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课堂实录

包秋霞老师实录活动“镜子照照照”

发布日期:2019-07-10 14:49:22     来源:zhaomei

  趣味节  节日主题活动记录表

 

4

 

包秋霞

活动时间

2019.4.25

活动名称:镜子照照照

幼儿情况

镜子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与生活密切相关。孩子们喜欢在镜子面前照一照,自言自语,做做小动作,扮演下鬼脸,童真无邪。镜子有什么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镜子?孩子们根据已有经验畅谈,对日常镜子、哈哈镜的功能有基本了解,但孩子们的经验都比较浅显,没有经历自身探索发现镜子的各种秘密,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基于此,孩子们开始了镜子的探索之旅,在镜子照一照的过程中,起初孩子们拿着镜子在教室的角角落落自由探索,从室内到室外,从初步的照出人像到发现镜子在阳光下会产生光斑。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孩子们对镜子照一照的行为探究出现倒退现象,兴趣点降低。有一次,轩轩拿着玩具熊放在双面镜中间,不断调整位置和方位,他发现玩具熊的数量会发生变化。(从儿童本位出发,分析一下幼儿的已有经验、兴趣点、背景情况)

教师预设

价值判断:镜子与孩子的充分互动可以让孩子发现镜子的特性,在与其他辅助材料,多面镜子的互动中发现镜子连续反射的现象,探究行为能唤醒孩子对有趣现象的好奇心,激起孩子的观察与思考。孩子们通过反复操作对镜子反射现象有一定认知,怎样再次唤发孩子的探究热情?如何推进活动向纵深发展呢?我发现镜子照一照这个看似简单的探究行为,实则与周围环境、材料、游戏方式有着密切关联。

预设目标:

1.在镜子照照照游戏中发现镜子夹角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愿意自选辅助材料,开发镜子照照照创意游戏。

预设流程:

1.自选辅助材料,感受镜子与辅助材料组合玩的乐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可以带一种你喜欢的材料去玩照镜子游戏。你想带什么呢?

2.幼儿说一说想带的东西。

3.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探索

教师提出要求,镜子和玩具可以怎么玩?几面镜子可以怎么组合玩?

教师观察幼儿的探索行为,适当进行指导。

4.组织分享交流

师:小朋友,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原来镜子和其他材料可以玩出很多花样,镜子组合起来玩也更有趣。

5.迁移新经验,幼儿再次探索新玩法

师幼共同创生活动过程

孩子们带上镜子和各类玩具在北操场集合。我请孩子们找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开始变魔术,比一比谁照出的小动物数量最多。孩子们立马行动起来,经过十多分钟,孩子们便发现了镜子夹角与物体数量的关系。伴随孩子的经验提升出现了探索热情逐渐降低的现象。怎么办呢?

正在我发愁的时候。宸宸欢呼雀跃地指着龙爪槐说:“老师,你看,龙爪槐长出新叶子了,好漂亮啊。”我说:“那能不能拿镜子和龙爪槐玩游戏呢?”“可以啊!”“怎么玩?”我顺势而上,问孩子们。

机灵的轩轩大声喊:“老师,这样可以照出来。”看着轩轩背对着树木却能照出龙爪槐的样子,大家纷纷效仿。我说:“这是个好玩的游戏,那就背对着树木,如果你能一下子照出三棵树,你就是最厉害的。”

于是,一次生动有趣的照出龙爪槐游戏由此诞生。

●第一次探索

只见孩子们在小山坡上,不断调整镜子角度,努力照出三棵龙爪槐。有的孩子把镜子举得高高的,有的孩子蹲下来,还有点孩子不停地转动小脑袋细致地观察。此刻的北操场散发出一种迷人的科探魅力。炀炀扯着嗓子说:“老师,我看到三棵树了。”“我也是。”“老师,我也看到了。”此起彼伏的回应声传递着孩子的探索结果。我让孩子们围坐在小山坡的草地上席地而坐,一起分享探索的经验与秘密。我问:“哪些小朋友照到三棵龙爪槐了。你是怎么做的?”辰辰忍不住插嘴,说:“我把镜子举起来,这边看看,那边看看,就能看到三棵树了。”还有其他办法也能看到三棵树吗?我继续问。源源说:“我把镜子移动也能看到三棵树。”“哦,小朋友非常爱动脑筋,不管是移动身体还是移动镜子,你们都能看到三棵龙爪槐。”我伸出大拇指给孩子们一个大大的赞。

