《中外历史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部分, 按照历史时序和时代特征 ,设计了 4 个单元和  15 个单课。在此,十分有必要从单元界面的通观  视角,对这种布局和表述再做审视。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 多 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二单元: 三 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 隋唐统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 元朝的统一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 挑战

上述布局和表述 ,虽貌似常规 ,却内藏玄  机 。凝神细琢,不难发现,在单元标题中贯穿始   终的两个关键词“ 多民族”和“ 国家”(第四   单元 中国版图的奠定”的内涵依然是“多民族 ”  国家”)。这不仅与课程标准高度契合,而且   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主流意识形  态和学术思想。这也从长时段和单元界面,为我   们确定“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的  核心知识和核心目标提供了重要遵循。

大道至简,悟者天成。教科书关于中国古代 史的单元布局和表述题眼, 已经反复昭示了教 学和学习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 同时也为我们在


本课教学中如何去粗取精,披沙拣金,紧紧抓住 “ 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个大话题,指明了方向 。唯 其如此,才可能在重点之处浓墨重彩,做到简约 隽永 。否则,就可能偏离轴心。

(三)从单元本体结构看

无论从学术研究的主流学说看 ,还是从课 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看 ,抑或是从教科书单元导 言的内容综述看 ,本单元的内容主旨都应该聚 焦于中华文明起源后 , 国家形态和治理体系的 演变这一核心话语之下 。进一步说,就是从“早 期国家”形态及其国家治理模式(尚未完全打破 “ 血缘关系的纽带),“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 及其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变 。纵观第一单元 4 课 内容,第 1 课的重心是“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完 善;第 2 课的重心是“早期国家”的解体与新的 国家形态与治理模式的孵化 ;第 3 课的重心是 “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与中央集权体制的首创 与奠基;第 4 课的重心是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 态与中央集权体制的再建与巩固 。关于本单元 的核心主题和内容主旨 , 我们在本论文系列 (四)中已有详细解读和阐释。

在此,需特别强调的是,要把“秦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建立 ”置于单元大局和单元主旨之下 加以考量,以锁定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以及本 课与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之间的逻辑交互 关系 。由此出发,才能依标据本,放手取舍,彰显 要义。

本课的重中之重 ,无疑应该定格于 大一  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央集权治理体系  的首创 。在这个主轴之下,核心内容就应该“掘  井及泉”(如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度);相关内   容就应该“路转峰回”(如文字、货币、度量衡); 外围内容就应该“节略从简”(如农民起义、楚汉   战争);甚至有些已知知识就应该 速写扫描 ” (如初中已知道的常识或故事)。

但是,对于新教材而言,宏观叙事和单元贯 通绝不排斥洞隐烛微和咀嚼参悟。就“秦统一多 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言,文本审辩凝思的焦 点究竟该置于何处呢?

21


 


 

二、在教科书文本中察变和叩问

 

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 ,新教科书中植入了 许多学界研究的新思想、新概念、新观念、新材 料,这些都需要我们洞察秋毫 。否则,怀揣旧的 历史认知,抱守旧的习惯思维,秉持旧的经验套 路,不仅会本能地弱化文本解读的敏锐性,而且 会排斥文本变化的合理性。就“秦统一多民族封 建国家的建立”一课而言,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令 人眼前一亮的新要素。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本课导引部分的《吕氏 春秋》书影,以及战国后期孟子 定于一”的思 想,吕不韦关于“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 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的观 点 。之所以如此安排,文本背后深藏大义 。反映 了诸子百家唇枪舌剑中的共同愿景和思想交 “乱世求治”;承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 认同和融入的天下趋同、趋统的时代势能;体现 着经济发展和转型时期要求打破诸侯纷争的乱 局 ; 同时也为我们分析秦朝统一的原因提供了 一个新的视角观念认同和价值趋同。

