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桶大乾坤
——读《班主任专业基本功》有感
江阴市北大街小学 孙琼
读完《班主任专业基本功》这本书,感触颇深。书本开篇就说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班主任的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评价。但是作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责任第一人,既要照顾教学工作,教学涉及上课表现、作业情况、学习状态等等方面,又要考虑德育工作,德育又涉及劳动情况、活动表现、相处状态等等方面,如何在这么多的方面都能达到最优效果,又不加重教师的评价负担,就必须正确把握激励策略的根本内涵,设计有效的激励策略的实施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正向和负向的激励,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自信心。我从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摸索出一种高效有效的激励策略,并提出了几点提升激励策略实施效果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小熊桶操作模式
如何在教育中融合德育,既不增加教师的负担,又能够切实有效的增加孩子德育的评价。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发现了一种高效有效的评价模式。这种模式。既减少了教师评价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奖励的成本,并且学生喜闻乐见。我把这种模式叫做小熊桶模式,操作方法如下。我会给表扬到的孩子会发一张小熊卡,类似于表扬卡,让孩子在这个上面写好学号和被表扬的内容,(这里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写上姓名和被表扬的内容,这也是一次巩固正向行为的机会)例如听课认真、例如作业效率高、例如字迹端正、例如打扫卫生认真等等内容,只要老师留心到的皆可被表扬。然后孩子便把这张表卡投入到小熊桶里进行抽奖,抽奖到的孩子给予奖励。
二、小熊桶策略的优点
1.表扬的内容涉及面广
表扬内容可以是学习方面的评价,例如上课认真、发言积极、听课效率高、作业速度快、字迹端正等等方面。也可以是卫生习惯方面的评价,例如打扫卫生积极、个人卫生习惯好、大扫除时有合理的规划等等方面。也可以是学生品行方面的评价,例如,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等方面。我们班有几个融合教育的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尤其特殊。四年级目前还不会写自己的姓名,如果这几个孩子你从学习方面去考量他们,那么他们激励到的次数可以说寥寥无几。但是这些孩子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员,应该给予他们班级的参与感、集体的荣誉感。所以这几个孩子在劳动方面我就给他们降低评价要求,给予特殊的表扬卡。他们如果能做到当天不需要任何人的提醒,能自己主动的去打扫卫生,那么他就能得到一张表扬卡。在这种较为容易的动机触动下,这几个孩子能够每天的积极的去打扫卫生,并在劳动中找到成就感。教师教学和德育工作时,应该将激励策略有机融入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而不是突兀地一味奖励或批评。不仅要用好激励手段帮助学生进步,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被激励、被认可的满足感,从而自身也成为一个懂得欣赏他人优长、认可他人努力成果、避免主客观错误判断而定性的人。
2. 学生参与的面广、参与度高。
任何一个教育行为都是有明确目的的,应该以结果为导向设计和实施激励策略,考虑学生的反馈信息动态优化激励手段、方式和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学生愿意接受并且由此产生改变的激励策略才是合格的。小熊桶操作模式,可以说做到了人人参与。例如一节课上课发言满2次,我就给与表扬卡,不爱发言的老师就挑简单地问题给他。又如老师注意书写了,只要这个孩子书写的比昨天好老师就可以表扬。当老师把要求放到这个孩子只需要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位置,你说还有哪个孩子不努力。表现优秀的方面多的孩子,得到的表扬卡肯定多,表现差一点的孩子,他的表扬卡就少一些,但是以抽奖的方式去抽,人人都有机会。所以表现好的孩子他明白一个道理,表扬卡越多,抽到的概率就越大,而表现差的孩子,他也明白一个道理,表扬卡虽然比较少,但是同样有机会抽到他。所以这里面不管是好中差三个阶段中哪个阶段的孩子,他们都会积极去努力争取更多的表扬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一个道理,大富靠命小富靠勤,只要努力都会有希望。
三、小熊桶操作的周期性的建议
小熊桶里的表扬卡,我一开始是每天抽取5名孩子,这些变成每天放学时孩子最期待的时候,每天一次抽取,对于孩子来说是短期效应,他会发现我努力一下,当天就能看到希望,操作起来没有难度,也更能坚持。2周后,我慢慢改变策略,如果当天的小熊不够多没有超过15个小熊,也就是说全班整体不够努力,这是我就会2天抽取一次,这时孩子慢慢明白,光自己努力还不够,也许还得带着同桌或者组员一起努力让小熊变得更多才行。一个月后我就慢慢的变成一个星期抽三次,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慢慢明白,不是看到结果才去努力的,而是努力才会有结果。等到后来不管我是三天抽一次小熊,还是一个星期抽一个小熊,孩子们都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很多的好习惯,这也是老师评价激励的最终目的,培养孩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不管是做人还是在做事上面都有了正确的努力方向。
四、适时加入批评小熊的建议
在慢慢实践中,我也发现光一味的正向激励还是不够的,因为有一类孩子,他觉得我不努力,行为放纵,只不过是得不到小熊,不被表扬而已。那么在这个时候,适时地加入批评小熊能起到一个反向的激励作用。批评小熊放到小熊桶里,抽到批评小熊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告诉孩子,批评小熊不想被抽到,或者说抽到的概率降低,有几种操作方式。1、三个表扬小熊可以替换掉小熊桶里的批评小熊。2、让同学帮忙争取多多的表扬小熊,桶里的表扬小熊越多,被抽到批评小熊的的概率越低。批评小熊在这里不仅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还让孩子看到虽然批评之后我还是有机会去努力去把这个批评的机会改正的,只是我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五、教师评价的几点建议
学生激励策略要着重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公平性,体现在班主任言出必行、奖惩分明、有据可依;另一个就是有针对性,比如说对于优、中、差这三个层面的孩子,在评价时我认为激励内容的侧重面应该是不一样的,优生教师在激励时应该给予孩子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又不断向上的心;中等生教师在激励时,更多的应该去寻找他们的薄弱环节,给予有效激励。后进生教师的激励方向应该是寻找孩子更多的闪光点,给予他自信。不同层次的孩子要求不同,让每个层次的孩子都能往上跳一跳,继续努力。
结束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如何将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切实有效地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学生动力,激励策略作为科学管理的手段,能够帮助教师提升管理效果。我们可以利用激励策略有效落实德育工作,前提是自身要对德育和激励机制有深入客观的了解认识,认可激励手段对于提升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意义。在激励策略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学生的特殊性出发,在确保公平性和有针对性的前提下,以结果为导向实行长久稳定的激励策略,以“奖罚分明”的德育手段引导学生不断修正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慢慢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这些我所做的也只是仅仅初步尝试,希望我所做的努力能换来学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