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书香·立德树人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读后感
第一组:王若旖
历时20天,将成先生的大作阅读完毕。
用四个字“渐入佳境”来形容,个人觉得最适宜。
书的前三章,故事性较强。成先生用最质朴的语言介绍着名家的生平与事迹,用最真挚的语句赞美着名家的教育情怀与高尚品格。字字句句无不透露出成先生对母语的热爱,对教育的热爱,对中国“情境”的忠诚,对万千教师的殷殷期盼。教师,当为“精神灿烂的人”,诚如“李吉林情境”一般,将自己塑造成一本行走的“教科书”。用教师的品格,润物细无声。
书的后三章,理论性较强。成先生深厚的文化修养与文学造诣,充分通过文字与观点体现出来,这令我在读的时候,笔记停不下来。自己仿佛重回学生时代,圈圈画画,重点反复,生怕遗漏了一处知识点。不,是生怕错过了承一段思想光辉的沐浴。
对于儿童的研究,成先生从启蒙,到反思,每一阶段无不体现出他的专心与爱心。他爱儿童,不仅仅是文学;他爱中国儿童,不仅仅是专业。他爱的是培养具有民族脊梁的中国儿童的教育事业!
他希望我们用核心价值观照亮儿童个性化教育,他更是用自己的明亮精神点燃了一颗颗平凡之师的爱的火把,这光亮也许渺小,但并不微弱,因为“星星之火,终可燎原”。
情境教育,光有“境”没有“情”是不可以的,他说:“让爱走在教育的尽头”。马克思说:“环境影响人,人亦可以创造环境。”重视儿童教育,首先要努力让儿童在课堂的主体性上,距离圆心再近一点。尊重儿童的个性化差异,首先要懂得“人”的本位。在成先生的儿童世界里,儿童亦是大人。他的不断探索,不断进取,让我们欢喜地重返童年,也让我们宝贝地珍惜当下。谁能说儿童不伟大?谁能说大人不儿童?
在成先生的谆谆教诲中,我有幸结识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我被灵感激发出了教学创意——“一字之师”;我有幸了解了“经合组织”,更加明确了新时代好儿童还应该具备责任感,自信,平行思维,动机,持久力,创造力等等,向做一个“立德树人”的中国好教师更进一步;我最荣幸的是拜在李吉林老师门下,初步并有意深入研究“情境式教学”,坚定而又执着地践行着“一切景语皆人语”: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儿童潜能,培养儿童自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四心”与“四端”为己任,做一个新时代的“法制化”“专业化”“道德化”“教改化”“创新化”的青春之师。
如果说“格局”是流行词,那么成先生教会了我:没有格调,终不成格局。“道德品味”是格调,贵有“道德自觉”;“文化品位”是格调,“文化自觉”贵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论品味”是格调,做一株“有思想的芦苇”最哲学;“审美品位”是格调,教育生成回忆,过程创造审美体验,就是创造美;“教学风格”是格调,风格之上,知识之上,就是力量。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追求,也是个人发展的新突破:专业超越学科,贯穿全年制的知识结构,甚至哲学的、智慧的。成先生是先生,因为他对民族文化延续的担当自觉;我是读者,亦是儿童,因为无知所以靠近文明,因为渴求所以紧随师旁。
做好教师,是他永远激荡的心愿,亦是《做立德树人的中国好教师》的核心思想、拳拳爱心。
成尚荣,先生也。
立德树人,好教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