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点适应:小学入学教育的价值旨归和实践路径——以“校园生活”主题为例 2023-09-25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启点适应:小学入学教育的价值旨归和实践路径

——以“校园生活”主题为例

江阴市北漍中心小学 沈妍卓


【摘要】新课标下,道德与法治学科要求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细化育人目标,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也必然要求教师立足儿童视角,从儿童的思维出发,解决儿童的实际问题,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主题重在开展适应性教育,聚焦“校园生活”主题,基于课标要求统整教材内容,面向学生发展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设置合情合理的教学目标,创设入脑入心的真实情境,融入有滋有味的游戏活动,拓展鲜活可触的社会资源,丰富致知致行的实践活动等路径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有序的集体学习生活。

【关键词】  小学入学教育;启点适应;“校园生活”主题;道德与法治

小学入学教育,是指针对刚进入小学的学龄儿童进行的适应小学新生活的教育,是针对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展的适应性教育。低年级(1-2年级)是小学生活的起始阶段,儿童开始尝试去适应讲规则、有秩序的集体学习生活。一年级第一学期更是起步的起点,对幼儿园刚升小学的儿童来说,校园学习开始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大事,其生活也相应发生变化,儿童从自由需要的生活方式,转为一种有目的的理性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一年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  “校园生活”入学教育主题教学的价值追寻

“校园生活”入学教育主题教学,是学生社会化过程的现实要求。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着巨大的差别。小学校园的学习环境替代了幼儿园的游戏环境,作息时间的不相同,师生间、生生间的人际交往方式也不同,这些变化都会给儿童带来不适应感。如何融入校园生活,成为摆在儿童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校园生活技能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需要细心引导、逐渐养成、融入适应。“校园生活”入学教育主题教学是帮助新生站在小学一年级起点上顺利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为往后顺利渡过六年小学生涯进行的适应性必要教育,是能促进其社会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校园生活”入学教育主题教学,是逐步把握育人目标的教学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简称“新课标)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正当规律,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入学教育是幼小衔接的关键点,是小学校园生活的起点,也是小学生成长的原点,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建立在这一教育基点上开展,把握这一阶段学生的育人目标。“校园生活”入学主题教学,旨在帮助儿童建立新的社交关系,认识与熟悉新校园,增强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亲近感,帮助儿童以积极的状态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也为适应制度化的学校生活打下基础。

“校园生活”入学教育主题教学,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特别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身心特点和内在需要。有一部分一年级新生特别期待小学生活,能积极面对新变化,也有一部分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校园生活”入学主题教学就是帮助儿童积极调心理状态,让学生从心理、生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尽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二、“校园生活”入学教育主题教学的内涵旨归

入学教育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展的适应性教育,一年级上册教材分别安排了《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度》四个单元。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分为“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两大主题。前两个单元《我是小学啦》《校园生活真快乐》主要聚焦“校园生活”主题,后两个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最冷有温度》主要聚焦“家庭生活”主题,并不断扩展对校园和家庭的生活范围和主体认识,实现拔节生长。

“校园生活”入学教育主题教学主要集中在前两个单元的教学中,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幼小衔接,完成小学生心理适应,逐步熟悉校园环境和人际关系,消除陌生感、产生亲近感;能逐渐适应新的校园学习,并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等。

入学教育结构图:


三、“校园生活”入学教育主题教学的实施路径

1.基于入学主题,明确教学目标,合情合理

教学目标的设置对课堂教学效果十分重要,教学目标的科学有效,关系到道德与法治教育价值的发挥,是我们思政老师需要去积极思考的重要问题。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等因素来科学制定。

第一课《上学啦,真高兴》的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用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应对上学这件事。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来看,学生对学校的接纳程度是不一样的。一部分学生喜欢上学,盼望天天来学校;另一部分学生依旧有适应新环境的焦虑以及与父母分离的焦虑,他们在学校里的愉悦程度有待提升。因此,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理解学生身份,体验新环境带来的快乐,克服紧张不安的消极情绪。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发现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培养的生长点,力求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实现教学目标的指导意义,让教学目标更加合情合理。

