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2021-01-25
网站类目:课堂实录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朱丽华 所在单位: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 执教时间:0000-00-00 执教地点:江阴中专19会计3班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劝学》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朱丽华    20201117日  江阴中专19会计3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词句(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

2.学习荀子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论证方法,提升论辩说理能力。

3.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领会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古人有关学习的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探究本文怎样运用比喻论证进行说理。

【教学难点】

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领会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古人有关学习的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一、直接导入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能说说武侠剧里的江湖流派?

生:峨眉派。

师:还有吗?

生:武当派、少林派。

师:是的,中国历来就是一个讲门户、重派别的历史悠久的大国。在遥远的古代,尤其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出现了思想上的空前繁荣,也就是所谓百家争鸣的时代。比如,儒家、墨家等等,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儒家一位重量级人物荀子的文章《劝学》。

二、作者作品介绍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荀子》总共有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本人所作,末6篇为荀子的后学弟子所著。大家看看,《劝学》是其中的第几篇?(PPT出现横线划出目录中的篇目)

:第一篇。

:《论语》以《学而》开篇,《孟子》以《王何必曰利》为首,《荀子》以《劝学》为冠,《学》谈的是学习方法,《王》谈的是学习内容,《劝》谈的是我们要学习。由此可见,先秦儒家各位大咖对学习都非常的重视。那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师:现在非常有名的哲学家李泽厚,他是这样评价荀子的,他认为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杰出代表,他的原话是“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上承孔孟”比较好理解,“下接易庸”有没有同学知道的?

生:“易就是易经;“庸就是四书中的《中庸》。

师:那“旁收诸子”呢?

生:诸子里面有他的徒弟吧?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谁是他的徒弟啊?

生:韩非子?

师:对,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由此可见荀子处在一个很关键的位置,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诵读整体感知

师:《劝学》标题一共就两个字,首先这个“劝”字就值得我们好好玩味一番。劝是什么意思?

生:劝勉、勉励、鼓励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劝、勉、励这三个字有一个共同点?

生:后面是一个“力”字。

师:对,都是跟了一个“力”字,那么这个“力”字的甲骨文像什么呢?(PPT出示“力”字的甲骨文)

生思考。

生:像鸡爪。

生:像人。

生:像耙子。

师:有点接近了,是古代的一种农具,一个锄地的锄头。由此可见,人们勉励你去的事情,鼓励你去做的事情,往往是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的,是一个很累人的活儿,他要勉励我们去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生:学习。

师: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的小篆体,“学”就是教子。学生的学需要在老师的教之下来进行,老师的两只手在辅佐学生,让学生走出这个门,走出蒙昧的状态,就是学习。学习,是不是仅仅指我们坐在这儿听一节课,或者趴在桌上做一张试卷那样的学习?

生:不是。

师:是不是,还是不仅仅是。

生:不仅仅是。

师:对,这里的学习是成长、进步,不是狭义的那种学习。同时,我们还要找到学习文言文字词的一个小技巧,那就是根据字形来判断它可能的含义。

师:课前已经请同学们预习了文章,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如果没有的话,咱们一起来把课文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但是有个别句子的停顿,还要注意下,老师写在黑板上,比如这一句“故木受绳则直”,刚刚大家读的时候断句是这样断的——“故木”“受绳”“则直”,这样对吗?

生:好像不对。

师:那应该怎么读?

生:“故”“木受绳”“则直”。

师:很好,这次读对了,我们在诵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奏,当然这是建立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含义才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

师:大家课前的预习工作做得都很充分,在刚才齐读的过程中,没有明显错误的读音,那老师想问下,你们在第一遍读的时候,有没有读错的字啊?

生:有,比如“木直中绳”的“中”,读成了第一声。

师:这种是什么字?

生:多音字。

师:对,多音字容易读错,还有没有其他的字,也读的不太准确的。

生:还有“虽有槁暴”的“有”。

师:这又是什么字?

