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事中积聚力量
——读《班主任专业基本功》有感
高新区金童中心小学 李列娟
暑假里我读了《班主任专业基本功》这本书,书上说:学校教育的本质功能在于优化和完善人的素质,既铸才又铸魂。而理想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石。无论在什么时代,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理想越远大,越坚定,影响支配作用就越大。而支配学生行为的理想是多种多样的,有水平高低的不同,也有性质优劣的差别。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往往没有自己的理想,哪怕就是问他长大了想成为什么职业的人,有部分学生也说不出。很多学生的学习,只是随波逐流,老师、家长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们的内心是比较迷茫的,显然这样就会导致内驱力不足,学习上容易受干扰,容易半途而废。如何使学生确立远大的、崇高的理想,这是我们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的中心问题,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这是教育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不但要有恒心,而且还要着眼现实,展望未来,对学生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地诱导,它需要教师的敏感、耐心和远见卓识。我们要善于抓住社会上和学校中有关积极和消极现象,借积极因素为动力,化消极因素为养料,逐步帮助学生夯实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为中国的振兴,民族的腾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时代学生。
我是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幼小稚嫩的孩子,我为班级取名为萤火虫班,希望班上的学生懂得即使微小如萤火虫也能点亮自己的灯,勇敢执着地追求理想。低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打好各方面的基础,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是他们这阶段最重要的事,也是我必须要做好的事情。这些基础、这些习惯靠孩子自身亲身经历或向他人请教获得,也靠教师平时一点一滴地培养。
蒙台梭利曾说过“孩子们经历了兴奋、快乐和觉醒,这些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财富,在这个财富小屋中他们慢慢储藏喜悦和力量,这种财富也将是他们未来人格中正直的源泉。”我认为要使学生心中的财富小屋聚集足够多的力量,可以从日常教育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在低年级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因此我注重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也希望以此潜移默化影响学生重视做好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并让学生在这些小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内在的求知欲望,不断地积聚成长的力量。
在一年多的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在言语中培育自信
小小的萤火虫能依靠自己内在的力量冲破黑暗的束缚,给夏夜带来点点光亮。只有自信的人才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光明,而从一个人的语言中最能看出这个人是否自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从说话抓起。
1.开口说话,找到自我
都说孩子是快乐的精灵,但是我刚接手这个班时却发现有些刚进小学的孩子是不会笑的,他们没有朋友,总是孤零零地呆呆坐着,就算是老师或同学主动与之交流也往往得不到回应。经过观察我发现他们在跟我说话时会产生紧张的情绪,有的会不由自主地微微发抖;有的眼眸低垂不敢抬头;有的会偷偷地抓着裤管。怎样让他们尽快打消顾虑愿意与人交流呢?
第一步是撬开他们的嘴,首先我在跟他们说话前总是先把表情语言调整到轻柔状态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善意,并反复强调只要肯开口,不管说对说错老师都是高兴的。如果我的问题接连说了几遍得不到回应,我就出个选择题让他们作出简单地选择回应我一下。有时候这样也得不到回应我就会变得稍微强势一点,盯着他们说:“来,跟老师这样说——”,难度降到了最低值,又有来自我的微微逼迫,他们自然地就肯说话了,这时我会大声表扬他们:“声音很好听嘛,来,大声地再说一遍!”接着不忘了提醒一句:“下次就以这样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许不说话!”耐心地多教育几次,孩子渐渐地就习惯说话了。
第二步是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说话。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总是让不爱说话的学生帮我传话,传话给同学,传话给别的老师。他们一般不会拒绝这个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被委以重任,小孩子的荣誉感、责任心让他们跨出主动与人交流的步伐,感受到与人交流的快乐,知道自己也是班级的小主人,慢慢地就不畏惧交流,有了大胆说话的勇气和信心。