2.紧扣核心要素,创设真实情境,入脑入心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校园生活”入学教育主题教学要紧扣核心要素,积极创设更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得到更为真实的学习体验,在真实的学习感受中提升核心素养。

在教学《我们的校园》时,我依据学生在校园中经常遇到的真实问题来创设情境,如:“他(她)该去哪儿”“我为明明找厕所”“厕所里的发现”等,依托“帮助同学”这一支架,引导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了解学校的不同场所及功能,潜移默化地学会掌握校园生活技能,如:询问他人、看指示牌、学看标语等,并解决实际问题,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合作、有序参与、讲究规则的精神和主人翁意识,这是核心要素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切身体验和方法习得也更深入人心。

3.利用主题元素,丰富活动形式,有滋有味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低、内心单纯幼稚,缺乏长时间有效注意的专注性,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或刺激较能引起注意。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依据“校园生活”入学教育主题,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形式,积极挖掘课程的游戏教学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构建更为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拉拉手,交朋友》时,我设计了“小猴子交朋友”“击鼓传花谈旧友”“‘网鱼’游戏说自己”“互换名片找朋友”“又唱又跳一起玩”等教学环节,不仅有击鼓传花、“网鱼”游戏,又有绘本故事讲演,还有唱儿歌、跳舞等教学活动,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初步学到了结交朋友的基本方法,消除了陌生的人际环境带来的不适应感,学会在新环境下与新同学友好相处。在“校园生活”入学教育主题教学中,围绕主题元素有针对性地融入游戏内容,有趣有料,有滋有味,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4.关联生活实际,挖掘社会资源,接时续力。

紧扣生活素材,能够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从而构建更具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基于“校园生活”入学教育主题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拓展社会资源,将更多的生活化教学素材融入到教学中,增添主题单元的时代气息,让学生不再只生活在“象牙塔”中,而是更多的了解社会、接触外界,接上时代的脉搏,迸发自己的力量。

在教学《我认识您了》时,我引导学生回忆老师们的辛苦付出,现场拨打任课老师的电话表达感谢之情,请大队部辅导员来到课堂与孩子们亲切谈话,让孩子们观看拍摄、剪辑的校工工作视频等,使学生了解老师、校工与自己校园生活的关系,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于无形中体会到校园生活带来的温暖与安定。在教学《上学路上》时,把交警叔叔请进课堂现身说法,帮助学生认识交通事故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在学生交流“回忆路上的温暖”这一环节时,现场连线帮助过自己的家人或老师,表达感恩之情,传递温暖,接续生活的脉搏。

5.落实校园规则,拓展实践活动,致知致行。

明代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杜威也提倡“做中学”,深刻说明了知行关系,认知最终只有化为行动,才是真正的“知”,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巩固认知。新课标也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因此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是促进其知行合一的有效方式。

教学《校园里的号令》时,在教学《上课了》时,引导学生了解课程表的用处、看图对比课前准备工作后,马上创设上课情境,比一比谁的课前准备最充分。学生热情高涨,结合刚刚学习到的方法,立刻付诸行动,效果比刚上课时好很多,虽然还有不到位的现象,但是在“小老师评一评”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并在不断调整的实践中逐渐把握了课堂学习的常规和注意点,实现了由“知”到“行”,“行”中践“知”,最终推动学生达到认知与行动有机统一中去。

在入学教育主题教学中,聚焦“校园生活”,设置合情合理的教学目标,创设入脑入心的真实情境,融入有滋有味的游戏活动,拓展鲜活可触的社会资源,丰富致知致行的实践活动,让入学教育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发挥更有针对性的引导作用,使儿童实现身份认同,建立新的社交群体,了解和熟悉新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成人群体、校园环境等,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和融入小学生活,这是顺利完成后续学业的重要过渡期,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要重视“入学教育课”的教学[J].刘钟政.小学教学研究,1986(07)

[2]针对信赖和依恋 做好小学生入学教育[J].高旭明.山西教育,2002(15)

[3]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单元活动教学探究[J].管晓红.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3)

[4]浅谈小学入学教育[J].陈红丽.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4)

[5]俄罗斯学前教育制度及若干启示[J]. 李静.欧亚经济,2019(01)

  • 阅读(71)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