其次,教科书正文谈及秦统一原因时,特别  增加了秦“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而且将其  摆放在第一句,不仅说明了秦国物质基础雄厚, 而且明确说明了空间环境和地理位置在历史发  展中的先发性作用 ,这在以往的教科书中是少  有强调的。对此,吕思勉先生早有分析:秦人所  以能收成功之利,则(一)他地处西垂,开化较  晚,风气较为诚朴 。(二)三晋地狭人稠,秦地广  人稀,秦人因招致三晋之民,使之任耕,而使自  己之民任战 。(三)又能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  族的势力,使能尽力于农战的人民,有一个邀赏  的机会,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再次 ,教科书在谈及关于秦朝政治制度建  设时,有一句看似寻常的表述“秦朝采取了   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其中“巩固 ”


二字值得仔细联想。按照过去的教科书,一般认   中央集权”制度始于秦朝统一以后 。多年来, 史学界在研究周秦之变时 ,越来越多的学者意  识到 ,西周宗法分封制对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  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教科书在第 1 课中  指出:“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从而“加强了  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正如著名学者袁  行霈说:其“作用不仅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  指导思想,也是规范社会秩序、整齐生活习俗的  指导思想”。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宗法  血缘关系的瓦解和贵族等级分封制的解体,教  科书在第 2 课进一步指出:“各国通过变法,推  动了社会转型 ,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  度 如此联系起来看,教科书在第 3 课用“巩  ”中央集权的表述绝非突兀。它不仅是历史动  态演变的表述,也具有其严谨的学理基础 “巩  ”二字堪称一处既微妙、又重要的变化。但是, 据我们了解 ,这个新提法却被许多老师熟视无  睹,依然以万变不离其宗的矜持笃定,拿着新教  材,念着老皇历。

复次,相比以往的教科书,新教材对统一中  央集权国家的评价也更加明确和正面:“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 促进了各民族  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 经济、社会的发展 很明显,从国家治理的角  度看,从基层到中央的官僚制度确保了大一统, 这种高度精细化、制度化的国家治理模式,在当  时的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这种明确的表述, 实际上并不排除和否认秦朝政权的暴政和君主  专制的危害性。所以说,暴秦“骤兴骤亡”绝不意  味着秦朝所开辟的帝国和制度的 骤兴骤亡”, 其反而恰恰为推翻暴秦的新统治集团所承继与  脉延,即所谓“汉承秦制”。

在新教科书中,关于“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   家的建立”一课的文本中,还有许多新提法和新  材料。例如,“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与“击退了 ” 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 ,恐怕绝非一般修辞意义


 

①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中国通史提纲五种》,《吕思勉全集》(第 2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第 262 页。 ②④⑤  《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年, 6;11;15 页。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 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38 页。

22


 


上的差异 。又如,配图《里耶秦简户籍簿》,不仅 可以从中发现秦朝的赋役问题 ,还可探寻文字 的笔体从小篆向隶书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它从 一个视角反映了秦朝的国家治理方式, 因为户 籍制度也是政治制度, 是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的 基本制度 。再如,单元导言中首次强调的 国家 治理的基本模式”一说,是从国家建构的视角解 释秦的制度和统一措施。

上述所举,皆为新教材中的一些新变化,只 有发现这些变化 ,并了然其背后的学理依据和 深刻内涵,我们才可能在单元整体建构中,从大 历史的视角对本课加以诠释 ,在凸显宏大叙事 的要义中,彰显鞭辟入里的透析。如何将基于单 元整体的思考和新教材的变化 ,熔铸于教学设 计?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再创作的 思想历程。

 

三、在谋篇和布局上创新和精研

 

“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这节课, 课程标准无疑是最顶层的遵循 ,教科书是最基  本的文本。但是,如果一味片面强调文本的法定  性 ,势必陷入照本宣科和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  窘境。历史的深邃感、厚重感和历史意蕴就会被  这种机械布道式的教学碾压得“粉身碎骨”。我  们 在 本 课 的 教 学 设   紧   绕 单 元 主  旨文明起源后,多元一体的“早期国家”向   大一统帝国”转型,确定本课内容主旨“大  一统帝国的首创与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建  ”,以“解码长城”为主线,呈现“统一多民族封  建国家”建立的历史主题与秦朝“骤兴骤亡”的  历史教训 。大体思路如下:

从一 曲悲凄的《孟姜女哭长城》中,引出“解   码长城“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 导入。在一 曲恢宏的《长城颂》中,引发对秦朝历   史的再思考,并结束本课。

先带领学生迅速“扫描”作为“早期国家”西 周的历史大面相宗法 、分封 、礼乐等;“链 500 余年春秋战国在动荡中转型的历史大脉


在纷争中涤荡“早期国家”赖以存在的支 柱,包括王室衰微、肢解宗法、废除井田、礼崩乐 坏等,引出“原有的长城,将伴随早期国家的坍 塌而改变它的身躯”。

转而,在 时代势能—“趋统”和“秦国优   “趋强”话题下,引导学生迅速回顾春秋  战国时期 价值共识”(大一统观),“局域统一 ” (战争与灭国),“ 文化自觉”(诸子百家学说), “ 华夏认同”(民族内聚力),并引出“改变长城原   有身躯彻底解构 早期国家 ’而缔造大一统  帝国的,为什么偏偏是秦国”的问题(按下图逻  辑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即可,详情不再赘述)。

 

图 1

关于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初中已有详述,大 可不必同义反复。应该在初中的基础上,引导学 生以“可阅读的长城”为题,透过战国时期和秦 统一后“长城身躯”的变化,深度联想与本课核 心知识相联系的历史解释。

秦朝长城不仅连接秦、赵、燕三国长城,向 东西两端延伸 ,而且打破了诸侯国之间的防御 壁垒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直击本课 核心内容。长城的变化恰恰反映出,中国历史从 多元一体到一体多元 ;从分散的早期国家走向 整体的大一统国家,“长城的修筑使商周及战国 时的‘ 中国 ’范围扩展到了长城脚下,不再是以 商周都城为中心的、信奉其文化的中心区域,而 是长城以内所有地域,皆属‘ 中国 ’”。然后介绍 北击匈奴和南征百越,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天 下版图”的基本格局 。于是,完成了本课的又一 个环节 。但是,面对大一统的帝国,应通过怎样 的国家治理方式来进行社会管理呢?

我们先是引入了秦朝那场著名的关于国家 治理方式的争论史料 , 即大家所熟知的李斯与 王绾的论战,实质上是关于采用“早期国家”宗


①    李永超:《秦始皇“大一统”实践再认识》,《文化学刊》2017 年第 7 期。

23


法制与分封制互补的治理模式(诸侯国),还是

彻底打破宗法血缘关系并采用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的一场论战 。从而引出第二个环节的

话题:长城 ,铸就了一道大一统帝国的有形防

线。但是,它却难以阻击早期国家遗留下来的历

史惯性,“李王论战”恰恰说明,大一统帝国还需

要进一步缔造一道无形的体制长城 。从教学设

计艺术而言,就是借助史料研读和故事情节,将

第一和第二环节首尾相顾、自然衔接。从历史逻

辑而言,就是借此突出从“早期国家”到“成熟国

”的转变过程中,秦朝的历史地位 。(如图 2)

 

 

图 3

 

 

 

 

在讲解秦朝制度建设时 ,要特别关注教科

书中 巩固”中央集权,以及中央集权“ 国家治

”模式的提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

经出现了许多具有集权趋势的现象。如郡县制,

早在公元前 688 年,秦武公开始设县,到秦孝公

时秦国境内已有 41 县;晋国约于公元前 600 年

实行县制;楚国公元前 700 年开始置县 。自战国

中期以后,各国都重新按地域划分居民,实行郡

县制。再如,三公九卿的雏形,也早在战国晚期

就见诸秦国 。教科书第 2 课所说:“各国通过变

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

治制度。与第 3 课用“巩固”提法,实际上一脉

相承。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早期国家”