2. 学习说话,提升自我
毕竟是天真活泼的小孩子,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是非常喜欢与人交流的,只是与人说话时总是随心所欲,并且不会使用礼貌用语,常常会引起纠纷。对于这种情况我首先利用晨会课教育孩子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见到认识的人要热情地打招呼。早晨、课间在校园里碰到班上的学生我都会笑眯眯地先跟他们打招呼,性格活泼的也会马上跟我打招呼,有些比较内向害羞的往往会呆呆地愣着,我就继续主动出击说:“接下来,你应该对我说什么呢?”孩子马上就能反应过来。平时我也喜欢请学生帮我做事,做完了我都会说声谢谢,他们也很开心,麻烦我做事的时候就也会用上文明用语了。我也经常会在同学面前大肆表扬有礼貌、热心做事的孩子。所以他们在打招呼,在为别人做事的时候都显得特别自豪
其次,我会利用学生向我打小报告的这种天天发生的事情教会孩子,自己说话要慢慢说,要把事情的经过说完整,不能只说别人的不好,也要说自己做得怎么样,更要听听别人是什么看法。他们喜欢打小报告,只能把话说完整,说全面,而我会这时会表扬他们会观察,会思考,说得让老师非常明白。慢慢地他们说话就越来越有条理,不会信口开河了。
二、在欣赏中发现美好
夏夜的小萤火虫是那么美好,我希望我班的孩子也能发现生命的美好,那么我就应该先把美指给他们看。
课上,我看见哪位学生听课坐得笔直,我会让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在他身上,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一位正襟危坐的小书生;看见哪位学生写字姿势一直保持端正,我会请他坐到第一排最中间,让大家和这位同学比一比谁更像专心致志的小书法家。在榜样的带领下,其他同学自然不甘落后的。
课间,在发现班上不少学生喜欢剪纸、折纸,却总是把地面弄得满地纸屑的时候,为了发展他们的兴趣,也为了保持教室的整洁,我把教室后面独立的小房间“红领巾之家”简单地布置一下,在一张长条形的桌子上放上各式彩纸、几支画笔、几把小剪刀、一卷双面胶,每小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这里尽情地折啊、剪啊,一天安排一个学生打扫整理,做得好的作品可以交给我用来装饰图书角、植物角,还可以获得一个积分。这样,课间他们会去欣赏同学的作品,会讨论如何做一个新的作品,会留意植物角的花草,甚至愿意主动去翻图书角的书,打打闹闹的现象也就少了。
在我们教室前面是一个很美丽的小花园,是我们活动课活动的场地,更是我们感受美的好地方。春天,我带他们欣赏各式次第开放的鲜花,他们最喜欢在春风吹来的时候淋一身樱花雨,骑一匹绳子马穿梭在各种新绿之间。夏天,我带他们三五成群躲在树荫下读喜欢的童话,观察树叶上会吐丝的小虫子,猜测它们会不会像蚕宝宝那样结茧。秋天,我带他们站在凉爽秋风里欣赏火红的枫叶,追逐树上掉下来的黄蝴蝶。冬天,我带他们沐浴温暖的阳光,好好跳绳,像那光秃秃的小树那样积聚长高的力量。
三、在行动中明辨是非
夏夜的萤火虫,无论是在淤泥交杂的田埂上,还是在杂乱的树丛野草中,都美似精灵。要让孩子始终保持纯洁的思想,我们要重视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往往看见一个小朋友在做一件事情,他们不管这件事情是否正确只要觉得有趣就会纷纷模仿。我经常会根据他们做的这些事情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明白是非对错。
比如美术课结束地面上经常会留下许多小纸屑,有些学生会把纸屑偷偷地踢到别的学生脚下,如果被发现了少不了一场你来我往的战争,甚至带动周围的学生也互相踢来踢去,教室里弄得乌烟瘴气。发现这样的事情我会先让他们看看自己脚底下的地面,再看看讲台下的地面,问他们哪处让人舒服,怎样才能让自己舒服。然后问当你把自己的垃圾踢给别人的时候心虚吗,是不是像做贼一样?当你发现别人把垃圾踢给你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愤怒生气?接着告诉他们这些都是不好的情绪,这样的坏情绪会让你难过好一会儿,而且会让事情越来越糟,但你弯腰把纸捡一下并不需要几秒钟,既保持了教室的干净,又不伤同学间的感情,你看看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做法呢?教育完学生自然就知道怎么做了。
这样的小事还很多,在学生做眼保健操睁开眼睛东张西望时,在学生排队你一言我一语讲话时,在学生上厕所你追我赶时……都是培养他们明辨是非能力的好时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的小事中寻找德育素材,让孩子在不经意之间受到教育。有一件件真实的小事做例子,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也更容易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我班的每个学生都养成了自信乐观的心态,敢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比较大方不再畏畏缩缩。养成了讲礼貌、爱劳动的习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还懂得了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能静静的去欣赏美,跟同学快乐地交流自己发现的美。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责任,能时时关注学生的问题,并思考、总结,一定能够帮助学生积聚足够的力量,助他们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