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育资源10:“江阴市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寻找爱的密码 2023-09-27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德育 资源类别: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年级:一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

寻找爱的密码

                         ——亲子关系系列主题班会

江阴高新区金童 中心小学      朱江英

 

【活动背景】 

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缺陷,也决定着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融洽的亲子关系能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责任感。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小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也逐步加强,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但仍很缺乏自我分析、自我调节和宽慰的能力。因此,这个时期的学生的性格发展处于一种非常矛盾、变化无常的状态之中。因此本次班会活动,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在引导学生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感恩父母,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正确看待父母的唠叨,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化解烦恼,改善亲子关系的目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年级孩子的身心逐渐成熟,其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与父母交往方面,他们对父母的要求也不再一味顺从,对父母的“唠叨”常常表示反感、抗拒,孩子因为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产生了不少的烦恼。因此,亲子之间的代沟明显加大,家庭内部矛盾也更加容易激化,相互理解和沟通明显减少。 

【活动目标】 

1、通过减压活动,挤压气球,让学生宣泄自己与父母间产生的烦恼,调节心理       状态。并在游戏中,学生体验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认识到处理烦恼的方式与化解烦恼的结果有必然联系。 

2、通过观看情景剧表演,让学生能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及良苦用心,能从父母的角度看清唠叨的本质,从而理解父母的唠叨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情,在亲子关系中帮助学生构建应对父母唠叨的积极的思维方式。

3、通过爱的小行动,鼓励学生能勇于向父母表达爱意,以此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1.装有面粉、彩色纸屑的气球;

2.亲子付出对比卡;

3.课前对学生采访视频等;

4.课前收集家长的爱意表达视频,制作视频《爱的信笺》;

5.爱的行动表。 

学生准备:1.完成亲子卡;

2.情景剧一,挑食与唠叨;

3.情景剧二,作业风波。

【活动对象】 

小学高年级


【活动流程】 

一、爱的体会

二、爱的烦恼

三、爱的理解

四、爱的表达


【活动过程】预设 

一、爱的体会

1.视频《生命之初1000天》

观看视频,说一说观感。

你在这个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你回想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我想到了我妈妈在我生病之后照顾我的时候。

2.     完成亲子付出对比卡 


把“父母为你做过的事情和你八卦父母做过的事情”,分别涂上颜色,对比父母为你的付出和你为父母的付出。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生命之初的1000天》,让学生感受到从生命之初,父母对自己的浓浓的爱意,并会想起与父母的亲子美好时光。再利用“亲子付出对比卡”,深切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照顾,让孩子们能回味爱、感受父母的爱一直在自己的身边,我们始终要对父母心存感恩,得到爱的密码,“感恩的心,吾自有之”——5


二、爱的烦恼

1.吐槽大会——我的烦恼

师:家是幸福的色彩,家是爱的港湾,但是,家也是烦恼的收容站。同学们,你们和父母之间有烦恼吗?这是老师向咱们同龄人做的一次调查。

(视频---我的烦恼) 

师:你们家也有这样能唠叨的父母吗?他们是怎么唠叨你的? (学生交流) 

听了同学们真情流露,我发现咱们家长在学习、娱乐、社交、卫生、饮食、安全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对大家进行免费义务唠叨。 

对这样超级能唠叨的父母,你持什么态度?(学生交流)

预设学生回答:很反感、不喜欢。 


2.解压游戏——挤压气球 

    师: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说出了你们的真实想法和做法,想想,你们对父母这样的做法和态度对吗?能解决你们的烦恼吗?我们来做一个解压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同桌两人互相抵住装有不明物体的气球,把对方视为你的父母,把气球视为你们之间的烦恼。游戏开始后按照你们面对唠叨的方式和态度来挤压气球,体会游戏中你内心的感受。)

 预设挤压气球游戏结果:

我想分别采访一下几个不同结果的小组。 

(1)气球一直在两人中间:你们这一组僵持不下,气球一直停留在双手之间,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这样?(怕伤害到他,但又不想放弃) 

面对自己至亲至爱的人,我们不忍伤害他们,还想保留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僵持紧张吗?不忍伤害对方,又不放弃自己,其实就是一种无言的伤害,对吗? 

(2)气球掉落在地上:你们这一组气球掉地上了,说明有一方先放弃了,有什么感受? (害怕爆了,所以先放手)结果呢?(他吓了一跳。) 

这样单方的放弃是对自己的解脱,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伤害。忍心吗? 