生:通假字。

师:文章当中还有没有其他的通假字了。

生:还有,比如“生非异也”“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很好,通假字也是我们容易读错的字。当然,可能有些字,本来咱们也就不太熟悉,甚至没见过,比如“蟹六跪而二螯”的“螯”,“輮使之然也”的“輮”。另外啊,还有一类字,老师也要强调一下,就是容易混淆的那类字,比如“锲而不舍”的这个“锲”,这个字就很容易跟“契”的“契”混淆。

师:由此可见,在文言文中容易读错的字有这样几种类型:疑难字、多音字、形近字、通假字。

出示PPT,正音,强调文言文中需要注意的字音的类型。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朗诵小视频,因为荀子在《劝学》中记载的很多日常生活的小事由于距离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久远,同学们可能不太了解,所以视频当中有一些简单的图画,也可以看看,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当然我们的重点还是放在听读,注意读音和节奏。

四、学习荀子劝学

(一)荀子为何劝学?

师:读完课文以后,咱们来思考下荀子为什么要劝人学习呢?平时父母老师劝你们好好学习的时候,都是怎么劝的?

生:掌握技术。

生:找个好工作。

师:那荀子呢?肯定不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吧。

生:应该是希望人们成为“君子”吧。

生:希望人们提高道德品质。

师:这和荀子本人内在的一个观点是相通的,小时候咱们就会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生下来就是邪恶的,每个人都是一个邪恶的小宝宝,那么人就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来不断地摆脱恶的本质,从此我们也可以窥见他为什么会写下这篇《劝学》。

(二)荀子劝谁学习?

师:想想看,荀子是劝谁学习的?

生:他弟子吧。

生:他儿子吧。

生:所有的人。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我们先存疑,学完了课文之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不同的劝说对象,所用的劝说的方法肯定不一样,荀子用这样的劝说方法肯定也和他想要劝说的对象有关系。

(三)荀子如何劝学?

1.疏通文意

师:你借助了注释认真阅读了以后,还有哪些地方你有词句不理解的,有的话画出来,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如果能解决就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看下老师发的导学案。

生自由翻译课文。

师:怎么样?能理解大意吗:

生:可以。

师:那我找几个同学来把12小节简单梳理下。你说第一段。

生: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师:注意下,这里的“君子”是指什么人?

生: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师:很好,下一个,你来说说。

生:蓝,从青中取得。

师:打断下,是什么从什么中取得,看清楚。

生:靛青从兰草中取得。

师:对,这里的蓝草是一种草,而靛青是一种色料。好,你接着说。

生: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是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但是比水更冷。

师:很好,你请坐。这位同学你接着说。

生:木头很直,符合绳子。

师:这里的“绳”是普通的绳子吗?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生:不是,是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

师:对,所以这个字也是一个古今异义字。接着说。

生:木头很直,符合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把它弯曲变成轮子。它的弯度合乎圆规。

师:很好,这里面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輮以为轮”在翻译的时候添了内容,实际上变成了“輮之以之为轮”,这是什么句式?

生:省略句。

师:很好,省略句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缺失的成分添上,保持语意的完整。刚才她在翻译的时候,还有一个词处理得很好,就是“曲”,我们都知道,这个字,在我们现代汉语中,是“弯曲”的意思,是一个形容词,刚才这位同学在翻译的时候很准确,把它翻译为了“弯度”,那么也就变成了一个什么词?

生:名词。

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词类活用,好,再请一个同学继续说。

生: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恢复原来挺直的样子,弯曲使它变成这样。

师:请坐。同桌接着翻译最后一句。

生:所以,木头经墨线量过就变直了,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对自己参验检验省察,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

师:翻译得很准确,请坐。这里面也有一个古今异义词,能找到吗?

生:金。

师:对的。“金”在这里我们翻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

师:刚才我们一起把文章的一、二小节梳理了一下。同学们翻译得都很准确。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两个解读文言文的小锦囊——字词小锦囊和句式小锦囊,大家一起来看下,我们来分析文言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PPT出示句式小锦囊——倒装句、省略句。字词小锦囊——古今异义词、活用词、通假字、虚词。

教师简单讲解,重复注意点。倒装句需要调整语序,省略句需要增补内容。各类词语要准确把握含义。

2.学习技巧

师:明明是荀子自己的观点,他为什么开篇还引用“君子曰”?

