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课堂实录

大班歌唱活动《蛤蟆爷爷的秘诀》

发布日期:2016-08-14 11:30:36     来源:chenxiaoping

   

设计意图:

《蛤蟆爷爷的秘诀》是一本轻松俏皮而又充满智慧的图画书,它给我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在森林里散步,蛤蟆爷爷炫耀着自己对付敌人、保护自己的秘诀:第一个是勇敢;第二个是机智;第三个是……还没说完,蛤蟆爷爷就被怪兽抓住了。危急的时候,小蛤蟆用自己的机智救了爷爷。而爷爷最后揭示的秘诀就是:关键的时候要有一个靠得住的朋友。和孩子们一起看书,每一次翻页时蛤蟆爷爷运用“秘诀”的场景都能给大家带来惊喜,大家都觉得好有趣哦!看完后回忆故事情节,我问着:“第一个秘诀是什么?”“第一个秘诀是勇敢,”“大蛇来了怎么办?”“大蛇来了……”有节奏的问答给予我歌曲创作的灵感。根据图画书的风格与孩子们的兴趣,一首略有爵士乐感觉的说唱歌曲应运而生。


在活动中,孩子们尝试着用RUB的说唱方式与教师在一问一答间讲述着、表演着故事,这种轻松有趣的互动不仅能让他们感受故事、感受歌曲轻松幽默的风格,更能让他们在玩音乐、玩节奏的过程中喜欢唱歌,体验唱歌的乐趣。和孩子们一起玩起来吧!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幽默的风格,尝试仿编歌词并用说唱的方式演唱。

2、喜欢对唱,体验与教师、与同伴互动歌唱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制作原创歌曲《蛤蟆爷爷的秘诀》。

2、师幼共同看过图画书《蛤蟆爷爷的秘诀》。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回忆故事情节,感受并学唱歌曲的旋律部分。

(1)(出示图画书)师:前两天我们一起看了图画书——《蛤蟆爷爷的秘诀》。森林里处处有危险,蛤蟆爷爷害怕吗?为什么?(不害怕,因为他有秘诀)每当危险来临的时候,秘诀有什么用处?(能帮他脱险)

师幼边回忆,边用有节奏的语言来说一说。

(2)师:有节奏的话配上曲调就能把这个故事唱出来啦,你听。(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歌曲的旋律部分)

(3)师幼共同听音乐演唱。

2、通过问答,创编并演唱歌曲的说唱部分。

(1)师:第一个秘诀是什么?(鼓励幼儿用同样的节奏说:第一个秘诀是勇敢。)大蛇来了怎么办?(引导幼儿用填词的方法进行仿编)然后再加入“记住勇敢不害怕,你就一定能脱险”。

(2)师幼用对唱的方式表演第一段说唱部分。

(3)师:第二个秘诀是什么?鳄龟来了怎么办?(引导幼儿如第一段仿编有节奏的语句)

(4)师幼用对唱的方式表演第二段说唱部分。

(5)完整演唱旋律与两段说唱部分,要求在念白的地方注意节奏。

(6)再次创编第三段说唱部分。

(7)师幼用对唱的方式表演第三段说唱部分。

3、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幽默的风格。

(1)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在最后“秘诀能帮你脱险”的“脱险”二字处摆出造型。

(2)完整演唱歌曲,最后一遍,幼儿在唱完“脱险”二字时,教师发出“怪兽来了”的信号,幼儿四散跑,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蛤蟆爷爷的秘诀》是导师推荐给我们的一本图画书,它有着反复而又有变化的故事结构,蛤蟆爷爷运用三个秘诀——“勇敢、机智、靠得住的朋友”,成功地化解了森林里各种各样的危险,并让小蛤蟆在实践中习得了这些在森林中生存的秘诀。读完整本书,我和孩子们都被书中那神秘、紧张而又有趣的氛围所吸引,配合这种氛围的爵士乐曲调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于是,我根据故事内容和大班幼儿的兴趣点,创作了这首歌曲。

歌曲分为旋律和说唱两部分。在旋律部分我加入了简单但符合歌词内容的身体动作,帮助幼儿很好地记忆歌词,但在活动中发现,由于对动作太过于强调,幼儿也特别感兴趣,所以在后面我再提出仿编旋律动作的要求时,幼儿走不出原来的框框。

说唱部分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刚开始时,我的设计是完全由幼儿来进行说唱,但这么多说唱内容一下子就能够有节奏地说出来,对大班幼儿来说,难度较大,后来我就设计了师幼一问一答的说唱方法,既让幼儿在教师提问时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降低了难度,又在师幼互动中进一步激发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说唱内容中幼儿的回答部分也是一起创编歌曲的过程,教师提问:“第一个秘诀是什么?”“大蛇来了怎么办?”都要求幼儿按照这样的节奏与句式把故事内容变成两个字、三个字编入歌曲,这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非常有趣,又有着小小的挑战,一次、两次过后,在第三段创编时,幼儿的情绪达到了最高点,对于这种创编形式也是游刃有余了。

最后的完整演唱是对前面旋律演唱与说唱的完整演绎,也是对本次活动中所有体验与经验的一种梳理。我赋予了它一个有趣的界定:用唱歌的方式来讲故事。第一遍时,幼儿还需要教师的略微提示,才能基本完整地演绎,但随着经验的梳理到位,记忆的融会贯通,第二、第三遍时,幼儿已能较为自然地在同伴、成人面前进行表演了。活动最后,我没有采取传统的小结或延伸的方式,而是在突然游戏情境的导入“怪兽来了”——幼儿四散逃跑的过程中自然结束的。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情绪达到了最高潮,也让幼儿对下一次这样的活动充满了期待。我想,一个快乐的结束不仅能为幼儿一段快乐的经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更能让他们对每一个活动、每一段经历充满了向往与期待。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