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标:1.会根据需要制定科学探究方案,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2.会利用列表法、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3.能根据F-x图像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教学
问题1.要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弹簧的弹力、形变量)
问题2.如何测量?
弹簧弹力F的确定:弹簧下端悬挂钩码,静止的钩码处于平衡状态,弹力大小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弹簧的伸长量x的确定:弹簧的原长l0与挂上钩码后弹簧的长度l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l-l0。
问题3.如何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弹簧、刻度尺、钩码、铁架台、铅笔、坐标纸
①按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l0。
②在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
③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F表示弹力,l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l-l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F/N |
0 |
|
|
|
|
|
|
l/cm |
|
|
|
|
|
|
|
x/cm |
0 |
|
|
|
|
|
|
问题4.如何得到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①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以弹簧的弹力F为纵轴,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轴,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F-x图像。
②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像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③得出弹簧弹力和形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问题5: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尽量选轻质弹簧以减小弹簧自身重力带来的影响.
②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避免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③测量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长度l及形变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减小弹簧自身重力带来的影响,测弹簧原长时应让弹簧在不挂钩码时保持自由下垂状态,而不是平放在水平面上处于自然伸长状态.
④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形变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⑤描点作图时,应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画出的线上,可允许少数点均匀分布于线两侧,偏离太大的点应舍去,描出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平滑的曲线或直线.
典题精析:
1.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m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图线不过原点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刻度尺 (2)弹簧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 (3)200 弹簧自身的重力 (4)CBDAEFG
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弹簧原长和伸长量.
(2)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
(3)取图象中(0.5,0)和(3.5,6)两个点,图线中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k=eq \f(6-0,(3.5-0.5)×10-2) N/m=200 N/m,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使得弹簧不加外力时就有形变量.
(4)根据实验操作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C、B、D、A、E、F、G.
2.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毫米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然后在弹簧下端依次挂1、2、3、4、5个钩码,测出弹簧相应的总长度.每只钩码的质量都是10 g.实验数据见下表.(g取10 N/kg)
钩码质量 m/g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弹簧总长度 l/cm |
3.00 |
3.50 |
4.00 |
4.50 |
5.00 |
5.50 |
弹力大小 F/N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悬挂钩码时,应在钩码静止后再读数
B.应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进行测量
C.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竖直状态
D.在测量弹簧原长时,应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并测出其长度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像,并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3)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a的原长比b的短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 (1)ABC (2)见解析图 20 (3)AC
解析 (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就能得到F-l图像,如图所示,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解得k=20 N/m.
(3)在F-l图像中,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故b的原长大于a的原长,故A正确;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a的劲度系数大于b的劲度系数,故B错误,C正确;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错误.
3.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的恒定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图4
(1)有一个同学把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得到的6组数据描点在图5坐标系中,请作出F-L图线.
图5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缺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F—L图线如图所示:
(2)弹簧的原长L0即弹簧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由题图可知,L0=5×10-2 m=5 cm.
劲度系数为图像直线部分的斜率,k=20 N/m.
(3)优点:可以避免弹簧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缺点: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会造成实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