(3)气球爆炸了:这一组很激烈,气球爆了,白色粉末都飞出来了?什么感受? 

(都吓了一跳,当时真的很烦,所以就不断反抗.) 这样互不相让的结果就是互相伤害了对方。 

师: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受到你们和父母之间都彼此深爱着,不想伤害对方,但是从游戏中发现,不论是置之不理、单方放弃还是争执破裂。这些都对至爱的人形成了伤害。而且烦恼更多了是吗?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吧?怎样才能让双方都不受伤害,还能化解烦恼呢? 

来,再互相抵住气球,转动手,换个角度和方向共同托起气球,看看结果是不是不一样了。在面对父母唠叨带给我们的烦恼时,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有可能化解烦恼,甚至转化成幸福。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同龄人的对父母的吐槽视频,引发班中学生的共鸣,引出因为父母的唠叨等给自己带来的不良情绪,并通过挤压气球的游戏,来理解我们可以转换方式,来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

三、爱的理解

1、亲子角色互换情景剧表演(1)——挑食与唠叨

场景一:

孩子吃饭慢,挑食。妈妈在一边唠叨。

母:你怎么只吃这一点儿?多吃点儿呀。

生:你总是说吃吃吃,唠唠叨叨的,烦死了。你再说我就不吃了。

(画面定格)

母亲独白:孩子,我总是怕你吃不够,是因为想着你上午的课上万一肚子饿了,对身体不好呀。

 

请同学帮助沟通,预设:妈妈,您放心,我已经长大了,我会照顾我自己的,吃饭这种小事,您不用为我操心。


2.     亲子角色互换情景剧表演(2)——作业风波 

 晚上辅导作业,爸爸生气了。

父:这道题跟你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又是错的!

生:沉默不语,哭。

(画面定格)

父亲独白:孩子,我是多么希望你能认真读书呀,为了自己的将来,能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请同学帮助沟通,预设:爸爸,对不起,其实这题我上次还没听懂,您能再为我讲一次吗?


3.懂得父母的爱——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从没有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唠叨是爱的重叠,严厉是对爱的执着。他们都只是一种表达爱的特殊方式。此时此刻,我想到了著名散文家毕淑敏写的一篇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通过亲子还原剧,《挑食与唠叨》和《作业风波》这两个日常经常在家庭中会发生的场景,由孩子扮演的父母和由父母扮演的孩子,能更深切的感受到对方所发泄出来的不良情绪后面,隐藏的担心、关心和爱心。并在情景剧中设置了吐露心声环节,给孩子们以面对唠叨或责备表达自己情绪的正面示范,说出自己的感受。再欣赏由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深刻体会到父母“打与不打都是爱”的深情。学会“换位思考,两情相知”,得到爱的密码——2

四、爱的表达

1.     亲情卡—— 让孩子表达对父母的爱

 师: 现在你感受到了在这个不胜其烦的唠叨里,深藏的是什么?对,是爱心。那一句句叮咛、唠叨里饱含的是——爱,那深切的责备里,也含有——爱,那高高举起的巴掌里也是——爱。请根据你的亲情卡,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爸爸妈妈吧。


2.     爱的信笺——父母爱的表达

   视频——爱的信笺

3.     爱的小行动——我的行动列表 

小结: 

懂得被爱的幸福,更要懂得爱他人的幸福,让我们把爱化作实际行动,心窗打开,阳光进来,有这些解决烦恼的好方法,爱的小屋肯定更加幸福。让爱在屋檐下,让爱驻我家,不因风雨而褪色,一起幸福,被爱淹没,相拥在屋檐下。同学们,爱是需要表达的,课后同学们完成“爱的行动表”,来表达对我们的父母长辈无边的感激与热爱! 

设计意图:通过亲情卡,来介绍自己的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从而得到“勇于表达,心有灵犀”的密码——0,组成的密码520,打开了家的心之门,得到了来自父母的祝福视频《爱的信笺》,让孩子和父母双方都体会到爱的表达带来的愉悦,并学会表达、乐于表达。再通过鼓励学生们完成《爱的行动表》,让孩子们选择力所能力的行动,来回馈父母的爱。


尾声:齐表演手势舞《让爱天天住我家》

 

【板书设计】  



  • 阅读(58)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