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掠影
“展现风采,共同成长”——朱华琴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无锡市中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020-10-26
网站类目:活动掠影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强中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由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无锡市中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于2020年10月20日~22日分别在第一初级中学与第一中学成功举行。无锡市共有19位教师入围现场教学评比。两个学校配合无锡市音乐教研员张莲老师,协调得当,统筹得力,活动圆满成功。来自无锡各区,宜兴、江阴的200多名骨干音乐教师观摩了此次活动。

来自工作室的两名成员沈思斯、王若旖老师经过选拔也参加到此次的教学评比活动中,在众多选手中,两位老师取得了名列前茅的成绩。
江阴初级中学的沈思斯老师为学生带来了《无与伦比—听妈妈的话》,课堂从创设情景入手,用节奏大师这个游戏吸引学生的眼球。
其次,沈老师向学生介绍了作者周杰伦以及歌曲创作背景,对于学习RAP的难点沈老师跟学生逐个击破,初次体验在音乐课上尝试RAP的快乐,同时也在学习中了解了RAP的特点。

接下来是本节课的亮点,沈老师把自己对妈妈的爱用视频记录下来,和学生一起分享,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场的音乐老师也都在认真的学习手势舞,玩的不亦乐乎。

江阴市第一中学的王若旖老师执教的是《传统音乐风格的解体—表现主义音乐勋伯格》。在上课的一开始,王老师用两段音乐片段的对比并跟学生简单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无调性音乐。学生也认识了这个不符合人们欣赏心理的无调性音乐首创者—勋伯格。

通过作曲家的背景介绍及学唱,学生明白了虽然《五首管弦乐》中第一首《预兆》的主题旋律在不断的重复,但是由于力度的不断改变,音乐带给了我们的严肃怪异、紧张以及惊吓的感觉。

接着,王老师出示表现主义时期的四幅美术图片,学生感受出其中两幅画是跟无调性音乐相通的,通过结合美术作品来介绍表现主义,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从而引出《五首管弦乐》中的第二首《往事》,由此来介绍无调性音乐的基本特点,并出示了学生表达无调性音乐的演奏视频。

最后在对“十二音技法”的学习了解后,王老师巧妙运用创编这一环节,引出了勋伯格另外一部大型音乐作品《一个华沙的幸存者》,并夸赞学生为“当代勋伯格”,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信和归属感。学生在中国表现主义音乐家谭盾的《地图》中结束本堂音乐课的学习。
参加此次活动的工作室成员们对这19节课有深刻感悟:由于都是借班比赛,每节课除了面向全体学生,还需要设计弹性目标,满足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培养核心素养;主教材除了进行纵向挖掘,还需适度横向拓展,这就要求选手提前对每个材料进行研究;每个选手都要具备擅长的专业,不仅能在课堂中添彩,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快速提升自己运用多媒体的能力,更高层次地利用先进的媒体为课堂增色;充分捕捉学生的兴趣点、生成点,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并提升课堂调控氛围的能力;学会依托工作室,充分发挥团队的能量,借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倡导互助互学的优良作风......总之,感触良多,收获良多,要多读书加强文学修养,要多练习技能提升专业素养、要勤于研讨提高教学素养,这也是所有工作室成员主要进步的目标。
这次无锡市音乐教学课堂评比活动,不仅是音乐教师之间教学的技艺切磋,更是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的探索。老师们通过多种载体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在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同时搭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