生:引用权威的话,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师:对。不支持君子的话,便不是君子,荀子说理让反对者无可可说,一旦反对就自我矮化,这在一个信奉君子的时代里自然是没有市场的。由此可见,荀子说理的严密性以及作为一个哲学家的智慧。

师:《劝学》原文1710字,课文节选只有290字,文中实际上还多处出现了“君子”一词,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子在文章中反复提到“君子”还有没有其他的用意?

生:希望人们成为“君子”。

师:是的。这实际上也反应了荀子对君子为人、为学品格的高度认同,某种意义上,荀子希望人们学的归宿也就是成为“君子”。

师:那么,君子说的就一定是真理吗?我们同学平时在写作的时候也经常喜欢引用很多权威的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权威的话是不是一定就对呢?这个问题还值得我们课后再深入的思考下。

师:本文中心论点为“学不可以已”,但是接下来作者全都是讲青、蓝、冰、水、木等事物,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生齐答:举例论证。

师:举例论证?是举例论证吗?那先请大家把你们认为的例子找出来。

生讨论。

生:第一个的青蓝,第二是冰水,第三个輮木为轮,第四个是木受绳则直,第五个是金就砺则利。

师:找得很快也很准确,但是不是举例论证呢?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例子。

PPT出示示例。

师:看看这个例子,通过一个常识明白了一个生活道理,这叫做什么论证啊?能看出来吗?

生沉默。

师:还看不出来,那我们接着看这个例子,你们看看这里面哪一句是比喻修辞,哪一句是比喻论证。

生:这个能看出来,第一句是比喻的修辞,第二句是比喻论证。

师:例1没有将比喻和说理结合起来,只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描述,而例2运用了比喻来说明道理,将比喻和说理结合起来了,运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方法。一个是比喻描述,一个是比喻说理。那我们再回过来看看你们刚才找的那几个例子,你还觉得它们是举例论证吗?

生:不是,是比喻论证。

师:既然是比喻论证,那作者通过哪些喻体来证明什么道理呢?

师:我们一起看看。第一句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说蓝草通过提炼成了靛青这种色料,但是靛青的颜色比蓝草更深,说明它得到了提高。那同样的,我们人如果经过学习呢?

生:也会得到提高。

师:下面的是不是也一样?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是可以改变事物的本性的,接下来,又用了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过改造,变成了中规的车轮。即使晒干了也不会回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这种改变是决定性的,把说理又往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金“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层层深入,逻辑性也是很强的。

师:另外还想跟大家一起探讨的是,荀子用的这些比喻,是萃取、冰冻、烘烤、打磨,这实际也可以看出他所劝的学不只是在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劝导、指引,而且也包括任何知识技能的提升,需要做的是利用条件切实地来提高自己,让自己成器。

师:总的来说,比喻有什么作用啊?

生:可以使说理形象生动和具体化。

师:是的。其实啊,将哲理融入对生活事物的描写,是中国哲理彰显的传统手法,到现在仍然有普遍的运用。比如,教育之于学生,常常就被喻为阳光雨露之于树木的成长,教育学生就被称为“树人”。

师:当然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意思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但我们通过刚才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我们应该学习,因为学习如何如何,但对这个“已”字,似乎还有文章可做,同学们可以课后思考下,如果我们要更好地体现“不可以已”我们还可以怎么论证?

五、拓展迁移

师:时间的车轮已经驶过了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无数的先知前辈劝我们学习,到了现在,总书记也在多种场合劝我们要不断学习,他的话和荀子老人家不谋而合,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展示总书记劝学。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两段话读一读。