我故装疑惑,“可是不移动身体,也不移动镜子,你们还能照出三棵龙爪槐吗?三棵龙爪槐同时出现在镜子里哦。”我示范了正确的操作方法。“行。”新的挑战又一次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第二次探索

在不移动身体不移动镜子的条件下,孩子们开始探索一下子照出三棵树的方法。辰辰一边照一边说:“我只能看到中间一棵。”我回应:“可以换个位置换个角度试一试。”炀炀说:“我能看到边上的半棵树,中间的一棵树。”航航说:“我看到了中间的一棵树,两边的半棵树。”“加油哦,如果看不到,可以调整一下位置,角度。”我再次重复和提醒。

辰辰跑到离龙爪槐相差甚远的篱笆旁,把镜子举过头顶,斜靠在篱笆上,抬头看镜子里的树。“老师,我看到了,看到了三棵树。”“真的?”我凑上去验证一下,果然如此,辰辰一下子照出了三棵树。我略带兴奋地呼喊起来:“辰辰成功啦!”接下来,我又组织孩子们集中交流。辰辰分享分享了他的成功经验,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去试一试。这一次很多孩子都成功啦!

●第三次探索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小瑾站在小山坡的边缘,把镜子放在胸前,毫不费力地同时照出了三棵树。我问:“除了辰辰的这种方法,还有谁也成功了?”小瑾高高举起了小手,并把她的成功方法示范了一下。出乎意料的新方法让大家觉得很惊讶。这一次,大家都学习小瑾的方法再次尝试与探索。孩子们一边照一边调整位置,在不停的观察、调整、思考中,最后孩子们总结出只要在山坡的两头,都能看到三棵树。

原本预设的镜子照照照游戏资源贫瘠,方法单一,缺少挑战。但是通过整合周围自然资源,在师幼共建过程中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生发了好玩的、动态的、生动的课程。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更具有探索兴趣,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循环发展,探究能力进一步提升。

后续:篱笆上的小动物

孩子们积累了用镜子反照出龙爪槐的经验后,我们又把游戏进行拓展,在龙爪槐树的对面篱笆上悬挂了三个小动物,左边、右边、中间各一只,引导孩子们用好方法同时照出三个小动物。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孩子们或背对篱笆,调整距离和角度;或面对篱笆,由远及近,探索全部照出动物的极限距离。

分析反思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我们遵循孩子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不断建构学习经验。我们追随孩子的兴趣爱好,关注点,支持孩子的探究行为,从预设游戏自然过渡到生成游戏。孩子们在北操场的一次次探索,一次次交流,一次次思考,一次次游戏,体现了孩子们好奇、思考、判断、验证的过程,孩子们在与材料互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建构了丰富的关于镜子照照照的游戏经验,充分体现了孩子是主动学习者的教育理念。同时孩子们也在多次的有挑战性的游戏中发现,原来镜子的反射成像现象与阳光、距离、角度都有关。

在本次活动中,我共运用了以下策略,助推孩子们有深度有广度地展开游戏。1.抛砖引玉,引发思考

在辰辰对北操场的龙爪槐刚兴趣时,我及时捕捉兴趣点,判断镜子与环境的互动价值,引发幼儿思考是否能用镜子与龙爪槐玩游戏。当点燃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后,我顺势而上,追问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在第一次探索中,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探索,个体自身的变量使得探究结论无法得到统一。因此,我抛砖引玉,询问成功照到三棵龙爪槐的做法。引导幼儿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办法,最后调整游戏规则,提出不变条件,即:不移动身体,也不移动镜子,同时照出三棵龙爪槐。这个游戏规则是孩子们通过探索发现问题,在商量讨论中再次调整而定。

2.层层展开,纵深推进

    游戏中我们可以师幼互动的相互推进模式,从预设游戏到生成游戏,从第一次探索到第三次探索,镜子照照照的游戏在孩子们的反复操作、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丰富经验中层层展开,纵深推进,内容不断丰富,游戏规则不断完善。孩子们对镜子在生活中的运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3. 迁移经验,运用提升

    镜子照照照游戏到第三次探索基本已经完成了游戏目标,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结束。而是充分利用北操场的地理优势,整合环境资源,创造游戏条件,鼓励孩子们迁移新经验,在拓展游戏中巧妙运用游戏新经验,不断提升探究能力。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