“成熟国家”转型这个单元要害 。在具体讲述

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度时 ,我们在简要激

活初中历史知识内存后 ,将重点聚焦于国家形

态的转型,治理模式的转变 。(如表 1)

这是本课核心知识的重中之重 ,我们的设

表 1

 

有限君权

诸侯世袭

贵族集团

宗法天下

爵本位

君主专制

郡县任免

官僚集团

吏治天下

官本位

   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 1 ), 165~166 页。

②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11 页。

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第 13 页。

24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依然以“解码长   ”为线索,借助一段关于秦朝暴政和农民起义   的视频资料和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在 速写 ” 中进一步了解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概况 。然   后,将学习和思维的焦点迅速转向教训与启示。

先是从贾谊《过秦论》中选取两则极具反差 的描述:

曾几何时,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 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 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然而,秦朝统一后仅仅 12 年间,“是以陈涉 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 天下响应者,其民危矣”。

顺势提出问题:从古代汉语句式看,“是以  …… 其民危矣”是怎样的逻辑关系?从秦朝历史  上看,如何解释“其民危矣”与文中“是以”之间  的因果关系?由于语文与历史学科发生了交集, 学生的讨论十分热烈 ,有些学生甚至把六国贵  族的分离倾向,以及“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看  作是大泽乡起义的原因之一。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 ,老师最终引导  学生从秦朝的治国理念入手 , 由于不能审时度  势,改弦易辙,延续诸侯纷争时期重功利、恃酷  法的法家思想 ,作为全国统一后的治国指导思  想;秉持列国争霸时期行霸道、尚杀戮的战争政  策 。由于强化皇帝终裁,导致官僚集团在定于一  尊的政治环境中,颂圣、逢迎、造神之风盛行;天  下是皇帝的,皇帝为所欲为,连年穷兵黩武,大  兴宫殿陵寝,无度横征暴敛,超越了社会承受的  底线;钳制思想,压制文化,焚书坑儒,开创了思  想犯罪杀人和灭绝文化遗产的先例。凡此种种, 不仅印证和矫正了《过秦论》的论断,而且回归  和达成了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最关键的是,从  秦朝这段历史的是非纠结、情感意向、价值判断  等层面,引发了学生内心世界的历史感悟。对于


本课而言 ,让学生体认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 博大精深,体会各民族的多元一体,体察古人在 制度建构和社会治理方面的政治智慧, 是一种 “ 家国情怀”。让学生从秦朝政权来去匆匆,二世 而亡的悲情结果中获得反面的历史教训 , 以史 为鉴,同样也是一种“家国情怀”。历史,只有与 现实、未来发生关系的时候,才能够折射出生命 的关照和智慧的启示。

基于上述思考,在即将结束这节课的时候, 再一次回归“解码长城”的线索中。长城,斑驳苍  凉, 它记载着秦朝的辉煌 ,也加速了秦朝的骤  亡,它既见证了两千年民族的骄傲,也目睹了国  家的为难。解码长城,是对秦朝历史的回望和记  忆,也是对中国历史的检索和追问,更是对现实  和未来的关照与期许。

对于新教材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 ”一课,不仅要从单元高度淬炼和捕捉内容主 旨 ,还要善于从本课深处凝思和雕琢微妙的变 化,更要善于从历史教育大处体悟历史老师“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的视界和心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 观和方法论, 也是映照着思维灵感和呈现艺术 的理论创作。要全面、准确;适时、适切;变通、灵 活地运用唯物史观,寄至味于淡薄,寓至理于鲜 活。要善于在潜移默化中,在历史的浸润中探寻 科学理论的精髓 ,在历史的探究中洞察思想方 法的真谛 ,在历史的解析中孵化唯物史观的学 科素养。

 

【作者简介】闵红,中学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格致 中学历史教师。

李惠军,中学特级教师,原上海市晋元 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责任校对:钱孝璇】


 

 

 

 

 

 

①②    贾谊:《过秦论》,曹道衡编选:《汉魏六朝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年,第 2;7 页。

25

  • 阅读(50)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