师:荀子的思想历经千年淘洗与磨练,已经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宝贵的品格与坚韧的精神。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终身学习永远在路上。我们同学在重温荀子《劝学》的同时,也要不忘总书记的期望,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与时俱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六、布置作业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这样两个作业。1.自己诵读《劝学》上传至“朗读者”APP2.作为校友,初中母校邀请你周末为即将升入高中学习的学弟学妹们谈谈学习,以帮助他们对学习有明确的认知,为此,写篇发言稿。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我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一开始思考的就是教学内容,这也是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其他学科老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这个问题是确定的,但在我们语文课上这却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难题。一般来说,教学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价值来确定,但是《劝学》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却大不相同,有的设定其教材价值是“立论的方法”“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有的是强调内容主旨和表达的方法,还有的认为是学习先贤,关注社会人生理想,接受优秀文化浸润。总的来说,不同的版本的教材编者都赋予了《劝学》不同的价值,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十分纠结。思考再三,文言文,“文”“言”是回避不了的,所以,字词句式的讲解肯定是教学内容之一,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还应该教给学生点什么呢?我想起几轮执教这篇课文时,学生的反应,他们大多数对这篇文章中的比喻论证不甚了解,所以最终我把学习荀子的论证技巧作为本节课的第二块教学内容。

真正开始设计教学任务时,又开始犹豫,最初的设计是,设计这样一个教学任务:请你给你以前的同学写一个赠言,就选择《劝学》中的原句,阐述你为什么要选择这句话,用意是什么?试图以这一个学习任务带领学生梳理整篇文章的大概内容,后来发现,这个教学任务要落实必须得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高度熟悉的基础上,因为是借班上课,不可控因素很多,很有可能出现课堂散掉的情况,于是舍弃了这个设想。

后来进一步思考,如何围绕语文的四个核心素养来组织教学,可不可以把培养学生的思维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主要设计两个教学任务:一、探究为什么荀子开篇就说“君子”曰?二、荀子为什么劝学?通过任务一,引导学生探究背后的逻辑,从而过渡到分析文本的说理技巧,通过任务二引导学生探究原因,梳理全文的论证结构。在落实任务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荀子的说理技巧,引用权威之言,增强说服力,体现其说理的严密性以及作为哲学家的智慧,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君子的话不证自明,还需要后面的论证吗?了解这是一种诉诸权威的逻辑谬误,把学生的思维真正向深层推进。在解决任务二的过程中,重点落实一、二、三小节,通过分析二、三小节的区别,第二小节谈学习的意义,也就是学习的内在效果,第三小节谈学习的价值,也就是外在作用,从来体现荀子论证说服力强的原因所在。而且,给学生精神的指引,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我把这个教学设想自己在心里过了一遍,发现难度很大,首先要梳理三小节的字词,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任务一完成还相对简单,任务二中首先要理清内容,再分析出意义和作用的区别,考虑学情,几乎是不可能在45分钟时间内完成的。

后来,我听了好几节名家示范课,发现他们的课堂都看似随意,但是一直有主线引领,学生的文言基础也相对扎实,我只能学其中的一两点,努力靠拢。几次删减,最终确定把12小节作为梳理字词句的范例,学习荀子的论证技巧,尤其是比喻论证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本节课实录中的状态。这节课设计比较常规,但是也努力尝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进行文言基础知识的讲解时,我要求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参考资料自己扫除文字障碍,培养其自学习惯。在分析论证技巧,引用权威之言时,也引导学生思考权威之言是否一定正确?在学习比喻论证时,我没有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顺着她们的思维,一步一步慢慢引导,通过举例、对比多种方法,最终把比喻论证讲透,并且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充分理解荀子论证的严密性,比如在通过“青,出于蓝”“冰,水为之”这两个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变本性之后,再进一步说明“不复挺者”,也就是这种改变是本质的改变,一直持续下去,不会恢复原来的样子。我还充分考虑了思政结合,引用了总书记劝学,来让学生明确在新时代我们要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

当然,不足之处太多,自己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老师走向学生,但实际上,还是通过各种问题把学生引向老师,是学生走向老师的课,整个的备课过程一直在试图向新课标精神迈进,但又没法脱离原有的思维,既要向外迈出,同时又想把脚收回的胶着状态。另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深感自己学科理论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的不足,我也知道古代论说文的解读不应该完全等同于现代议论文的解读方式,但是对文体知识知之甚少,解读文本缺少理论支撑,难有创新。

课改之路漫漫,要让素养真正落地,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 阅读(195)
上一篇: 故都的秋 | 下一篇: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