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地球的运动》单元 1.昼夜交替 教学设计——杨印健 |
||||||||
单元 |
《地球的运动》 |
课题 |
9.昼夜交替 |
课时 |
1 |
|||
核心 概念 |
9.宇宙中的地球 |
|||||||
学习内容及要求 |
9.2地球绕地轴自转 5~6年级①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理解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P73 |
|||||||
学情分析 |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可能不是什么新知识,五年级学生已经从大量的生活经验、各种百科全书和视频资料中知道了昼夜交替现象,形成了初步、但还很模糊的宇宙观。他们虽然对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有比较丰富的直观感性认识,但是要让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就可能很困难。 而且,他们在二年级上学期通过《天空中的星体》单元的学习,已经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会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在四年级下学期通过《地球、月球与太阳》单元的学习,已经认识地球的形状及表面的基本状况,知道地球是太阳的行星。《昼夜交替》这一课,就是在学生上述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太阳的视运动,揭示出表面看来是太阳在运动,而实际上是地球在视运动(自转)。由于我们(大多数人、学生、古人等非专业人员)观察到的现象都是站在地球的视角获得的,所以“认为太阳绕地球转”是一种直觉的认识。让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模型建构、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式,主动建构“地球绕太阳转”的较为科学的宇宙观,这种主动建构的科学概念,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会与其它相关概念产生有意义的联系,这种有意义的联系会促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进一步去追求理解。学生通过这些主动建构的科学概念(“太阳不绕地球转,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逐步让学生意识到在自然界中很多表面现象背后还隐藏着科学奥秘,意识到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
|||||||
课程目标 |
科学观念(涉及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变化、暂时性、应用) 科学思维(涉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模型建构、推理论证) 探究实践(涉及科学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涉及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
|||||||
科学观念 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了解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 科学思维 能使用或建构模型,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和过程。 探究实践 能运用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有关昼夜交替的信息,能用科学的语言表述探究结果,并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探究的结论。 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驱使下,表现出对昼夜交替现象发生原因的因果兴趣;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老师、书本等),能以事实为依据做出独立判断,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愿意调整自己的想法。就昼夜交替等问题在认识上的分析,乐于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与辩论。
|
||||||||
教学 目标 |
知道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
|||||||
知道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 |
||||||||
了解人类由天动到地动的探索地球自转的历程。 |
||||||||
教学重点 |
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及其规律。 |
|||||||
教学 难点 |
判断并解释地球自转的方向 |
|||||||
教学 准备 |
教师演示实验:大手电筒(模拟太阳这个光源)、大地球仪(演示);半白半黑KT板圆盘(白天、黑夜、清晨、傍晚) |
|||||||
学生分组实验:小手电筒、小地球仪;分别写有东、西的贴纸;傅科摆 |
||||||||
|
|
|||||||
教学过程 |
||||||||
教学 环节 |
教学活动 |
设计思路 |
教学备注 |
|||||
暖课 |
教师自我介绍:(1分钟) 同学们好!今天由陈老师来给大家上一节科学课。谁来说说科学课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生:做实验)为什么要做实验?(生:……)对了,做实验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观察以便获取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 |
|
|
|||||
一、导入课题,学生演示模拟昼夜现象
|
认识昼夜交替现象 1.出示大地球仪、观察小地球仪(4分钟) 提问:这是什么?(生:地球仪)→家里也有的举手(生举手)那你们对地球仪应该有很多了解哦,谁来说说?(生:……)→对了,地球仪是地球的一个简单的模型,从这个模型上我们可以获取某些地球的信息,如形状啊等等!大家可以先来观察观察,一会可以来说说。→(学生观察:观察地球仪1分钟、简单交流1分钟)→说了这么多,谁来用这个地球仪给大家演示下地球上哪里是白天?哪里是黑夜?(演示实验1:学生上台演示) 补充:刚才这个同学就像科学家那样,通过建立科学模型,用模型来解释昼夜现象。手电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建立一个地球和太阳模型。 不难发现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半个地球是白天,也叫白昼,另外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半个地球是夜晚。) 讲述: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部分就是白天,没有被照亮的部分就是黑夜,产生昼夜。)(板书:昼夜) 【选上】2.播放配套昼夜现象视频,了解昼夜交替现象。(2分钟)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下昼夜现象。(PPT2) 然后第二天太阳又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昼、夜交替出现,周而复始。(板书:昼夜交替)提问: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傍晚,太阳慢慢落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谁来说说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那么要研究昼夜交替现象的话你们还需要哪些材料?(生:手电筒模拟太阳)师分发各组一个手电筒。 |
学生拿到地球仪,有想去找各个国家的兴趣,本环节上来就给学生观察地球仪获取信息的机会,既满足了学生的操作兴趣,也为学生下个环节“研究地球自转方向”的因果兴趣减少干扰,提供保障。 |
|
|||||
二、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
1. 分组活动1:探究模拟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性(4分钟) 提问:那地球和太阳两者怎么样的运动方式会在地球上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呢?各小组可以探究探究。(教师分组指导、关注) 2. 小组交流汇报,总结出主要有两种可能性,而且都有各自的道理。(4分钟) 可能性1:地球自转能形成昼夜交替。(学生已经知道,但追问却不无法解释) 可能性2:太阳绕地球转也能形成昼夜交替。(看上去就是如此) 3. 通过科学史:了解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5分钟,PPT3-6) 地球不动说(地心说):亚里士多德、托勒密 太阳不动说(日心说):阿利斯塔克、哥白尼、伽利略 4.分组活动2:探究地球自转方向(3分钟) 1.提问:既然我们知道地球在自转,那地球是这样转,还是这样转呢?(边问边演示)各小组可以研究研究,一会我们来交流。(学生探究、教师分组关注) 2.学生交流探究结果:在北极看是逆时针转动(3分钟) 3.分组活动3:学生体验自己模拟地球来自转,感受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4分钟) (1)PPT7师引导:地球仪→世界地图→在头北脚南基础上在手掌粘贴东西贴纸。 (2)转动观察周围物体的运动轨迹。(站在地球视角体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3.PPT8播放地球自转视频(1分钟) 4.巩固拓展地球转动方向(2分钟):从北极看,地球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看地球是顺时针转动。看来我们还明白了一个道理,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现象,得到的结论有时并不一样。所以我们有时要尝试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尝试理解别人的想法。 |
|
|
|||||
三、通过傅科摆了解地球自转的证据
|
1.回顾摆并通过演示并说明摆的一个特点:保持摆动方向不变。(1分钟) 2.PPT9-10通过视频介绍傅科看到的现象:摆动平面顺时针变动。(3分钟) 3.学生借助傅科摆尝试解释此种现象。(3分钟) |
提醒学生转动底盘的时候,摆的固定点位置尽量保持不动。 |
|
|||||
四、材料整理、回收及总结 |
1.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1分钟) 2.当然,地球自转的证据还不止这些,我们的活动手册上有一些介绍,同学课后可以去了解下,下课! |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
|
|||||
五、板书设计 |
9.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的结果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4小时 |
|
|
|||||
六、课堂反思 |
同样的教学设计,分别在五年级和四年级(特殊原因)的两个班进行了实施,通过这种对比,不难看出五年级学生的抽象能力较四年级学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这可能也是皮亚杰将其认知的发展阶段中“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年龄分界确定为11岁的可能原因之一。从整体上看五年级学生(11岁)已经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思考越来越基于想法而不是具体事物。这是“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的重要依据。 当然,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也指出,教学应该走在认知的前头,在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脚手架”,帮助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